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拉
互联网公司利用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用户的衣食住行、家庭职业等进行统计分析,能够精准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数据画像”,据此提供精准服务,这无疑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可是,这种分析能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互联网公司将信息的搜集能力用偏了,擅自将用户信息用于商业交易,甚至用于商业诈骗,这种所谓的“便利”,就走向了精准服务的反面。
依托大数据,分析用户消费习惯,给用户的消费行为打上标签,继而有针对性地推送商业信息,这被称为“精准营销”。精准推送为网上消费带来了便捷,也给不法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有些知名移动平台利用用户信息定向发布虚假广告,诱导用户消费。
“作为一个年轻妈妈,我经常上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给孩子买日用品。最近發现,每次点开这些购物App,首页上总会弹出不少婴儿用品的广告。”北京某外企员工张某说,“这种主动向客户推荐商品的做法,让人又惊喜又担心。惊喜的是,不少商品正是我想上网找的,网站主动推荐过来,省去了我反复搜索的麻烦;担心的是,网站通过我的购物记录掌握了我的消费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坏人利用了,我该怎么办?”
28岁的李某在上海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喜欢浏览微博获取信息。可最近她碰上了麻烦事:“我发现微博常常给我推送一些婚恋广告,推荐的对象都是年轻、会做饭、事业有成的帅哥、白领,有时还会附带一张很阳光的照片,个个完美得不行。不知道这是通过注册微博时提供的个人信息发现了我的婚姻状况,还是因为我搜索过和情感相关的关键词。这种没头没脑的推送,真让人受不了。”
精准营销能为生活带来便捷。比如,根据你的听歌记录,网易云音乐会主动推送你偏爱的歌曲,产生的个人年度音乐报告让你感到贴心。根据你的点餐记录,大众点评能精确推送你喜欢的美食选项,精心推荐的美味让你大饱口福。这些商业App以大数据为依托,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减少了人们上网搜索的麻烦。可是,精准营销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甚至有些知名移动平台也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定向发布虚假广告,诱导人们购物消费,以致吃亏上当。
精准营销,贴心服务难“贴心”。某大型网络购物网安全部负责人介绍,商业移动平台依托大数据掌握的用户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住址、消费习惯、联系电话等,几乎可以准确地给用户画像。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向用户精准推送商业信息、商业广告的做法如何监管,缺少具体规定。很多移动平台虽然也知道这没有法律依据或者涉嫌侵权,但因为缺少具体规定,处罚也不到位,也就大着胆子放开去干了。
而据调查,目前这种网络“黑灰产业”的年产值已达千亿元之多,很多黑灰产业从业者利用大数据的能力超过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能精准获取数据,进行精确推送,甚至实施诱导消费,坑骗消费者。
调查显示,目前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高达96.6%的安卓应用会获取用户手机隐私权限,而ios应用的这一数据也高达69.3%。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有近90%的人认为手机App存在过度采集个人信息,近80%的人认为手机App上的个人信息不安全,70%以上的人认为网络平台在尊重和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做得不好。大部分App在下载安装时都会被要求开通多项权限,包括使用电话、使用位置、使用通讯录等。
在你下载安装一款App的几分钟空当,数千字的用户协议隐蔽在你的手机屏幕窗口里,根本没人会逐字逐句地细读。2018年初支付宝发布年度账单营销,就因为替用户默认勾选“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而遭到批评。根据这份协议,用户将允许支付宝收集用户的征信信息,并且允许支付宝将其提供给第三方机构。这种替用户做决定的‘默认勾选,在很多网站都存在。
大数据的信息搜集实际上模糊了商业信息与个人隐私的边界。当你完成一次消费支付,你可以把它视为个人隐私,但这同时也是服务商的一次服务过程,是经营记录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商业大数据与个人隐私是交叉的。但截至目前,大数据的边界并不明确,哪些信息类型可以被互联网平台搜集和提供给第三方?哪些情况下将被视为侵犯用户隐私?立法与执法环节都还未能跟上商业环境的新变化,当务之急是尽快从法律上明确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在判断手机App是否过度申请权限时,用户也要结合自己的需求做出判断。假如一个非常简单的工具类App如手电筒、小游戏要获取较多权限,就可以把较敏感的权限如联系人、定位等关了。如果在安装时被迫选择授权,弥补措施是安装后及时关闭相应的权限,尽可能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手机App越界获取个人信息已成为网络诈骗的主要源头。应尽快从法律上明确大数据与个人隐私的界限,为保护用户个人信息提供法律支持。
进入触屏时代,隐私问题就没离开过人们的视线。麦克风、相机、相册、位置传感器、语音识别、多媒体账号。曾有机构做过实验,结果发现,当消费者在网上叫一份外卖或订一张电影票时,最多会泄露53项隐私数据,其中有15项是用户自发提供的,另有38项是应用开发商得到授权后能够自行收集的。在互联网公司这种强大的搜集能力面前,每个人几乎成了“透明人”:电商了解你的消费需求,专车清楚你每天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你的财产变动,甚至连外卖商家都清楚你最喜欢吃什么菜。个人的健康状况、通信住址、手机电话、银行交易等各类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收集、存储在网络空间。
