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洋,高 升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武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修养人的武德。武术可以健身娱乐、修身养性,满足人们身心发展的多元需求。中国传统武术运动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让国人有由心而生的自豪感,提升民族凝聚力,提升爱国主义情怀。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武术传承面临中国武术文化的流失、武术自身发展的失衡、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困境。因此,政府应大力扶持武术的发展,保护武术文化。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中国传统武术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中国传统武术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及武术精神,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传统武术“舍生取义,惟义是从”的爱国精神,“宽容仁爱,诚信待人”的处世精神,“明辨是非,嫉恶行善”的侠义精神,“孝亲尊师,敬老慈幼”的伦理精神,是中国武术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内涵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武术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影响着习武者的行为道德准则。武术作为一种传统体育化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内外各族人民的喜爱。武术从古至今一直被认为是很好的强身健体方式,现代科学已证明长期练习武术促进身体健康,现在武术已成为许多人的健身方式。中国武术中有许多都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如太极拳、太极剑、长拳等。太极拳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武术锻炼方式,许多老年人通过练习太极拳来健身。同时,中国传统武术有着区别于其他国家武功的健身价值,如五禽戏、健身气功等,五禽戏由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医华佗所创,对部分病痛有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武术因其表演内容丰富,表演精彩,一部分正逐步走向商业化表演,并迅速发展。武术表演作为中国民族特色文化,已被大力弘扬,大到国际赛事活动,小到文艺表演,都可以观看到武术的表演。武术表演促进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体育市场发展,如武术表演所需的服装和器材相关产业、武术表演的电视节目等,产生了更多的市场。
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往往注重武术技术的教育,却不重视武德和武术精神的教育。中国传统武术自古就有“未习武,先习德”的古训。但现在的武术教育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武术技术,教学者通常只教授武术技术,忽略了武德的教育。社会节奏快,许多人急于求成,不注重武术精神的继承和发展。过分追求它的艺术性、健身性,从而导致了在中国传统武术传承中出现部分武术的消失,攻防的弱化,规范的误读,进而阻碍了中国武术技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意、内力、武术精神、武德是其精髓,但现在已经渐渐流失。
学校教育是现代中国传统武术传承的主阵地,但在学校体育中,武术开展并不广泛。在安徽省亳州市学校体育中,武术开展得较广泛,但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武术教育在中小学体育中开展得很少。中国传统武术不仅有着坚实的传统文化理论基础,而且讲究内外兼修,术道并重。高等院校开展相对较多,但多年以来,在我国体育课程上运动技术一直是教学的核心,高校武术教育也被冠以武术技术教学活动之名。许多院校的国家标准武术套路教学注重形不注重意,注重表演不注重实战。中国传统武术的学校教育,存在着教材内容老化、陈旧等滞后现象,制约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种类繁多,但缺少标准,所以各派别力量都较弱,遇到强大的外来文化冲击,传统武术就岌岌可危了。中国传统武术注重武术精神,注重意气合一。近现代中国武术传承与整合遭受西方体育文化猛烈冲击而不得不转向竞技武术。而中国传统武术相对于国外的文化,并不是很注重竞技,如此被动的转变,打破了武术发展的规律,从而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导致有些人误认为中国武术不过是花拳绣腿,只能打出来观赏而已,不如跆拳道等国外武术简单实用。
中国传统武术有许多派别,流派众多也阻碍了武术的传承。著名的门派有:少林、峨眉、武当、华山等,各门派难免会有门户之见。即使统一拳术也会有许多类别,如太极拳分为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等。种类繁多干扰了武术的传承,使得武术传承的工作难以进行,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小门派已经消失,练习人数少的武术已经失传。不仅如此,许多门派的老武术家过世,年少的习武者对武术把握不够,缺少中坚力量的武术人才,使得武术缺少标准。
