粱庆
【摘 要】本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提出采用应用研发式项目教学、推行高端导师制、尝试培养不同层次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等举措,从而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 产教协同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102-03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广西首批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属本科层次,学制四年,专业采取“2.5+1.5”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基本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和相关课程实验学习为主,后一年半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以学习专业技能为主,主要有实习工程的工作、完成毕业设计以及积累社会经验,紧紧围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工作,最后半年在学校以企业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毕业设计。
产教结合体现在产学研的协作过程,然而产学研协作不是自发进行的,由于不同的创新主体的需求点也存在差异,假如没有宏观的指导和合理安排制度,最终可能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合作与知识的整合存在一定的联系,怎样通过合作创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善产教合作创新体制,是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依托产教融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因此探究如何在产教协同创新模式下践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试点专业学生到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就读前,已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习了两年,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期间主要是学习专业应用技术技能,为了使学生更高效地掌握适应企业要求的专业技术,结合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团队和示范建设以来在应用技术教学领域的经验特长,本科班的教学拟采用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的应用研发式教学。应用研发式工程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一定的帮助,项目主要围绕着学生展开,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方向进行主动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激发出对学习模具设计制造的期待和成就感。这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2016年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盛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共建的材料成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举行揭牌和启用仪式,广西盛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南宁市规模较大的模具生产及使用外资企业,协同创新中心为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是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应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机构,这个中心运作骨干都是以学校模具、数控教学团队教師为主的,因此依托这个机构,无论是企业真实模具工程项目的来源、校企模具工程项目的合作研究开发体系,或是模具工程项目的实施等条件都已经具备了,而这些条件为本试点专业学生采用应用研发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协同创新中心在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施对外科技服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产学研创协同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在技术攻关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双方的合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校企合作项目——新型建筑用地钻头项目,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全程参与研发,该项目采用创新机械结构设计、机器人焊接、激光切割等先进技术进行研发,产品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量产,项目至今出口创汇1200万元人民币。
合作创新平台把公司的研究开发项目转化成教育学生的资源,借助高质量的研发成果反哺企业的技术、设备短板,创立教研的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培训方式,逐步提升人才的水平。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试点专业的这批学生入学时分数都在400分以上,而且经过了两年的本科学校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比较适应本科的学习生活方式。但当他们进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后,我们将引入综合性模具工程项目,采用应用研发式教学模式对他们进行教学,两校的教学模式反差很大,学生不容易适应,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育的核心是基础专业技能以及磨炼专业技术,把培育的重点落实到实际操作的能力中,因此,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将对这批学生推行高端导师制来进行学术上的管理。
学校在进行模具工程实际操作时要重点培训学生的全面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落实每个学生参加模具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当中,老师依照教学目标编制需要完成的任务,选择项目需要较强的综合性、合适的难易程度、和工程实际有紧密的联系,让每组学生所做的项目都不相同,将班上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各小组确定一个组长,学生分组的依据是指导老师的擅长的领域,一个组需要一位指导老师,学生的工作量限制为一组学生完成一副模具。指导老师要控制项目的进程,还需要安排学生的工作细节,老师不只是要引导学生完成每个环节的训练,还要承担学生与相关部门和公司的联络工作和资金的安排工作。所以,老师的责任十分重大,要求老师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不然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老师除了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在教育的整个流程中从多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老师还需要合理地配置各组成员,确保每个学员的任务中不仅包括需要每位学员掌握的重点知识,也包括每位学员的特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组的学生需要探讨产品的外观、结构形式等问题,从几套方案中选取较好的一种方案;对于工艺计算环节,要求每位学员能够独自承担该项任务,同时每位学员编制每个零件的加工工序,并模拟加工。