互联网公司正确使用自己的搜集能力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许多便利,但如果互联网公司擅自将用户信息用于商业交易,甚至用于商业诈骗,就走向了精准服务的反面,消费者的隐私就会被泄露,各种权益就会受到损害。也正因此,精准推送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就需要互联网公司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国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思维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更多的发生在不同观点的对碰中,就像听一场辩论赛,如果只是听正方论述,你会越来越相信正方的观点,完全丧失了怀疑的精神,我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科技福利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既充满了对信息的渴求,又容易迷失在纷杂海量的数据森林里,害怕错过,于是变得慌不择食,结果是消化不良;求助于精准推送,结果是营养单一,同样不利于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网络终端的多元化,我们的生活从现实生活逐渐走向线下线上结合的二元生活。在网络世界中,我们从事的一切网络行为,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网络购物等,都被网络服务商抓取与挖掘,形成“数据痕迹”,堪称“大数据”。目前,许多推送类广告是基于用户浏览器中cookie搜集的信息来完成的,比如通过cookie可以追踪了解到用户访问的网页、用户购买习惯,然后据此给用户推荐类似商品。这种推荐只是根据用户浅显的网络行为进行的,让广告跟用户的性别、网络行为等做了简单的关联,谈不上精准。也正因如此,这种推送一定是粗糙的,必然引起争议。真正的精准营销是以消费者知情为前提、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要挖掘并满足用户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只考虑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信息精确是基础。实施精准营销需要以事实为依据,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投放精准是核心。精准投放是建立在精确信息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细分,再根据市场的细分有效组织资源,实现消费者和资源的精准匹配。
管理精细是保障。精准营销中的精细管理是要确保精准营销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一个全面、灵活、可定义、可灵活拖拽的流程设计,满足各类场景需求。
当然,任何精准推送都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隐私权。如果既做不到精准又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其给用户推送就是无关的垃圾信息。这样的推送必然得不偿失,最终招致用户反感甚至用户流失。
大数据时代应更加注重隐私保护。在开放互联网的平台上,用户在享受大数据带来便利的同时,一定会把“保护信息”看得与“享受便利”同等重要。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要保持头脑清醒。很多所谓的新商业模式其实都暗藏陷阱,让人不得不小心。
一旦视野被限制住了,我们的创新也就不复存在了。我们享受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去接触那些反感厌恶的东西,时间久了天真地以为世界就如同自己想象的一样。未来的一天,甚至大数据开始精准地推送朋友,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圈子里,永远接触自己熟悉的东西,失去所有的创造能力,那个时候我们就真的完全被数据操控了。
有人说,大数据只是推送,又没强迫你去买或是限制你去看别的商品、别的书。但是,视野中你没有的东西,你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你如何去关注呢?是因为你曾经不知道它的存在,并不是不感兴趣,但在这个时代你却失去了接触到它的机会。人生的乐趣在于随机性,失去了随机性,一切都被程序和数据操纵便失去了它的乐趣。
应当明确,用户在网站注册、浏览网页、网上消费等留下的上网痕迹是一种个人资源,广义上都属于个人隐私,是否允许被商业网站使用,应当由用户自己决定。商业平台要规范管理这些信息,防止滥用;如果用户因其管理不善受到损失,这些平台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应尽快从立法、监管层面着手,为精准推送设定更明确的边界。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实现引导、防范、打击“三位一体”,让违规者处处碰壁,真正让科技进步为人们的生活增便利、添安心。执法部门应改变执法方式,主动出击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管,并制定相应考核机制,对明显不作为行为给予行政处罚。互联网公司在分享互联网技术红利的同时,不能忘了技术发展的初衷。不能忘记相应的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须知无视法律法规、缺失社会责任,终究会作茧自缚。只有那些尊重个人隐私、保护个人信息的企业,才会赢得用户的支持。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搜集到消费者信息时要做到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网络平台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篡改,不泄露,不毁损,不出售,不非法向他人提供,这是本来就该承担的义务。
同时,单纯依靠行政监管并不能充分保障个人隐私,很多消费者信息保护意识淡薄,认为接到几个推销电话、收到几条垃圾短信没什么。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才能在源头上有效避免个人信息泄露,进而压缩个人信息非法利用空间。
为避免被不法平台精准诱导或精准诈骗,用户上网时不要轻易使用已实名注册的账号登录不熟悉的新应用,不要因为有优惠而轻易点开陌生链接,注意保护自己的账户信息安全和上网行为信息的私密性,发现有侵犯隐私嫌疑时要果断举报和申诉。消费者在浏览网页、上网购物过程中,遇到需要提供确认、授权的场景时,多留一个心眼,多问几个为什么。当互联网平台提出不合理的个人隐私请求时,堅决予以拒绝。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睁大眼睛,认清一些商业平台的“鬼把戏”,释放信息保护的正能量,让他们不敢在滥用个人隐私上动歪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