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9日2时2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五号卫星。这是世界首颗实现对大气和陆地综合观测的全谱段高光谱卫星,也是我国光谱分辨率最高的卫星。高分五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我国实现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能力的重要标志,将满足环境综合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对掌握高光谱遥感信息资源自主权、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5月7日,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对古老岩石的分析,找到了地球公转轨道40.5万年周期循环假设的首个物理证据。岩石样本所包含的地球磁场极性反转记录和同位素测定分析表明,地球公转轨道存在着40.5万年的周期性循环,从恐龙兴起之前的数亿年至今,这个周期一直保持稳定。
2018年4月2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布,“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于近日得到国际认证,这是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新发现的脉冲星J0318+0253自转周期5.19毫秒,根据色散估算距离地球约4 000光年,由FAST使用超宽带接收机进行一小时跟踪观测发现,是至今发现的射电流量最弱的高能毫秒脉冲星之一。
2018年4月25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在南海北部陆坡东沙西南海域顺利完成试验性应用第一潜。近底调查26小时、航程84千米。从24日6时55分入水,“潜龙三号”不到半小时抵达海底,开始航行作业,到25日9时18分结束航行,9时56分浮出水面,“潜龙三号”带回了数千张拍自水下1 400米左右的海底照片,看到了比较丰富的深海生物、斑状菌席和疑似冷泉碳酸盐岩,并探测到近底水体存在甲烷浓度异常。
2018年4月26日,芬兰阿尔托大学物理学家米卡·西兰帕的团队和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洪孙坤(音译)团队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且纠缠时间更长。让这些特制结构发生纠缠,意味着距离实现量子互联网更近了一步。而量子互联网一旦建成,可让量子计算机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不可破解的通信。
2018年4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消息称,由中国科学家主导的“3 01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日前结出硕果。通过剖析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这一研究的重大成果将提升全球水稻基因组研究和分子育种水平,加快优质、广适、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据项目负责人、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黎志康介绍,这3 010份水稻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了全球78万份水稻种质资源约95%的遗传多样性。
在一块芯片上不仅能发出光,还能同时接收光,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2017年5月12日。南京邮电大学王永进教授发现了量子阱二极管发光和探测共存的物理现象。根据这一发现,王永进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全双工可见光通信、光互联、类脑和物联网等不同种类的电子芯片。证明“量子阱二极管光发射和光探测共存”的物理现象普遍存在,为世界首创。
2018年5月10日,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培养皿中使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胰岛贝塔细胞,发现一种化合物IBR D9可激活维生素D受体,让某些具有抗炎功能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强,从而提高胰岛贝塔细胞的存活率。激活维生素D受体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胰岛贝塔细胞,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