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行
学习心理障碍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引起教育界、心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所谓心理障碍,是指智力发育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由异常心理引起的不利于学习的心理现象,如注意力涣散、理解力欠缺、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想像力贫乏等等。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然而对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而言,偏重于逻辑思维的数学学习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因而更容易在学习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一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佳,往往不是在教学或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而是出现了心理障碍。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分析、研究和解决现实的学习心理障碍,是积极、科学地完成好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有四类。
一、心理动力机制方面的障碍
1.目的不明。通常是指一部分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种目的不明的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各门功课的学习均缺乏目的性,例如有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存在“家长让我来上学,我不能不来”的思想,对上学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必要的认识。另一种是仅对数学学习目的不明,对数学研究学了有什么用处不清楚。这两类学生对学习都缺乏应有的动力和热情,因而普遍成绩较差。
2.兴趣不足。有些小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数学课缺乏或失去兴趣。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严重不适应课堂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讲,甚至是想听听不进去。他们对室外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对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数学则提不起兴趣,一进教室就“蔫”了。迷上课堂以外的东西,比如打电子游戏。刚开始时,还会因为想到浪费了学习时间而后悔,但又想到听课的难度时,就想避。如此想法的交替,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让学生产生失眠、焦虑、厌食、最终失去学习兴趣。二是对逻辑思维又畏惧心理。“怕”数学课,尤“怕”计算。三是原先也曾对数学有过一些兴趣,后因成绩不好等原因渐渐失去了兴趣。这三类学生的共同表现往往为:不喜欢数学课;不喜欢数学老师;懒于思考和回答问题;很少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觉得学数学“苦不堪言”。他们虽在学生中只占少数,但在教师教学中却无疑是重点对象。
3.情绪不稳。由于年龄较小,心理不成熟等客观因素,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学习的成功可以使他们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学习的失败,又可以使他们垂头丧气,甚至掉下眼泪。随着各种生活体验的增多,他们可以学会越来越理智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但是,学习情绪反应过强、变化过快,则不能视为一种正常的情况,它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前文说到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的想象,往往就与情绪过分激烈和迅速的波动有关。
二、能力系统方面的障碍
1.阅读和理解困难。主要特征是阅读能力显著落后,并且不能以智力、视力存在问题或教育不好来解释。这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低于其年龄和智商水平,尤其是在阅读应用题时,常表现出乎寻常的困难:有的不能正确辨认字词,将字形或语义相近的字词弄混;有的朗读能力差,难以将一道题目完整和正确的读出来,但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有的无法从上下文中获取有助于理解的信息,如甲、乙、丙三人共有380元,其中甲有140元,乙、丙同样多,问甲、乙、丙各有多少元?无法从“同样多”中获得信息。难以全面了解题目的要求。
2.运算困难。这类学生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没有多数同学好,常难以对数字进行正确排列和运算,心算能力尤差;缺乏明显的空间知觉能力,不能辨别上下、左右的概念:“怕”学数学,进而对基本数学知识、原理、方法的掌握上也显得明显落后,学习成绩显著低于其智力水平应达到的水平。
3.推理困难。主要表现为思维和概括能力不足,在逻辑思维方面明显落后于同龄和智力相当的其他学生。
4.数字书写困难。这类学生书写数字特别慢,字迹歪歪扭扭、不清楚、不正规,字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算式对不齐。造成数字错位,把题算错,如不及时纠正,这种数字书写困难的现象甚至可能会持续终生。
5.记忆障碍。常常不能记住所学内容,尤其记不清数字,忘得很快。
三、意志过程方面的障碍
有意志过程方面障碍的小学生,与前两类学生的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对学习目的有一定的了解,数学学习能力上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困难,他们缺乏的是同龄少年儿童应具有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1.注意缺陷。注意缺陷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危害相当严重。注意缺陷也是儿童多动症的三大症状之一。以往家长和老师们对多动症的认识,往往偏重于多动和冲动方面的表现,而对注意缺陷方面关注较少。其实,多动症患儿的症状常常更多地表现在注意缺陷方面。
2.意志不坚。一部分意志品质比较消极、比较脆弱的小学生经常表现为对学习行为的抑制或拒绝,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独立性、坚持性、果断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比较差。而作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本身比较枯燥而又必须学好的东西是不可避免的学习中会遇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意志太薄弱是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
四、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指人长期从事一些单调、机械的学习或其他活动,伴随着机体生理变化,中枢局部神经由于持续紧张而出现抑制,致使人对学习或其他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明显降低,直至产生厌倦情绪的状态。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往往来自于以下两个方面:
1.客观上负担过重。产生生理疲劳的重要原因是精神紧张和学习过量。当前,一部分家长受“望子成龙”思想的影响,不科学地加重孩子的负担,一部分学校和教师不适当地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导致心理疲劳的重要因素。
2.主观上学习方法不科学。心理疲劳的另一个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不科学。有的同学很刻苦、很勤奋,但成绩不好,他们读死书,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心理上得不到应有的调节;临到考试,机械地背书、背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平时大量搞题海战术,不去分析,不会综合,结果心理疲劳,思维迟钝。
我认为,消除学习心理障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其一,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着力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概念以及其他数学能力,不消除心理障礙就难以学好数学。其二,小学数学教学应与其他课程一道,培育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孩子们去不断地学习和认知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打开大门,不消除心理障碍就难以培养好这些学习习惯和能力。其三,小学数学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兴趣、意志、思维等心理品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