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艳华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旅游产业发展是振兴乡村的重要战略之一,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方法,旅游产业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涉及人员较广的过程,在旅游产业运行机制中包括了多个行业协调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内增,实现区域经济上涨。全域旅游是从单一产业向综合产业转变,从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变的新的旅游形式,把全域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坚持“生态保护与全域旅游并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并行”的发展路径,能够对农村地区旅游资源、相关优势产业、政策法规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整合和优化提升,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促进“美丽生态、创新开放、繁荣小康”新农村建设,以旅游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目前对乡村振兴的研究才刚刚兴起,学者们主要针对乡村振兴内涵及内容诠释、乡村振兴突破机制、路径与对策、旅游与乡村振兴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是关于乡村振兴内涵及内容诠释的研究。廖彩荣和陈美球(2017)从基本含义、总体要求、主要内容、关键举措和主要目标五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进行了解读。彭玮(2018)指出要从“六新”把握乡村振兴的内涵,以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林峰(2018)认为乡村振兴不是发展城镇化,而是产业和生活融合、产业和社会发展融合的一种模式。
二是关于乡村振兴突破机制、路径对策的研究。陈婉馨(2018)指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对城乡关系进行重塑,对城乡政策进行反思和重构是关键。段雪珊和黄祥祥(2018)认为实施乡村振兴应该从思想上遵循十九大报告指出的五大总体要求。唐任伍(2018)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在于深化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和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乡村文明、构建城乡命运共同体、建立现代乡村治理体系。钟钰(2018)根据乡村发展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内在规律性,指出系统规划、壮大农村优势产业、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激发乡村多元文明复兴和培育乡村内涵美的乡村振兴路径。
三是关于旅游与乡村振兴关系的研究。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旅游业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近年来,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集中探讨了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朱建江(2017)以上海为例,从上海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特征和方向切入,提出上海发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经济需要进一步推进的九方面综合策略。陈荣(2018)认为乡村旅游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积极作用能够完美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总要求。高源(2018)认为旅游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振兴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助力乡村脱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根据十九大报告和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现代化的新型产业手段,全域旅游因其更大的产业综合性和兼容性,更强的功能性和带动性,能够为应对乡村发展落后问题提出有效解决办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大作用。
全域旅游的理念在于“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发展(见图1),一是通过整合乡村地区全部旅游吸引物要素,实现景观要素、环境要素、目的地的氛围并重,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适当开放,全面调动旅游从业者以及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服务经营;二是通过“全产业”融合,用旅游打通工业、商业、手工业等产业链条,融合互联网、金融等产业支撑,实现旅游的在升级;三是通过“全方位”服务,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从而能够更好的体验目的地;四是通过“社会”市场,开拓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的全域旅游消费市场;五是通过“全流程”保障,从旅游发展的机制、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等方面让整个全域旅游得以贯彻和执行。
图1 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图
具体内在关联表现在以下方面:
全域旅游的核心在于从点向面突破,对乡村资源的全面整合、科学布局,拓展旅游产业的关联度,提升乡村的整体吸引力。全域旅游注重全员参与旅游建设,即全域覆盖、全方位培训、全员就业的劳动组织形式,全域旅游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了全新六要素“商、养、学、闲、情、奇”,加之其本身具有民生性、经济性、综合性等特点,使其产业化发展过程具有极大优势,具备打造生产性就业岗位的条件。产业化发展即打造一种产业分工协作,共同协调发展的有序系统,通过产业融合,实现旅游产业跨区域、跨行业联动发展,综合纵向的一、二、三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盘活区域经济,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城市创客下乡创业、游客来乡旅游,进一步增强农村人气。
发展休闲农业与全域乡村旅游是促进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附加价值的最优途径之一。当前打工经济的盛行导致大片土地搁置,造成资源浪费和农业生产率低下。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导致劳动输出地的人口结构恶化,除了加剧“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社会矛盾外,有效劳动力的缺乏进一步导致农业生产停滞和生产率下降。另一方面,打工等非农就业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非农就业即使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家庭也不会轻易放弃所承包的土地,他们只重视是否拥有土地,而不管生产率的高低,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土地撂荒现象更为严重。全域旅游通过整合全乡村资源,将闲置的田地变身乡村旅游景点,把特色主题产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结合,转变目前发展中低端乡村旅游格局,从而在全域乡村旅游产业上实现再突破,盘活农村土地,增加农户的生计资本,发挥农村土地的社会效益。
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单一的产业结构没有能力支撑一个区域实现全域旅游,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全域旅游以其强大的综合性和兼容性突破当前发展的局限: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等形式,推动单一产业向跨行业产业转型,实现“域”的旅游完备,利用乡村现有旅游产品及其潜在的优势资源,挖掘农业产业附加价值,促进其与旅游业、休闲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防止农业发展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衍生新的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此外,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乡村的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商业、特色手工业、特色养殖业、特色建筑业等都会随之而发展,实现旅游产业跨区域、跨行业联动发展,综合纵向的一、二、三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极大丰富和激活农村产业潜力,拓展产业链条,完善农村产业体系。
