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福琴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在议论:现在的孩子不喜欢朗读,不少读得不错的同学在课堂上不愿举手朗读,有的同学基本不张口,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胆小害羞,无论教师怎么启发、鼓励,声音总是放不开,有的同学读书时东张西望,有口无心,不是添字就是漏字……种种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已成为小学语文教改的焦点,要提高朗读能力,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创设优美情境,诱发朗读激情
情境的创设,是诱发朗读激情的主旋律。创设一定的情境,能拓宽学生的视,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他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被动到主动参与,从而热爱朗读。
如在教《草原》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便播放腾格尔的《草原,》,同时播放课文相关的视频。这样一来,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了那广阔无边、蓝天碧野的大草原。这时随机导入:“今天,我们就和作者老舍先生一块儿去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教师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用生动的语言介绍陈巴尔虎旗的情况:“陈巴尔虎旗是个天然牧场,方圆几百里,那儿土壤肥沃、牧草茂密、野花芳香、湖泊晶莹,像蓝宝石镶嵌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这样的导入,以美的氛围,一下子就唤起学生对美丽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为学习课文,打下了感情基础,从而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
不光如此,情境导入更能牢牢地抓住孩子的心,表达最真的情。如在《再见了,亲人!》一文的教学中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刚才你们讲的只是他们8年相处的点点滴滴。这样的故事就是讲上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呐,不如把你们刚才讲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用你们的心去歌颂他们(播放课件:大娘的照片)。看,这就是当年《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75岁的李大娘和战士张喜武挥泪告别的情境。此情此景,深深地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谁想和大娘诵别?(生读)师:你的诵别含着深情,可是年迈的大娘怎么忍心就此和亲人志愿军分手呢?我们只好请求她停步。谁来请求大娘?(生读)师:就是这样请求,大娘也没有停下送别的脚步,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只好恳求大娘,谁来恳求?(生读)师:可是,大娘的脚步仍然没有停住,为了让大娘回家休息,万般无奈,我们的战士只好哀求她。谁来哀求?(生读)师:你们不断地哀求大娘,可大娘还是不回去,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用军人的口气命令她。一起来!(齐读)这命令中也有不忍,命令中也含着深情,这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情感啊!现在,你想怎样对大娘诵别就怎样对大娘送别吧!(自由读)这样的导读,不但使孩子们读书的热情高涨,还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充分表达了内心的感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范读引路,唤起情感共鸣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语文课堂上教师起着示范作用的朗读。它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语文老师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体现出教师的朗读技巧。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能成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最神圣的,他们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是说话的语气,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老师的一段情真意切的示范朗读,往往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范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紧紧地把握住課文的感情基调,把小女孩擦火柴前的犹豫,擦亮火柴时的惊喜,看见大火炉时的满足,以及火柴灭了之后的失望充分表现出来。读出了小女孩内心渴望的美好和现实的严酷。范读结束,掌声骤然响起。孩子们彻底被感染了:他们不仅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还感受到她曾经的幸福,有的学生被感动的眼泪汪汪;有的说:“老师,您为什么读得那么感人?听了范读,这位小女孩就仿佛出现在我的面前,看到了她的神态和模样,也真正了解了她的痛苦和‘幸福。我也想试一试!”“我也想读!”……孩子们纷纷举起手来,显然,朗读的欲望被诱发了。又如在教《凡卡》一课时,我又范读了描述凡卡非人生活的第八自然段让学生想像,学生的发言又一次证明了范读的好处:“老师,我看到凡卡脸上流着血。”“老师,我看到了老板娘冷漠的眼光。”“老师,我看到了伙计们得意样子。”……的确,教学中老师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浅析、生动、形象化的语言去范读,哪怕只是一段,甚至一句,有意识地让学生想像,对学生想像力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有感染力的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不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还能在活跃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指导他们用快速、讨好、凶声凶气的语调表现狼的狡猾、伪善、凶恶;用和蔼、轻声轻语的语调,表现老山羊的善良、勇敢、聪明与冷静。由于有了表现的机会,他们都十分乐意朗读,因此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
四、采用激励性评价
我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听老师的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时,我常常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表扬语言来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如“你读的太好了,老师也比不上你!”“你的声音真响亮,但如果能流利一些就更好了。”“你读得挺有感情的,我深深地被你感动了!”……
通过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朗读兴趣提高了不少,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课文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