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程
平川位于宾川县境内,一天清晨我踏上了探访平川杨氏宗祠的行程。
沿着巷道,缓缓前行,冷风带起的花香,一阵阵向我袭来,忽而撩起的莫名思绪,也随了微风的起伏,在心间一点一点荡漾开来,惹得人一阵悸动。如果要细细咂摸这煞费心神的悸动,大约就是花香里所蕴含的平川那宁静、散漫、温馨和历史悠久的气息。
我对杨氏宗祠充满了无数美妙的幻想,如此众多的民国名人题刻荟萃一堂,不仅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世界,还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云南近现代风云变幻的历史,见证了云南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堪称文化瑰宝。我想,这一定是非常气派壮观的地方,原就想去的心思又凭空增加了几分。
事实上,那天早晨,当我站在它面前,透过金色的阳光,看到的只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与它亲密接触后,我感觉这真是一座令人惊奇的老房子,它一进二院,集砖块、石、土、木为一体,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优美协调,施工技艺精湛。奇怪的是,当现实与幻想有较大出入时,我并未有任何失落,反而那众多的名人题刻却让我十分着迷。往后,我沿着那些题刻的脉络去想象杨氏宗祠辉煌的历史,在那些题刻间漫游和沉迷的同时,一切与宗祠有关的都变得妙曼多姿起来。
这座藏在深山中的杨氏宗祠,建于民国十九年,于民国二十五年竣工。由盘谷村人,民国时期中将杨如轩在1929年其母寿享百岁时,报请国民政府所建。建成后,整个建筑由祠堂、东西厢房、过厅、百岁亭、大照壁等部分组成,祠堂前东西两侧建有百岁坊、节孝坊,以及表示饮水思源的“寿泉”。
我们知道,宗祠是中国血亲传统所特有的产物,也称家庙、宗庙、祖祠、祠堂,是从前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还兼有尊贤、敬神的功能,是一个家族的象征。因此,以“孝”为目的建造,汇集民国政要、文化名流题刻荟萃的杨氏宗祠。在至今将近九十年的时光里,虽饱经岁月沧桑,然其丰富的文化价值却依旧绽放着独特的光芒,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注目,它们所蕴含的文化艺术价值也使整座宗祠神圣起来。
我们来到杨氏宗祠门前,迎面就是一方瓦盖双层出角,正中开“品”字形三大圆孔的大照壁。这方照壁开孔的情形,让我有些惊愕。要知道,按中国传统建筑规范,照壁不能开孔,可杨氏宗祠的照壁却开了三个孔洞。经过一番询问,我才知晓,原来出过“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捍蔽如盾,防守如城”的将军可以开孔。杨如轩是中将,所以照壁开孔。
穿过大门,踏入宗祠第一院,跃入眼帘的就是一座石构的八角攒尖顶亭阁建筑——百岁亭。它是一个全是石头的建筑作品,包括石柱、石梁、石亭盖、石基座等等。远远望去,方正端严,令人惊叹不已。这个用材巨大,榫卯相扣,垒砌坚固,工艺精湛的建筑,其实是杨氏宗祠最精彩、最壮美的地方,也是文化艺术价值最丰富厚重的地方。
民国时期各界名人题刻也主要就集中在这儿。石亭阁门镌刻“百岁亭”三字。亭心的方形柱体上,刻有袁嘉谷撰写的《百岁亭记》及陈曾寿、伊立勋、李宣龚、王有兰撰写的碑文。亭盖下的石梁、石柱刻袁嘉谷、任可澄、吴良桐、李根源、陈荣昌、吴绍璘等人题写的匾联。亭的基座上,三面均有蒙文、藏文、梵文题刻,附有陈荣昌的识跋。石柱下的抱鼓石上,还雕有精美的狮形图案。
走近后,我着魔似地绕着这个精美的石建筑,一圈一圈慢慢踱步,细看那些目不暇接的名人题刻。看着看着,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生动多彩的艺术世界,处于一个能与诸位大师近距离对话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有些欢喜,也不禁有些紧张。我想说的是,用什么语言也难以描述当时我复杂多变的感觉。这简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眼前的石亭好似有了生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加富有生命力。我看着这座石亭,好像悟出了一些道理,触嗅到了另一个境界的色彩与芬芳。我在看那些题刻的时候,还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有实实在在的广博的气息向我涌来。我知道,那是题刻所蕴含的最深邃、最纯正、最博大的精神气息。
