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薛刚
摘 要:现代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管理职能,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实施资源合理配置,进行资金高效管控的有力手段,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有些企业由于主观意识不强或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价值提升。新时代下,随着我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要想谋求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在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优化对策。
关键词:企业 全面预算管理 困境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4(c)-079-02
1 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为确保战略目标的落实,在科学合理的生产经营预测和筹划的基础上,对投融资、产供销、收支利等活动确定明确的目标计划,以数量、金额形式进行具体细化和量化反映,在企业各部门间整合调动分配各种资源,并加以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从而及时调整和改善企业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管理最优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从预算内容来看,全面预算管理主要包括投融资预算、固定资产购置及处置、销售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经营效益预算及现金流量预算等多个方面。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及资金流通的各方板块、各个环节,也是企业横向及纵向延伸最广、全员参与度最高的管理活动,对战略目标起着全方位的支持作用。同时,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高效的财务管控,有利于企业降本增收,挖掘利润增长点,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是预算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欠缺。有些企业未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缺乏统一组织领导,战略目标无法得到落实,企业发展缺乏竞争力。企业不够重视预算管理工作,仅仅将预算管理局限在狭隘的财务工作范畴,内部未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也缺乏相應的专业管理人才,编制的预算相对滞后、衔接性差,预算与实际业务相脱离。二是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建设是预算管理的基石,但多数企业未建立较为完备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涉及到的职能分工、编制程序、编制标准、控制执行、绩效考核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预算管理工作出现无章可依甚至盲目混乱的现象。三是预算管理工作不顺畅。预算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流程,需要全体成员紧密配合。但是,多数企业可能出现沟通渠道不畅、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横向来看,相关部门职能权限不明确,归口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会存在预算项目无人管理或同一项目多头管理的问题,工作中有时相互推委扯皮。纵向来看,预算管理缺乏上下联动的程序,难以组织协调企业内部共同开展预算编制,往往出现领导层意图无法准确传递给基层,基层又无法顺畅表达意见。
2.2 预算编制不科学、不精细
一是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有效。预算编制程序与实际经营业务流程匹配度较差,预算编制有的长期固定于某种单一方法,有的则随意变更方法。如销售预算没能准确判断市场状况,产品市场定位不准,销量和收入无法做到较为准确的预估,仅简单确定预期收入目标。投资预算没有在深入分析未来市场预期及成本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精确测算,投资回报率预测较为含糊,投资具有盲目性或滞后性。二是成本费用缺乏统一的定额标准。预算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支出定额体系,成本费用控制缺乏目标值和着力点,企业竞争力得不到充分发掘。具体来说,企业各项成本费用项目不够细化,费用标准无法准确量化,成本费用控制方式较为粗放,达不到预期效果。企业在与外部市场和自身历史水平对比过程中,无法找到自身优势和短板,难以合理确定某项开支的限额和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2.3 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一是预算执行的意识不强。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的关键一环。然而,多数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将预算仅仅作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填报工作,实际执行无关紧要。往往是费力编制好的预算仅停留在纸面上,无法有效的得到执行。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形成“两层皮”。二是预算执行缺乏过程监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没能及时将实际执行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对预算执行形成有效的监控。当实际情况与预算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协调相关责任主体,有针对性地对经营活动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改善,及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纠偏。
2.4 预算结果考核不严
预算考核是确保预算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支撑,预算工作如果没有相应的奖惩考核机制,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长期以来,多数企业并未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关系不大。预算执行情况也未与职工的职位晋升、薪酬待遇、技能培训相联系,预算管理难以产生激励效应,员工执行预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强。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预算考核体系,但是考核程序不完善及考评指标设置不合理,考核的结果不科学公正,就影响了预算考核的公信力,进而影响员工参与预算编制、关心预算执行的积极性,也削弱了企业共同实施成本费用控制的合力。
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改进对策
3.1 健全预算管理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有效的配置资源,更加有力的管控经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首先,预算管理委员会要统一组织领导预算工作,总揽对全年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等事项。同时,确定预算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其次,预算主体责任部门要依据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和近期经营目标,详细具体制定预算编制方案,将预算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归口管理部门。各归口管理部门在准确领会预算指导思想和把握编制要求的基础上,以去年预算目标和实际执行情况为参考,结合今年目标任务和具体情况,认真编制部门预算并报送主体责任部门。再次,预算主体责任部门要善于抓住重点、兼顾各方,及时协调、平衡并汇总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并将审批意见转发至各归口管理部门,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汇总后再次经预算委员会审批。最后,预算编制经过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反复研究确定后,预算主体责任部门将批准后的总体预算细化完善后,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
3.2 提升预算编制科学性及精细化程度
按照预算不同内容,合理细化编制项目,尽量准确量化项目预算。一是收入预算。按产品特点来分,由于标准产品市场状态基本稳定,市场上也有类似产品出现,价格能够合理确定。该产品收入预算可以销量为基础。而非标准产品往往是满足特定需求的产品,具有价高量小的特点,收入预算以合同价为基础。不同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程序编制收入预算,或者以收入预算为起点,在充分市场调研和精准产品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产品的销量和单价;或者先确定利润目标,依据产品毛利率和年度期间费用倒推收入目标。二是成本费用预算。区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其他费用,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变动成本以单耗金额为前提,采用弹性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固定成本总额一般不随业务量而变,预算编制相对简单,但需关注重点项目,如人工成本;其他费用由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理念尽量细化费用支出,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三是资金预算。要依据收入目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合理确定全年资金收入金额及时间分布,做好资金调度计划,用于固定资产购置、长期股权投资、大额融资成本等方面的资金支出要提前科学筹划,防止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四是综合考量企业经营环境。在深入研究行业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企业发展状态和市场定位分析,客观评价产品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及竞争对手情况,为预算编制和预算调整提供科学考量依据。
3.3 强化预算执行
企业的全面预算管控体系主要包括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等三个环节,其中事中控制即预算执行是核心内容。针对目前预算执行存在的形式化、片面化及宽松软问题,要强化预算执行的措施,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确保预算目标真正落实。一是实时反映执行情况。日常工作中,及时记录预算指标的实际发生数,并对照预算目标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实行预算警示制度,重点监控大额开支项目,对于超预算项目原则上不得开支。二是定期分析预算执行。建立预算分析报告制度,定期报告预算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及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及时调整经营活动。三是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与会计核算、资金监管及业务管理系统相融合,推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及精益化水平,实现预算执行的系统控制和刚性约束。
3.4 严格执行预算考核
预算考核是对预算工作好坏的总结评价,更是对员工思想和行动的引导。因此,企业必须重视预算考核。首先,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与竞争对手对比找准市场定位,与自身发展历史水平对比查找优势和不足,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执行预算考核的重要指引和依据。尽量细化考核指标,可将长期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指标,不断督促员工将预算执行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其次,严格执行预算考核。要按照预算考核制度和程序,开展预算考核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奖惩方案。引导企业全体员工落实预算管理责任,促使企业经营目标细化为个人工作目标。密切预算考核与职工利益的联系,将预算结果与职位晋升、培训发展、劳动薪酬相结合,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增强预算考核的严肃性和威慑力,提升员工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从而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持续进步,达到利益双赢。
4 结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相符的全面预算体系,是企业巩固现实发展基础和创新管理方式的需要,对于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有着重要作用。为此,企业要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稳妥、科学、合理地制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和优化预算管理工作,通过提升预算编制水平、强化预算执行、严格预算考核,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对落实战略目标、管控成本费用、发掘利润增长点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效用,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申林.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及实施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7(17).
[2] 吕进松.我國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