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述历史有助于普通民众书写历史,有助于理解人类的思维表达方式,为当代口述历史抢救了鲜活的历史资料,弥补了文献历史的缺漏与局限。口述历史项目因此有了自身的学术品质和价值空间。在有关口述历史项目的策划、采访、记录、整理、呈现、传播等各个环节中,择取崔永元口述历史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传播”在口述历史项目的学术品质与价值空间的关键决定作用。
关键词:口述历史博物馆;传播;学术品质;价值空间
1 中国当代口述史项目现状
口述史学(Oral History)的概念,最初由美国人乔·古尔德1942年提出。后来被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奠基人,哥伦比亚大学的阿兰·内文斯教授引用并推广。1948年哥伦比亚大学年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正式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诞生,从那时算起,现代口述历史的发展不过六十余年。
目前国内口述史研究和实践横跨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人类学、体育学、医学等学科,口述对象极其丰富,涵盖了各行各业,其实践和理论成果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口述历史的图书出版物,这也是目前成果最为丰富的口述史实践成果。主要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系列(长征、日本侵华战争、中苏关系、改革开放、汶川地震等)、领导人与文化名人系列、普通人或底层民众系列等。
第二类是大众传媒领域的口述实践。主要有央视的《大家》、《讲述》、《电影传奇》、《电影人物志》、《铭记》等节目及其图书、影像制品,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这些借助于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手段的口述史成果因其更强的可视性引发了大众的广泛兴趣。
第三类是口述史理论论(译)著。如保尔·汤普逊的《过去的声音:口述史》,唐納德·里奇的《大家来做口述历史》,杨祥银的《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这些著作对于口述历史的界定、评价、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2 传播——深度共同参与合力营造口述历史价值空间
与传统的文献史料法不同,口述历史方法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即历史的见证人和在场者——受访者,使得历史的认识过程中又增加了两个新的维度,即受访者与历史现象间的关系,访问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相应的关系,对于历史现象的考察与揭示就会变得更加丰富而接近历史真实。“通过对过去生活的深入回忆和详细陈述,而找到自我回归之路,并由此重新界定自我,重新设计其未来生活。”口述史,为我们接近更可靠、更可信的历史提供了可能。
2.1 受访者的主动传播决定口述历史有无
受访者以“我口说我心”,访问者“以我耳听彼心”。两者皆在传播。受访者传播受诸多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受访者大多数第一次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经历过的重大事件,是否参与讲述,拒绝的理由也让人无法理解。不是所有人都对历史本身有表达欲望。例如,崔永元口述历史团队在面对受访者梅娘的经历。梅娘是上世纪30年代和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当时的文学界有“南玲北梅”的说法。当找到90岁的梅娘时,老人深居简出,并没有讲述的想法和愿望。为了获得老人的认同,送花、看望、闲聊都是常有的事。为了获得老人信任,还联系远在美国的老人的女儿来做工作。终于有一天。老人开口讲述20年代她出生成长的东北大家庭的情况。再加上老人生病、出国等琐事,离京两年时间十余次拍摄才获得完整资料。除此之外,历史的亲历者往往年事已高,要尽快找到尽快采访,很多老人在接受访问后不久就去世了。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行动。由此可见,受访者的主动表达讲述历史是口述历史存在的前提,决定这口述历史的有无。
2.2 访问者的态度与能力决定口述历史传播的未来
以“华人史学家中口述史的旗帜性人物”唐德刚为例,他为胡适的英文口述的中译本所作的注释评论,就是不可不读的口述历史成分,《胡适口述自传》的传与注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而言,其注释部分的分量,恐怕还在传文之上,因此海内外史学界盛称:“先看德刚,后看胡适。” 唐德刚做《胡适口述自传》的时候,连“ 记录之外” 的边角料都积累了十余万言,后来编成了《胡适杂忆》。60万字的《李宗仁回忆录》更是耗时7年才得以完成,充分体现了口述史研究工作的深度和艰辛。?
访问者如果没有耐心倾听的能力,辛勤认真的不断重复的性格以及对于口述历史的热爱,不可能有口述历史的作品呈现给大众,即便存在作品,学术品质和价值空间不大,无法作为未来人们了解前日历史的参考。
因为口述对象的记忆特点,口述历史在认识历史学本质,并进一步拷问人性究竟离真理有多远等问题上提供了深入探索的空间。口述历史要具备人文情怀的关照、对真相的追求、对真理的诘问,只有这样,口述历史才能越做越有收获,越做越有贡献。
2.3 口述历史博物馆讲解扩大传播影响力
1987年,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鹤田总一郎在与苏东海先生进行学术对话时指出:“必须把对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才能成为真正的博物馆学研究”,并预言“21世纪的博物馆学主要是这个。”本世纪初,苏东海先生重新强调:“人与物的结合是博物馆本体研究的出发点”。可以想见,由单纯地专注于“物”到更多关注人与物的结合,是传统博物馆学所要经历的一次变革。因此,口述历史博物馆呈现的作品,除了受访者、访问者之外,口述历史博物馆这一独特形式还拥有博物馆讲解员,作为口述历史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传播桥梁。“受访者—访问者—口述历史作品—讲解员—大众”的传播路径已经建立。讲解员在发挥口述历史博物馆这一口述历史项目的价值空间上具有扩大影响力的作用。
以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博物馆为例,这里的讲解员均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笔者也位列其中。不同于其他博物馆的讲解员,专业的吐字发声和及时应变的语言表达能力,从传播到接收效果,从收看收听效果上看,这些讲解员都可以聚焦大众关注,并且准确、及时、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实现作品的内容实质有效传达。再者,年轻的团队,有别于受访问者和受访者的主观情绪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的指导下,新闻工作者对于事实的判断与客观中立,帮助口述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尽可能最大限度的接近原貌。扩大了口述历史作品影响力。
3 结语
近代著名学者陈寅恪曾将运用新材料和新方法研究新问题的学者称之为“预流”者。笔者以为,口述历史学界可以努力顺应博物馆学的发展趋势,积极致力于研究口述历史博物馆在口述历史作品的呈现与传播过程中发挥的推动价值,力争在口述历史博物馆学的新发展中把握先机。并且借由博物馆这一独特形式,种下一颗“口述历史”的种子,使之长久传播、生长为蓊蓊郁郁的苍松。
参考文献
[1]王宇英. 口述史:为何与何为[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4):151-157.
[2]王宇英. 影像记忆:口述历史的介入与超越——崔永元《我的抗战》研究[J]. 现 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 34(8):84-87.
[3]侯春燕. 口述历史博物馆化:博物馆学发展新趋势[J]. 中国博物馆, 2008(3):29-34.
[4]边巍. 崔永元:期待建立一座口述历史博物馆[J]. 文化纵横, 2010(6):40-45.
作者简介
赵文博(1991-),男,汉,甘肃兰州,硕士,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播音主持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