绕过百岁亭,来到过厅门口,我抬头就看见蔡元培和章炳麟题写的“神州人瑞”“富媼昭明”两块石刻,分别镶嵌在门梁和门额上。进入过厅,就踏入了宗祠的第二院,这儿是三开间二层的硬山顶建筑,它除了左右山墙两侧内部立有于佑任撰写的《杨太夫人百岁建坊纪念碑》和陈荣昌撰写的《杨太夫人建坊歌》碑刻外,还刚好是整个宗祠的中间部分,前是百岁亭,后是祠堂,左右两侧是厢房。其中,祠堂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相对较高,看起来威严庄重。左右厢房则各七间二层,建筑和祠堂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隔层的设计使其看似更为狭长。
当我将这个四合院的外形粗粗打量一番后,又以过厅为始,在祠堂、厢房间来回慢慢游走、穿梭,开始一点一点“阅读”杨氏宗祠的细节。青瓦屋顶、青砖地板、青石台阶、白灰墙壁、雕花木门、梁柱斗拱、雕花镂空窗、“金包银”墀墙、水墨山水画、彩绘等等,全都保持特有的宗祠气质,精致、庄严、肃穆、协调,它们相互渗透、相互映照,浑然一体,繁复华丽,宛若天成,一同构成了杨氏宗祠的“大形”。阳光洒在它们上面,好似隐隐泛着五彩斑斓的色彩,让整个宗祠熠熠生辉,精彩至极,气势非凡。
当我从那些精美的细节中晃过神来,环顾院子一周,又看见在院子不同位置还搁置着一些残缺的石柱。它们或立着,或躺着,见此情景,我的心头忽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忧伤。这些残缺的石柱,大约就是百岁坊和节孝坊上的构件,只是现在,它们用一种与整个环境不太和谐的方式,静静地躺在这儿,默不作声。不,它们并未沉默,它们身上那些清晰可见的名人题刻,依旧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仍然用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在向后人缓缓述说它们辉煌过去和悲壮的现在。
院中还有树龄已近百年,至今还枝繁叶茂的铁树和丹桂各一株。年复一年,冬去春来,它们不停生长,不断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杨氏宗祠的过去、现在。看着它们的生长环境,我甚至有点儿羡慕,羡慕它们亲历了那段历史,羡慕它们在一种深厚光辉的文化艺术环境中慢慢成长,这种感觉是多么的奇妙。
从杨氏宗祠的文化艺术世界中走出来,我的身体又进入了“寿泉”这个神奇、自然、富有生命的世界。这个位于杨氏宗祠东北角,掩映在古树林荫中,为杨氏宗祠的组成部分的寿泉,原称“菊水”。泉水自北山脚石岩中涌出,冬暖夏凉,乡人饮之高寿。修建杨氏宗祠时,杨氏因地制宜,将泉涌之处修建一新,并命名为“寿泉”。
整个寿泉,以泉眼为中心,分上、中、下阶梯布局。上泉最小,以半六角形石栏围置;中泉最大,为条石镶嵌方形水池;下泉为三个大小相等的水池。三泉之水依次作取飲、洗菜及牲畜饮水之用,巧妙的设计不仅方便村民汲水而且不污染水源。寿泉旁建有一亭,寿泉上方怪石嶙峋,上有伊立熏、章炳麟和于右任的题刻。碧水、亭台、怪石、题刻相映成趣,构成了一组优美的江南水乡的画卷。这种与杨氏宗祠外在分离,内在联系却密不可分的布局,就建筑美学而言,它把肃穆的宗祠气氛与闲适的园林风格融为一体,别具一格,浑然天成。
那天,我们走进杨氏宗祠,发现了这里文化的光辉,来到这里去感受历史文化内涵。不得不承认,我在杨氏宗祠可谓大开眼界,既看到了其中的建筑特色,又领略了其中集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为一体的境界。也许,因为有了这一切,我们才更加明白杨氏宗祠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影响。
离开的时候,太阳刚好高挂在头顶,阳光慵懒的倾洒在身上,很温柔,也很舒服。刚要转身,我又忍不住向杨氏宗祠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那一刻,我才发现自己对杨氏宗祠的认知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我所了解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这里所“隐藏”的建筑精髓和文化艺术的秘密,还需花大量时间去慢慢发掘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