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
【摘 要】
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引导,利于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强化识记,成为快乐的学习者。本文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出发,阐述学案导读、笔记运用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激活学生学习认知思维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生 思考 快乐
“学而不思则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认知发展需要制定差异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能使得他们主动在自由快乐的思考中丰富认知情感,给他们更多的自我思考和深度探知的机会。缺少思考的语文课堂,必然会是死水一潭,必然会是鹦鹉学舌,只能会是邯郸学步。跳出人云亦云的格局,多给学生相应的自由思考机会,让他们在跳起来摘果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快乐,分享劳动果实,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学案导读,发现疑虑
关注学生的课前预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能使得他们在主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探知。学案导读,让学生由依赖讲学的听讲者向主动思考者转变。正是有了学生的自我发现,才能使得他们对文本有更多的深刻感思,才使得学生对课文有更多的认知。
学案导读,能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索问题中发现更多的认知疑点。如在《三打白骨精》阅读教学中,结合学生对故事内容比较了解的情况,不妨设置如下的思考题目:(1)孙悟空为何要消灭白骨精?(2)孙悟空前两次为何没有打死白骨精?(3)通过三打白骨精,你有怎样的认识?这些问题的引导,能够让学生从相应的理解感思中找到更多的表达思考切入点,能够使得学生在深入自我研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很多同学从导学案中主动查漏补缺,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主动提出相应的观点,能够从相关的语言运用中发现更多的疑难问题。结合学生的认知疑难不同,可多给学生相应的自我收集整理的机会,引导他们从相关的语句中探索前后语境、重点词汇等,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自我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深化感知。
突出学案运用,能够使得学生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找到更多的运用基点,便于他们在深入研读中发现更多的精彩。遵从学生的理解感差异,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让他们在主动对照和深入研读中发现问题,利于他们真正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研读。
二、笔记圈划,探索因果
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多给学生相应的自我思索的机会,能使得他们在主动探索前因后果的过程中深化感知。笔记圈划,让课程资源更有重点,便于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思考探索中获得更多深度感知,使学生在不断探索文本的过程中形成多样化感思,而非被老师讲解和教参解读牵着“鼻子”走。
学生笔记圈划,就是其自我深度思考的重要表现形式,能使得他们享有更多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指出哪些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是请学生自己运用笔记圈划的形式整理出相应的内容。有的同学摘录了“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并做了如下的注释: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母亲的轻重,也为下文的进一步描写奠定了基础。有的同学摘录了“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认为此处的“重的担子”不仅仅是指肩膀上挑的担子,更是日常生活中的重担,让母亲为自己以及整个家庭付出了那么多,让自己感受一种愧疚,等等。
这些笔记圈划,让学生在深度阅读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感思,能使得他们在主动强化理解感知中深化表达运用。正是有了学生的自我探索,才使得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更有深度和广度。
三、小组讨论,自由沟通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多给他们相应的自由深思和主动交流的机会,定能使得课堂更有人文性和趣味性。小组讨论运用,让学生将自由思考主动予以陈述,能帮助他们在不断强化识记中产生更多异议,充分激活他们的思维灵感。
多给学生小组讨论的机会,利于学生在彼此交谈中获得深度感知与真实体验。如在《爱如茉莉》教学中,可建议学生从文章的题目入手,鼓励他们就“为什么妈妈不想让爸爸知道自己生病”和“爸爸是怎样发现妈妈生病的”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从相应的互动交流中挖掘相应的语言表达内容。很多同学从爸爸妈妈的彼此心照不宣中找出了一定的灵感,认为这是妈妈爱着爸爸,而爸爸更爱妈妈,这是构成了和睦家庭的重要基石。有的同學认为这是作者的托物言志,想借助爸爸给妈妈送她最喜欢的茉莉来表达爱的真谛,让人觉得原来爱并非是就是所谓的轰轰烈烈,相反,从小事中也能察觉出不一般的爱,这种爱如同茉莉,是如此的清香,更让人永远难忘……
借助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沟通,能使得学生在主动参与互动探讨中挖掘深层次内涵意义,利于他们从中发现更多的精彩。多给学生建言献策的机会,引导他们主动倾诉自己的意见,让他们在深入表达和主动沟通中丰富认知思维情感。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主动说出自己的丰富感思,增强语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由此可见,创设和谐学习情境,在学生“欲言又止,想说又停”的时候多予以指导,帮助他们在主动、自由思考中感受文本的精彩,获得深度感悟,使得课堂教学富有生机活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快乐地学习。唯有让学生成为快乐的思考者,语文课堂才更有趣味,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
【参考文献】
【1】孙秀华.语文阅读教学的四个注意【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4(06)
【2】张宏杰.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38)
【3】刘向华.多维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