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师德建设

2018-07-09 09:46陈红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校

【摘 要】 师德建设是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通过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精神境界,引领学校精神风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 师德建设 方法

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要从政治素养、道德素养、价值观素养方面,加强师德建设。

一、提升政治素养是师德建设的前提

要从四个方面加强政治素养。一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贯彻教书育人律己的始终。二是要加强毛泽东思想素养。要把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贯穿教书育人律己的始终。三是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思想,贯穿教书育人律己的始终。四是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素养。要把“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十四个坚持”等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新方略,贯穿教书育人律己的始终。作为教师,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利用三尺讲台,弘扬正能量,传播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防止不讲政治,妄议中央,妄议国家,妄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守纪律,不守规矩,自由主义,我行我素的错误思想倾向。

二、提升品德素养是师德建设的核心

品德决定师德。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人,会害己、害人、害社会、害国家,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会毁己、毁学生、毁他人。要把品德素养作为师德建设的核心。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敬业奉献,弘扬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精神,传授社會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能量。要把精力倾注在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上,让每一堂课出彩,让每一个学生出彩,让教育教学工作出彩。二是要加强社会公德素养。社会公德,是在公共环境中体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思想道德和文明形象。教师要做时代精神风貌的表率,做到语言文明、举止文雅、情操高尚。要坚持绿色出行,不给社会环境造成污染;要坚持绿色消费,不给社会环节增添垃圾;要坚持文明健身,不给公共场所带来噪音污染和负面影响;要坚持文明休闲,喂养宠物等个人生活爱好,要以不危害、不伤害、不影响他人为前提;要主持正义,在公共场合和其他任何场合,都要讲正义、讲公道、讲公理。三是要加强家庭美德素养。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家庭成员,反对男权主义和女权主义。要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崇尚和谐、文明、有礼、有节的社会主义家庭道德风尚。要做遵纪守法的家庭,防止打牌赌博等不良嗜好和违纪违法现象在家庭成员中发生。要坚决防止和杜绝家庭暴力现象发生。三是要加强个人品德素养。要用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规范个人品行,做一个遵纪守法和循规蹈矩的教师。不利用职务和职业上的便利,做任何触犯道德底线的事情。要用个人人格魅力、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感化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努力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

三、提升价值观素养是师德建设的根本

价值观是改变世界动力源泉。要自觉接受先进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一是要学习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的价值观。马克思的“为人类谋解放谋幸福的共产主义价值观”,是形成跨越时空、永放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在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指引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出了万事万物发展规律、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其思想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永放光芒。在马克思“无产阶级利益至上”、“人类解放事业至上”、“共产主义思想至上”价值观指引下,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此起彼伏,高潮迭起。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推动了历史和社会进步发展。二是要学习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价值观。毛泽东从小确立了“改变中国与世界”的价值观。毛泽东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历史重任,作为改变中国与世界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通过28年的艰苦卓绝奋斗,推翻了旧世界,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了后,在毛泽东“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指引下,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建成,中国人民由受苦受难的奴隶,变成了当家作主的主人。毛泽东的价值观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三是要学习习近平的价值观。习近平的价值观,体现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价值观的根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理念的继承发展创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是马克思共产主义价值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空间站国际共享”战略,闪耀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四是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公民价值理念的规范,是教师应该自觉遵循的价值底线。要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要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观,不断提升中国公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要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提升精神境界,激发工作热情,贡献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 《道德与文明》杂志,天津社会科学院、中国伦理学会主办,2017年1-6期.

作者介绍:陈红,女,1968年05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8年07月参加工作,娄底广播电视大学工作,音乐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