要想促使这个项目进展顺利,老师应做到按照每一组学生的特质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将项目的进展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旦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要尽快予以提醒,帮助他们改正。在实施项目的进程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实践,以让学生学会更多知识,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一般来说,老师应该每半个月与学生见一次会面,指导他们的工作,在这种学术讨论会上,每个小组的组长要向老师汇报本组的项目进度,并就项目进行中遇到的问题和老师一起探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引导学生说出其想法,然后再布置各个小组下一阶段的任务。这种学术会议也能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沟通的过程中许多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要想在高校中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还有很多系统的工作要做。为了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在发展学术型人才的同时,还应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机制,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使得我国的学术型教育和应用型教育都获得长足进步。此外,还可以尝试将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进行交叉培养,令这两种教育体系互通有无。并应以此为基础,构建和学术型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关的评价机制,并在本科教育中制定相关课程,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水准。
高校在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时,应该把目标制定为:培养实践能力强,有突出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这批高端应用型本科学生其中80%以后的工作岗位大都是在生产设计制造部门一线,而培养这类人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令其多感受工程氛围,在实践活动中受到训练,学校应尽量和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积极打造工程实践氛围,这样才能更为顺利地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
而对于少数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学校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由教学团队老师带领本科班5名学生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广西选拔赛,学生分工负责,积极筹备及参与了整个创新创业竞赛的过程,这种历练对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实现创业梦想有很大的帮助。他们自我感觉收获颇丰,最终整个团队获得了广西选拔赛的银奖,学生的优异表现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肯定。
另外,这批本科学生中大概10%是有考研需求的,针对这部分学生,我们将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调动起他们进入实验室的兴趣,让他们开始接触阅览文献、搜集灵感、设计方案、具体操作、分析数据等环节,使他们开始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支持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技术开发活动和社会活动,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身体会设备的开发过程,令其在实践氛围中感受到工程应用实践的魅力,认识到应用科学的大好未来,激发他们参与科研的热情。
为保证首批高端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我们对这批本科学生全方位地开放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资源,开放校内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各类实训实验室、图书馆等公共资源,为他们单独提供一间固定使用的计算机房,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他们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及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验实训耗材,力争使他们的毕业设计、实践学习结果成果化,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令其获得成就感,同時将他们的成果收集起来,归入档案中去,为他们的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有特别优秀的成果还可以运用到生产、教学中去。
面向产教融合培养的这些应用型本科学生应该注重游学或企业锻炼,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计划,本科班每年安排2个月的企业实习。为了提高企业实习的质量,让学生在实习中掌握专业技术的精髓,企业实习的安排也应该从基础岗位做起,随专业知识的提升,慢慢过渡到技术岗位顶岗实习。因此,我们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向合作企业宣传本科班的培养理念,推荐学生到行业企业中循序渐进地由简单体力到技能再到技术的岗位顺序实习。
一方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继续加强与南宁富士康的合作(富士康公司派驻了一个模具生产部门到学校数控车间成立机电产品加工技术训练基地,以生产模具产品为主),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为平台,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校内生产的各个生产环节,包括产品研发、工艺制订等技术性强的环节,积累经验和自信。另一方面,拓宽合作企业面,深化与其他机电类行业知名企业的合作,增加技术岗位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高年级有更多的技术岗位实习机会。
五、全方位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试点专业学生的培养关键不仅在于硬件设施,而且还应该建立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并逐步完善,主要应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评价、监控:教师质量和学生质量、课堂效果、教学设备设施、教学管理水平。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可作为监控与评估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这个系统的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更值得关注,因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不仅仅取决于常规的教学质量,更要取决于适应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人格素养等这些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多种因素,这些都应该在质量监控与评估系统中有相应的指标来体现。
经过一年多时间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首届应用型本科人才产教协同培养模式的探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人才教改工作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如何搭建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评价展示平台,采用成果化评价方式,一种是论文式评价,另一种是产品化评价,是我们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希望经过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本科教学团队的努力,能构建起一种具有广西特色的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广西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1]宋海涛,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4)
[2]黄枫珊.高职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导刊,2016(7)
[3]刘贤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2)
[4]李小青.基于“协同创新 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
【作者简介】粱 庆(1969— ),男,广西南宁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