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路径探讨

2018-07-11 03:19关秀献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

【摘 要】本文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思想内容、教育目的上的关联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思政网络平台,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理论基础,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实践外化,延伸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空载体。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 提升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4C-0033-03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这就指出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之一,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教育目的等方面有一定契合性,通过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既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过程中有着主导作用,是大学生所有课程政治方向的决定因素,也是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视角,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理论依据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想内容上具有相关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其推崇的“仁爱”原则,讲究的“谦敬礼让、克骄防矜”,倡导的“言行一致、恪守诚信”,追求道德理想实现等,这些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准则都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要求,其所包含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公义胜私欲”社会责任意识、整体意识,“先义后利”的义利观等,这些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让学生内化与心、外化为行的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其内容中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最早出现在汉代《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群众路线”及共产党面临的“四大风险”之“脱离群众的危险”(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再有“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上的紧密关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性体现更为明显,教材中关于“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一目内容,用了较多古代文化来说明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如“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改过”“慎独”“重行”“内省”“自讼”“居敬”等。在第四章第二节“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这部分,几乎全部用中华传统文化论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如“夙夜在公”说明“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用“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等,说明“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育目的上的类同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信任;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简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中国古代儒家人文教育的目的:一是在于培养全面面发展的人。这从古代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可以反映出来,此六项内容是任何一个接受教育之人都必须学习的。“六艺”的教育内容与现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相同。此外,孔子的“君子不器”也反映古代教育目的与现代教育目的的类同性。“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应是仅仅局限于一门手艺、一门技术之专业人才,而应该是无所不通、多才多艺的全面发展的通才,这也说明了与现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相同;二是培养国家、社会治理的人才。《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意思是子夏说:“做官的事情做好了,还有余力,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还有余力,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还有“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必担心没有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这两段话是孔子教育方针和办学目的的集中体现。孔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学优之人做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的相近。三是培养个人与家族、国家、社会的良好组织关系。《大学》中有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國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真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当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党和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支持。我们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大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明确强调“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

党和国家不断反复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通过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培养大学生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因此,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来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国家政策层面的强力支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是一个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因此,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思政网络平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夯实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質提升的首要方式,是将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这一过程是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主要通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来获得。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理论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思考把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该怎样把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即融入什么,怎么融入的问题。

对于融什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材中不可能过多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所以任课教师要做的就在这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把现有教材中相关传统文化的内容、理论问题归纳总结、分类整理,往深度、广度方面拓展,找出现有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蕴含的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容;二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原则是“超本不超纲”,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进入教案中,或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当地民族传统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亲缘性,更易于学生感受、易于理解。

对于怎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定要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哪些方面道德素质有价值,一定要思考怎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纯上传统文化课。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理论性、政治性、政策性强的特点,内容有点枯燥,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时,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不能纯粹地灌输传统文化理论,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用讲解古代先贤道德故事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崇尚精神;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传统故事”视频,让大学生在感性中对传统故事进行现代反思;还可以在课前进行经典选读,使学生在道德故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夯实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理论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外在彰显。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的另一主要方式是“实践外化”。即在老师的帮助和促进下,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把自身已经形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自主地转化为外在行为的教育活动。“实践外化”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外在行为素养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学得再多的理论知识,不能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践行,未能做到知行统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无法达到。“知道为智,体道为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在“知”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把“知”外化为道德行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教研室精心设计社会实践教学主题。在设计实践教学主题时,应该把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主题与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结合起来,设计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主题,并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如在广西南宁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南宁解放路的新会书院和两湖会馆、安徽会馆、董达庭商住楼旧址等,这些历史建筑反映了古老邕城当年的商业盛况;还有广西文物苑和广西民俗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叙说着广西的历史、反映广西各民族文化,所有这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都可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还可以利用广西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设计教学主题,如每年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南宁当地的丰收节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以成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节的社会实践资源。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广西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对广西传统历史文化的实践调查研究中了解广西各民族的优秀品质,从而受到教育启发,进而让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学习中升华、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提炼。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网络平台,延伸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空载体。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的移动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互联网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断创新的机遇和平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网上课堂、教师博客、QQ群、校园BBS思政APP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手段,打造立体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学习平台,延伸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时空载体。如教师可以把一些蕴含着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经典故事做成微视频、微电影的形式,发到思政网络平台,也可以直接指导学生制作这些视频、微电影。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也让学生在风趣的学习中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互为主体的过程学习,以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朋辈学习等形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思政网络平台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先进的教育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开放的教学环境。在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交流关系,而不是传统课堂的支配——依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师生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思政网络平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对思政网络平台的管理,随时探入思政QQ群、微信群等载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第三,及时补充、更新网络平台的内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普遍拥有电脑、智能手机,学习的时空条件方便,学习的内容就会更快,必须及时更新、补充提供学习的平台内容,否则学生会逐渐失去在平台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华政.试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6)

[2]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EB /OL].(2014-06-26)[2017-09-26].http://www.cnbeta.com/articles/304565.htm

【作者简介】关秀献(1972— ),女,广西蒙山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法学理论。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