武术还经常与封建迷信相联系,使得人们对武术产生质疑和排斥。由于部分老武术家为了让学生刻苦习武,故意神秘化武术,致使许多人不了解武术。因为对武术不了解,使武术神奇而神秘,导致社会上出现了许多骗子,利用人们对武术认识的缺乏和对武术的信奉,招摇撞骗,导致许多人将武术和诈骗联想到一起。加上现在小说、影视作品将武术夸大化,让人们认定武术都是虚构的,使部分人失去对武术的信心。
要根据现代人的不同需求,对传统武术进行分化、提炼、创新,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要求,让武术跟上时代的脚步。武术套路是对中国古代实战经验的总结与继承,不仅需要练习武术动作,还要注重意形合一,让身体内在的意、气与外在的肌力能够整合在一起,并高度集中地去发挥最大的作用力,因此武术套路具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太极拳、长拳、五禽戏等具有养生保健功能,适合于中老年人健身,应在中老年人群中推广。武术中的散打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受年轻人欢迎,可以通过散打的练习,达到健身的效果。但是,武术练习的形式、练习的强度、练习的时间等都应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这样更有利于人体身心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以科学的态度,时代的观念,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保留的关系。传统武术必须杜绝封建迷信,丢掉陈规陋习,解决门户之见等问题。要用科学知识去指导武术,以科学知识为理论依据,用科学去检验。
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能忽略精神文化的传承。培养武德是学习中国武术的首要任务。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中国的武术精神与传统的儒家精神有许多相似之处。武术的目的不是去伤害别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热情好客,以礼待人。中国武术也有许多礼节,无论是以武会友还是以武相争,都是先行礼,以显示对对手的尊重。中国武术具有内隐性,即使拥有一身好武艺,也不显摆。中国武术精神具有修身的功能,具有内省性,要求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并通过自身道德思想去教化人、引导人,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让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能够以不断提高自身精神道德品质作为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个人精神的完善。
现在许多人注重武术的表演性,武术表演以场面宏大、内容丰富与现代高科技融合为新颖点,使武术表演逐步走向艺术化、舞台化。武术表演深受广大人民喜爱,许多场合都可以看见武术表演。武术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其中的套路、刀、枪、剑、棍无不扣人心弦,武术表演的技艺令人惊叹,每一次的武术表演都赢得了无数的掌声。武术表演让人赏心悦目,受人们追捧,武术表演的市场也逐渐开阔。应合理的开发武术表演市场,发挥武术表演的商业价值。武术用于影视作品也可发挥其价值,可以出版动作类电影、电视剧作品,还可以开设综艺比赛类活动,如河南卫视的《武林风》节目,是一个典型的将武术成功商业化的例子。武术除了用于表演,还可以用于体育,开设武术馆,同时还可以附带许多相关产业。嵩山少林寺山下就有许多的武术学校,招收的学生成千上万,而且少林寺的旅游收入也非常可观。将武术商业化符合社会的需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发展下去。
(1)需要健全武术传承的主体,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深层次的研究武术,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要加强武术师资力量的建设,体育行政部门和协会组织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的武术教学人才;要发现武术人才,培养武术人才,倡导习武,形成武术热,让武术技击走向千家万户。(2)要明确武术的发展机制,从教育标准化入手。要把武术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中,推动武术进校园,加强武术教育,确立武术在体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将武术纳为必修的体育项目。武术还应根据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不断发展。
应加强媒体对武术的宣传,政府和社会组织要多开展武术活动,如进行比赛交流展示、专家讲座等。围绕传承内容开展传承活动,在内容建设中传承文化精髓。大力推广武术,加强武术的宣传教育,让武术不再神秘化,让人们了解武术,有意识地去学习。要将武术作为民族特色向国外展示,武术既然能够流传至今,说明它是契合人们的需要而存在的,所以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推动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形成古为今用、中西合璧的现代武术体系。
中国传统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蕴涵着武术精神,让人内外兼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健全传承机制,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进行指导,加强武术的宣传教育工作,注重中国传统武术的技术与武术精神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