黄宾虹绘画理论对高校山水画临摹课程的指导性探究

2018-07-12 15:31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334000
大众文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黄宾虹用笔笔墨

杜 跃 (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334000)

一、高校山水画临摹课程的教学任务与目的

在高校山水画临摹课程通过对历代经典山水画作品的临摹,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范本的理法与表达的意境,基本掌握临摹的方法和步骤,做到完整临摹作品前的大量局部笔墨练习,以熟悉笔法、墨法及用色的技巧。教师局部示范与解读穿插其间,使学生在局部临摹中能举一反三,真正理解临摹中的笔墨造型表现手法,让学生充分体会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绘画在语言表现上的异同。通过解读,示范作品的局部,大致了解中国山水画流变中各阶段重要画家的作品传承关系,及各阶段的风格流变代表画家重要作品的用笔技法及其风格特点,从而体会作品的审美特征及表现意境。

二、黄宾虹绘画理论对高校当下传统山水画临习步骤的借鉴与启示

山水画在创作性的表现自然过程中是以笔墨最主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再现自然。在中国画中对笔墨结构的探索和研究是山水画艺术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终目的。黄宾虹在画论中一再申说“中国画舍笔墨内美而无他”美学理论。以学习与继承。山水笔墨的语言作为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初级方式为最终的目标。黄宾虹对师古人之法的过程与步骤中曾讲过,“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学能透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在黄宾虹的艺术探索道路中,以元绘画为起端,后临摹明代绘画,而后唐代绘画,最后宋画。

在高校的山水画临摹过程中,学生大多是山水画的初学者。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解与中国画审美与意境的探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经验与积累。在开始的临摹阶段以黄宾虹绘画理论为指导应先以笔墨为切入点,掌握一定的笔墨表现语言和形态。特别是对元代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先充分领悟笔墨的运用和意境的表达。当中以元代画家黄公望,吴镇,王蒙等画家的作品为蓝本进行临摹,而且在临摹过程中要向学生阐述元代山水画家的山水作品“潇洒简远,妙在笔墨之外”审美意趣。在临摹过程中要以宋代作为比较,指出其重意趣重心源的艺术追求与宋画中重造化重理性的不同之处。突出元代山水画“尚气重韵”“淡泊清逸”的山水画风格。在对元代山水画以王蒙《青卞隐居图》和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为题材掌握熟悉解索皴,披麻皴,牛毛皴等山石表现技法,而后通过对吴镇的《渔夫图》的学习而掌握积墨的运用与墨色层次的丰富性探究。对元代山水熟悉以后再对明清山水画为摹本进行临摹,从而对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学习加以深入和拓展。在对明清山水画的临摹,这期间可以以沈周、文征明、查士标、龚贤、四王等山水经典作品进行临摹,掌握山水画笔墨的传承性与创新,并在此过程中提炼笔墨的自身属性,为以后个人的山水画创作做铺垫。只有对中国画笔墨的语言有深厚的了解后才能溯源而上学习部分唐代作品,在对唐代时期的作品进行学习时要关注唐代山水画所特有的装饰美感即对体积的概括与提炼,拓宽笔墨与形态的融合与延伸。在这时期可以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画为主要的临摹蓝本。进行学习。临摹最后阶段便是对宋画的学习,宋代时期是我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受朱熹“格物致志”的理学影响,宋代时期的山水画家多重造化重理性,在此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的领悟自然的变化与万物发展的规律,这一时期的锻炼,多在继承笔墨的基础上了解树木,山石,山脉的造型提炼,这时期的学习可以以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巨然的《潇湘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及夏圭的《溪山清远图》为临本,继承掌握宋画中山石树木的构造,以及斧劈皴、豆瓣皴等山石表现技法。

三、黄宾虹画论中“五笔说”对高校山水画临摹课程的启示

黄宾虹在继承古人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中国画用笔用墨“内美”的体悟与自身的艺术实践探究。总结出了用笔的“五笔说”,即“平”“留”“圆”“重”“变”。就你所说的“五笔说”不解释,用笔的表现,同时也是指在一笔运行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五种用笔的笔性。其中“平”即笔力,是指从起笔到落笔,用力要均匀,力求“笔笔送到”。“圆”即笔意,旨在塑造物象时要一勾一勒,成方圆之势。每笔都有起止回环。要做到“势取全圆”特别是在笔画转折上用笔要平均,不能妄生圭角而应做到“平”的圆转,即笔姿要积点成线下比不可太快。“重”系笔势,用笔要有力道有重量感。在运笔的过程中,要举重若轻,不可懈怠,突出气韵。“变”即笔趣。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物变化,二是运行无已,不易其常。在此,每一用笔都要考虑“力”“意”“姿”“势”“趣”等五个方面的美学价值。

黄宾虹的这些用笔都是对传统山水画笔墨精华的提炼。在高校山水画临摹课程中,一笔构成了一副山水作品的最初的元素。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指导老师需要把每一笔的构造,每一笔运用原始形态讲授给学生。如在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时,在表现其披麻皴一波三折时,用笔要做到“平”“圆”“变”,运行时要力求笔笔送到,通过用笔突出画面气韵。又如对北宗山水画进行临摹时要讲究笔试与笔姿的运用,如在绘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时运用斧劈皴要突出用笔的力道,要有重量感。摁笔而入,提笔而出从而表现出北方山石嶙峋之势。

四、结语

在高校山水画基础教学课程中对于黄宾虹绘画理论的融入,并不是单单让学生只继承与黄宾虹的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特别是起步阶段,老师如果让学生选择黄宾虹作品进行临摹则违背了教学和艺术的规律。正如齐白石所说过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黄宾虹对其绘画理论的阐释中提到要灵活运用“法”和“理”,既是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又是对实践的把控。基于此,在山水画教学过程中选择有法度适合自身的作品进行临摹与研究,都会对当下的高校山水画基础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鲁湘主编.《中国名画家全集——黄宾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

[2]陶振兴.《“高校山水画写生教学的探索与研究》.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年34期.

[3]张桐瑀.《引书入画”在黄宾虹山水画笔墨转换中的重要作用》.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猜你喜欢
黄宾虹用笔笔墨
乘兴看山多
——黄宾虹纪游山水展(上期)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笔墨童年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黄宾虹的佳作
黄宾虹的佳作
智力大闯关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