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初探

2018-07-12 06:19叶朱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课堂

叶朱平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各类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在生物教学实践过程中合作小组的分组、组内成员分工、谈论问题组织、评价等直接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生物课堂中从以上几个方面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小组合作;有效性;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倡导“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就显得很有必要。小组合作学习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生物课堂如何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促进生物教学质量提升,本文将结合生物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一、分组的有效性

学习小组的建立是学生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一组,全班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在分组之前对全班生物学期情况摸底调查,可以通过入学成绩、分班成绩、兴趣等为依据,做到对学生有充分了解。同时,根据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对个别小组进行调整,主要考虑小组内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性格、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因素考虑,尽可能做到“同组异质、组间同质”,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个人所长,从而创造一个和谐、共赢的小组合作学习团队。由于各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是相当的,这就为小组之间的公平、良性竞争创造条件,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创造基本条件。

二、组织的有效性

分组学习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要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有效的合作,首先就要建立小组成员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学生只有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团队里学习、生活,达到竞争向上,管理有序,评价客观,小组学习才能高效。

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各组内还设有不同的角色。在第一小组成员分工时,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生物知识基础扎实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能帮助小组成员疑难解答并及时与老师沟通。小组内还应该设置一名学生负责整理学习资料,收集小组成员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疑惑,方便小组成员互助学习。同时设置一名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代表本小组进行发言、发表本小组的学习心得、方法等。另外还需要一名学生记录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由于有第一次分工的经验,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小组内的角色可以进行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进每个小组成员能全面发展。

同时,为了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在4人小组内,由于成绩好的组长毕竟精力、时间有限,组内设置两个“学对”,使互助学习更具有可操作性。“学对”指的是四人学习小组内,学习上互补性明显的,带有帮扶性质的两个学生,一般是强与弱组合,达到提高小组综合实力目的。通过小组的合理分工、组内资源的优化提高小组内、小组间组织的有效性。

三、讨论的有效性

“合作、交流、讨论”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彰显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讨论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的讨论探究互帮互助中既帮别人解决了问题,也被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了问题,而在这样的和谐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班级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课内小组学习时,问题要少而精,形式要多样。一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1-2次为宜。例如《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中《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设置了交流1、交流2和交流3等三个讨论问题。交流1:“你知道的细胞工程技术有哪些?”这可以采取补充性讨论,由每位小组成员各自说出答案,其他有不同意见补充,从而形成最终答案。交流2:有三个问题,可以采取负责制讨论。三名成员分别负责其中一个问题,还有一个人做全面思考,在规定时间内,个人完成思考分析(可以查资料、阅读课本等),并向其他成員汇报结果。交流3,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比较注重知识迁移能力培养,这是应该由学习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做先锋,引导其他三位成员的思考、讨论,开展思维。通过各种讨论方式,使得小组中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每一位成员不仅思考了问题,同时在别人的答案中找出了自己思考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可能对于问题又会有新的认识,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样真正体现小组合作讨论的价值。

四、评价的有效性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同时,正确的评价与被评也正是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之一评价可以是个人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奖励,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其次要完善小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再次小组合作要有明确的分工,只有分工才能谈合作,只有思想不同才能谈交流。总之,认真落实小组合作的以上原则,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必然得到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体现改革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该教学方法和其他教学方法一样,只有发挥该学习方法的优势,合理利用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目的,使我们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缪自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高中生学习(师者), 2013(06)

[2]刘国良,王有波.浅谈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建设.黑河教育,2012(05)

[3]严国文.浅谈高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06)

[4]朱浩.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合作交流实效性的策略.科普童话,2015(4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有效性课堂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甜蜜的烘焙课堂
欢乐的课堂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