现代社会中,除了劳动、资本等基本要素,知识也已经成为生产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力资本的内涵不仅包括知识教育水平,更包括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在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的今天,国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取决于物质资本,更取决于人民的创造能力,知识技能。我国农村教育落后,教育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留守青少年的义务教育资源短缺,二是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留守成年人的职业技能教育不足。全域旅游的综合发展最终落脚于人的发展,将新人才的引入、留住和乡村居民素质、技能的提升同步开展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起点,组织高校、研究机构的旅游管理、农业经济专业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下乡进行教育培训,或者通过公司组织农民到外地参观学习培训,有效改善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问题,从总体上提高和改善农村教育水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一种载体,旅游只有依托文化,挖掘文化内涵,才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以乡土文化为核心资源的全域乡村旅游开发,需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无论是贵州少数民族的传统的古村落,还是云南的油菜花海,抑或广西的民俗演艺,这些乡村旅游目的地都因其深厚的乡土文化而备受青睐。全域旅游通过挖掘乡土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使乡村旅游与文化结合发酵产生裂变,形成巨大的能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域乡村旅游因独特的乡土文化而精彩,那么反过来,乡村旅游目的地成功也增强了全社会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意识。全域乡村旅游的发展,传承乡村农耕、村俗、服饰、餐饮、宗祠、建筑、民约等物质和非物质乡土文化,不断促进我国乡村地区的繁荣昌盛。
全域旅游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出发,让政府、企业、游客、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面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通过完善“共建共享机制”来实现全局规划的全域旅游发展,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计、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已成为国际贫困治理研究的共识。全域旅游发展中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修建,能够缓解传统农地经营的生计脆弱性,提高乡村居民的自然、物质、社会、金融、人力等生计资本,为乡村居民提供旅游经营、旅游就业、工程建设、店铺经商等多元化非农生计活动选择,且能够增加旅游服务培训、农业技能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机会,真正实现从增加生计收入到增强生计能力,实现农户生计可持续性,不仅加速其减贫脱贫,而且还能够帮助实现其小康生活梦想,这既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旅游业关联度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牵引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把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问题为导向,用“全域旅游”的理念谋划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标准推进乡村振兴、用全域旅游的成果反哺乡村振兴,走出一条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民就地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见图2)。
图2 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实践路径图
全域旅游发展为乡村地区点燃了发展休闲经济、田园旅游,脱离贫困实现小康生活的希望,加之政府重视使得贫困地区脱贫积极性提高,各方齐心协力改造乡村面貌,将全域旅游上升到顶层设计层面,把“全域资源、全面布局、全境打造、全民参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方面、各领域,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融入“全资源”整合、“全产业”融合、“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流程”保障的发展模式,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类实施、分步推进,以点连线、以线成面,打造全域可游的“寻根建始”。政府在政策调控上可以分三步做:首先,制定宏观性顶层设计,全局规划全域旅游发展基本目标和方向,其次,细化各产业融合方式、居民参与方式等具体项目规划,最后,建立监督机制,以确保全域旅游高效科学的发展。
全域旅游要求必须以系统规划、整合开发为原则,与生态保护、当地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结合起来,或结合休闲、养生等新需求,力求打造创新的、稳固的旅游吸引物基础。首先,通过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乡村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充分挖掘整合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激活历史古迹及传统习俗、风土人情,为乡村建设注入人文内涵,展现独特魅力;其次,统筹打造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项目和精品线路,开发“特色性、观赏性、便携性、实用性”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产品,真正“显山露水”,彰显古韵乡味,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乡村旅游向乡村旅居转变;最后,牢固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打造特色精品旅游路线。
全域旅游作为旅游化进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为满足大众化旅游时代旅游者对新的旅游空间形态的需要而打破旧格局,开发新的旅游功能是推动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的抓手。首先,以乡村为基础,按照“全域景区”的思路,健全实施更大力度、更加灵活的财政资金及社会资本统筹捆绑使用机制,加快路、网、水、电、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环境整治,完善停车场、购物场所、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形成乡村全域覆盖、内外协调的交通体系和新型多元、功能完备的服务设施,发挥其复合效应;其次,民宿和农家乐一直以来都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经济增长点,全域旅游发展应打造一批有品质、有故事、有特色的星级农家乐,建设一批洁净、简约、舒心的精品民宿,抓住游客的胃、留住游客的心;最后,进一步完善规划、大胆创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业态集中、服务上乘的商业街区,带动新区配套性旅游服务业整体提升。
全域旅游发展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业态,以旅游业引领其他产业转型,拓展旅游新业态发展的范围类型。首先,要多主体培育,加快农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龙头企业等的合作及融合,构建产业融合经营体系,激发多主体生机活力;其次,要加强多业态打造。例如,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可以依托农耕文化,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相互渗透和交叉重组;最后,精准实施“旅游+”行动计划,推进“旅游+农业+文化+体育+养老+互联网”等业态深度融合,构建以全域乡村旅游为引领的复合型产业链条,构建现代农业、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健康养生、网络融合发展的全产业体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
要切实创新全域旅游推进机制,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形成“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综合监管、协调高效、服务全域”的综合管理体系。首先,成立“全域旅游”行动领导小组,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部署和组织创建全域乡村旅游,积极推进形成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其次,破除行政壁垒,建立健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行业审批服务机制、联动建设机制、资源保护管理机制、信息公开机制、平等对话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确保全域旅游的高效、有序、持续推进;再次,创建旅游资源统计监测、旅游人才培训、旅游扶贫投融资、旅游创客、旅游营销推广“五大”平台,推动全域旅游精品化和市场化发展;最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特别重视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及退休干部回乡服务,促进文化回流、产业兴旺。
首先,全域旅游要求在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过程中要坚持“以整体创建为目标,以场地设施为支撑,以社区组织为纽带,以企业活动为牵引,以利益共享机制为保障”的原则,着力打造典型,坚持分类推进,从资金、技术、云平台等方面给予试点全方位的倾斜和扶持;其次,优先考虑西部乡村地区发展建设,抢抓精准扶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机遇,在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启动“全域旅游脱贫致富工程”,利用全域旅游强大的功能和带动力,扩大建始旅游知名度、影响力,并实施“旅游品牌创建工程”,全面整合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千方百计把“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嫁出去;最后,按照“统一规划,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将全域旅游分正式启动和全面实施两个阶段予以推进,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提前开展试点工作,由点及面,为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