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点灯,照亮“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孩子回家的路
——记儿童孤独症治疗专家邵智

2018-07-10 05:45王雪
当代党员 2018年13期
关键词:重庆市星星中心

文︳CQDK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雪

邵智和“星星的孩子”

2018年1月10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月亮田分院。

在三楼的家长休息室里,老孙点开“星星点灯”微信群,准备给群友们汇报一个让他兴奋的消息。

“变化肉眼可见。”介绍完儿子在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的康复变化,再贴上微笑表情,老孙点击了发送。

不到一分钟,“星星点灯”微信群就热闹起来了,老孙收到了十多位家长的回复。

“是重庆的那个康复治疗中心吗?”

“效果怎么样?好的话我也带孩子来看看。”

“你找的是邵智医生吗?”

这是一个有些悲情的微信群,里面的462位群友都是孤独症患儿的家长。

多年来,群友们一直在寻医问药,希望能将自己“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孩子,从孤独症的世界里拉回来。

而邵智和他创立的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正是这一群人的希望。

仰望星空:从儿科医生到孤独症专家

“在我们群,邵医生的名气很大。”老孙掏出手机,打开微信群,在“查找聊天记录”里输入“邵智”,滑了四次才翻完全部记录。

邵智,这个头发微白、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沉稳的人,是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主任、西南地区儿童孤独症临床康复领域的领军人物。

但老孙并不知道,邵智其实是一位“半路出家”的儿童孤独症专家。

1984年,邵智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成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临床医师。

在十多年的儿科临床工作中,邵智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患儿存在一些奇怪的症状:语言障碍、多动、行为刻板、性格孤僻……

查阅大量资料后,邵智才知道这是一种被称为孤独症(亦称自闭症)的儿童心理疾病,而这些孩子也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让邵智感到揪心的是,这些孩子无处医治。那时,国内对儿童孤独症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医疗机构开展系统性的康复治疗服务。

“如果这些孩子能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那该多好啊!”邵智在心头重复了一遍又一遍。

随后几年,面对不断上升的发病趋势、日益增多的孤独症患儿、以及家长们求医不得的辛酸……邵智觉得,必须做点什么了。

2001年,邵智做了一个改变一生的决定:放弃多年的儿科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转向研究儿童孤独症治疗。

“你疯啦?”不出意料,这个决定让周围所有人都震惊了。

要知道,儿童孤独症在当时是个前景不明的全新领域,没法和临床这个“香饽饽”比。

“完全是背水一战!”邵智笑了笑,“一旦转向失败,专业生涯可能会就此结束。”

2003年,邵智踏上了儿童孤独症治疗的征程。

守护星光:从不被认可到广泛接受

2013年3月,邵智牵头的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成立,这是全国首家省级儿童孤独症专业治疗机构。

但在十年前刚起步的时候,邵智有的仅是一间由急救车司机休息室改装而来的办公室和一个护士。

“那时招员工太难了!只要愿意来,不论什么专业,基本都收。”个中滋味,只有邵智自己知道。

而如今,中心业务用房从当初的不足20平方米扩展到1000多平方米,医护团队也从最初的一医一护变为包括多名博士、硕士,涵盖心理学、教育学、临床康复等多学科的专业队伍。

从无到有的另一面,是从不被认可到广泛接受。

开设儿童孤独症门诊之初,邵智一年接诊的“星儿”一双手就能数得过来。没办法,属地方医院且门诊又在黑暗偏僻处,谁知道里面坐着的医生医术如何?

面对质疑,邵智选择坚定前行。

一边看门诊积累经验,一边带领团队进行理论探究,邵智通过整合临床医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在国内首先尝试运用“医教结合”综合性干预模式。

不仅如此,邵智还带领团队创建了孤独症儿童家长支持服务体系,研发了婴幼儿期孤独症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创新建立了系统化的孤独症儿童心灵解读能力干预体系……

多年的努力,换来的是不断的赞誉。

“感谢你,让我了解到中国的孤独症疗育竟发展得如此之好。”这是拥有50余年临床经验的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Colleen Jamison在参观中心后,对邵智说的一句话。

这些年,邵智经常作为嘉宾受邀出席重要学术会议作报告,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受到海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星星点灯:把远在天边的孩子们带回现实生活

2017年3月25日,“互助互帮·星梦飞扬”公益活动现场。

“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七岁半的孔斯舟(化名)拿着话筒,稚嫩甜美的歌声缓缓唱进心田。

这是孔斯舟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央。幼时的一场严重车祸,让他不爱与人交流,易怒,甚至有暴力倾向。

在来到邵智的康复治疗中心前,孔斯舟没办法做到登台独唱——这对“星儿”来说,太难了。可经过4个月的治疗,现在的他不仅能大声歌唱,还学会了“卖萌”。

邵智坐在台下,看着孔斯舟的种种变化,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

“当我看到一个个孤独症孩子回归正常,给原本绝望的家庭带来希望时,就会有种美好的感觉涌上心头。”邵智由衷感叹道。

这种幸福,源于某种期望。

在邵智收治的患儿中,60%以上来自重庆主城区以外,其中新疆、北京等外省市患儿超过20%,甚至还有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

“很多家长都将我们视为最后的期望。这种期待,本就让我们觉得幸福。”邵智说,当然,最大的幸福是孩子们能“从星星回到地球”。

2001年以来,邵智和他的团队累计为孤独症患儿提供康复治疗服务7万余人次。其中,90%以上临床康复效果明显,治疗后回归普通学习生活的超过30%。

现如今,邵智越发忙碌。在重庆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心,排队3个多月才能入院就诊已成为常态。

但越忙,邵智越有干劲。“或许是儿童孤独症这个学科太值得探索了,让我越干越喜欢。”说这句话时,邵智的眼里都是光。

猜你喜欢
重庆市星星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串星星
来自星星的玩笑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