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成就知识

2018-07-11 08:24化爱占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师生课堂教学

化爱占

陶行知在《每事问》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因此,我认为: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的疑问;一個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质疑意识为始,以产生新的疑问意识为终,从而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探索精神和解疑精神。本文试图从质疑的重要性、质疑的作用出发,探讨质疑方法,这对培养学生长远的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质疑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几段文字:“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只有学生不断地质疑,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疑问,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成功。此外,新课标中的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也是由一个一个疑问展开的,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在新课标里,对课堂教学评价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是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发展反思能力。由此可见,质疑在新课程标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质疑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没有创新,生活将死水一潭,没有创新,社会就不能前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千万别举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努力做到“解放孩子的头脑”,这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质疑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需要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离不开“思”,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同样,凡学必有疑。清代大学者刘开说得好:“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人非生而知之,学习书本一定会发现问题,产生疑问;社会的大课堂更是问号迭出,不解重重。这就需要我们认认真真地向工具书、老师、同学及其他有专长的人请教,寻根追底,通过“质疑”搬掉一块块“绊脚石”。作为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疑难所在,善于设疑,去撞击学生思想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四、质疑的作用

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循循然善诱人。好的疑问,不仅可以启发学会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质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增进师生交流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信息和情感意向的交流。这种交流又是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气氛下进行的。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质疑。一个好的疑问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间的认识和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因此,教师的教学质疑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讲求质疑的态度、方法和技术,以保证师生交流讯道的畅通。

(二) 集中学生注意

如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磁石般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以顺利完成教学活动呢?实践证明:当教师提出质疑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秩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但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驶进。良好的教学质疑艺术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展。

(三)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拥有好奇心是人类的第一美德。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人总是有力图认识、探究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疑问,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质疑的方法

学习是否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善不善于质疑。质疑是问题的开始,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当学习者能质疑,会质疑,才有创新的可能。

(一)把握时机,大胆质疑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初读课文时,会遇到诸多问题,如字词句段方面的、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体会中心思想方面的、领悟写作方法方面的等等。此时学生的心态是,渴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到解决。在这一教学环节,我们要激发学生质疑意识,鼓励他们放下思想包袱,鼓起勇气大胆质疑。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课文,解决问题。

(二)教会学生,何处质疑

一般说来,应在难点处求疑,关键处求疑,困惑处求疑,易错处求疑。比如在教四年级《田园诗情》这一课时,当提到“荷兰是花之国,水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个关键句时,教师告诉学生:“弄明白这个句子的含义,对全文理解帮助很大,你们能根据这个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一类的问题吗?”于是提出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这样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领会作者的意图。

(三)聆听发言,寻觅异同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提醒学生聆听别人的发言,寻觅异同。想想哪些正是自己的疑问,哪些是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哪些问题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或见解能引起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知识来源于一个个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学习者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疑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于质疑的人。

【作者单位:灌南县汤沟镇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师生课堂教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麻辣师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