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典型易错题的错因分析及纠错指导探讨

2018-07-09 08:44胡兰芳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

胡兰芳

摘 要 在初中阶段数学题目有关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自学生普遍的错误之中以发掘各类教学材料,并借助这类问题为学生予以科学地辅助,使学生对自身知识系统之中过弱的版块予以增强,并对概念产生正确的认识,训练学生思考的审慎性。

关键词 典型易错题;初中数学;改正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203-01

一、前言

提升学生的解题技能即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之中尤为关键的一大教学版块,还是学生知识运用技能的一大凸显。不过,自具体的教学来说,学生一般会产生部分尤为经典的解题错误,不管是思考方面的错误,亦或是解题技能与方式把握的不够全方位。要想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解题技能,教师就应自这类错误的改正着眼,如此,才可以持续地增强学生的解题技能,并获得优良的教学成效。

二、经典易错题的各类错因调研与改正途径

1.使学生对概念产生正确的认识

在学生的各类易错题之中,尤为普遍的即未把握概念而引发错误,这一问题极为基本,然而,许多学生均会面对。学生自身知识的持续积攒,使得其触碰的数学概念逐步增多,就会对各类具备关联性的知识有所弄混。防范学生因为概念认识之中的错误而引发各类解题失误,教师应引领学生对知识辅以疏通及归总,比如,在某一小节的学习完成后,施行教学回溯,特別是对具备关联性的知识辅以比照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与差别。这一比照教学能够使学生对概念、知识等具备尤为精准的认识,还可以使学生在加以解题期间,防范因为概念弄混而引发错误。

比如,-a3的底数即_____,指数即_____。错误:底数即-a,指数即3。正确:底数即a,指数即3。

学生产生错误即未把握幂的概念,幂即经由底数及指数构成,即an,a还能够即整式。教师应借助(-a)3与这一题加以比照,提升学生对幂概念的把握。具备概念认识方面的偏差而引发错误即要加以防范的,教师应在辅以教学期间适宜予以突出,进而改良学生在认识方面的偏差。

2.训练在学生进行思考期间的审慎性

学生可以自己对某类问题予以解决,但是,许多题目在辅以解决期间,应对题目之中的条件施行调研,不一致条件之中会收获不一致的回答。这即归类探讨概念的运用,这一种类的问题在初中阶段数学题目之中尤为大量。对于这一题目,学生一般仅顾虑到普通的状况,对题目之中隐藏的条件未辅以发掘,且对其余关键的条件也未予以探讨。漏解得以引发,即因为学生的思考缺少审慎性。所以,教师在施行教学期间,应对学生的这一技能予以增强,特别是应借助各类经典题目以训练学生归类探讨的概念,使学生在予以解答期间,更为审慎,概念更为明晰。

比如,等腰三角形某一边即6,周长即14,其面积即。依据周长即15与等腰三角形两大条件,学生施行探讨,借助调研,学生知晓这一三角形各边即6、6、2或是4、4、6,再依据三角形面积式子辅以测算。然而,学生一般会忽略某一状况,在腰长即4后,底边即6,4+4>6可以组成一大三角形,学生的思索即暂停,未顾虑到腰长即6的状况,这即学生思索不够审慎的凸显。教师碰到这一问题后,应科学予以调研,引领学生对各类状况辅以科学的思索。如此,才可以训练学生思考的审慎性,以增强学生的解题技能。

3.认真对学生的课余练习辅以修正

在对学生各类解题错误辅以改正期间,教师要对题目教学方式辅以改良,比如,认真对学生的课余练习辅以休正,告知学生练习之中的各类问题。如此,不单能够使学生稳固牢记,在教师的引领之下,学生也能够立即知晓自身思考与知识把握等方面的疏忽。学生在练习之中会产生各类问题,教师在对这类练习辅以修正期间,要对教学与引领方式予以科学地选取,不应太过责骂学生,而应引领其搜寻自身的问题,并激励其认真加以改良。如此,才不会伤害到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够为学生辅以积极向上的助推力,使其持续健全自己的解题技能。

比如,某一直角三角形之中两大边即AC即6cm,BC即8cm,把AC顺∠CAB之中的角平分线即AD辅以折叠,让其落至AB之中,与AE加以重叠,CD的长度即。部分学生在施行解题期间,会将ABC这一三角形当作等腰三角形,指出了AD即BC之中的垂直平分线,BD即4。将ABD这一三角形当作等腰三角形,BE即5。教师在对练习辅以修正期间,找出这一问题后应立即予以引导,使学生思索自身的解题方法准确与否。在学生知晓自身的错误后,对这一问题就会稳固牢记。借助教师予以的指引,学生可以逐步找出这一问题准确的解题方法。这一练习教学引导的进程,不单可以让学生对自身的问题稳固牢记,还可以收获较优的成效。

三、结束语

在对数学题目辅以解答期间,应审慎与全方位,不可以“丢解”,也不可以“多解”,在很多题目之中,时常会具备许多陷阱,进而考量学生自身的审慎性。所以,教师在辅以教学期间,应借助易错题当作示例,以辅助学生产生仔细、全方位考量问题的习惯,并提升学生对题目全方位且审慎的调研技能。

参考文献:

[1]安丽雅.浅谈初中数学“易错题”的有效利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1):34.

[2]韩忠军.小学数学易错题的出错原因与解决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3):119-122.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探究新课改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创新
关注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探微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