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津
【摘要】自信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它来自获得成功经验之时。自信心在幼儿的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建立自信心,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培养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身为父母的我们经常有很多的担心,担心孩子受伤,担心孩子捣乱,担心孩子不够聪明,担心孩子长得太快,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 因此导致很多时候父母很担心,很焦虑,很累!孩子需要我们如此细致的照顾吗?我们的焦虑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吗?
镜头一:一位2岁的男孩坐在餐桌旁,他的妈妈正在喂他吃面条。男孩子想要自己吃,抢过勺子尝试把面条送进自己的嘴里。妈妈担心他把面条弄到碗外面去,又怕孩子弄脏衣服和嘴脸,一把夺过孩子手中的勺子。于是,孩子生气了不肯吃,妈妈怕孩子饿着,变着花样哄孩子吃。吃饭变成了孩子威胁大人的武器之一。
同樣是一位2岁的男孩坐在餐桌旁,自己手拿着勺子用很笨拙的动作把面条往嘴巴里送。他一边吃还一边玩着长长的面条,虽然吃得满桌、满地、满身都是面条和汤汁,可是他吃得很开心。妈妈只是在旁提醒并微笑地鼓励孩子。
2岁左右的婴幼儿是手部肌肉发展、手眼协调发展的关键期。前一位妈妈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白白失去了孩子锻炼发展的机会;后一位妈妈很好地抓住了发展的关键期,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妈妈的不同做法和态度,直接导致孩子的不同表现和情绪,影响孩子的发展程度和水平。
镜头二:公园里,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一位漂亮的小女孩在草地开心地奔跑。一不小心小女孩摔倒了,她马上望着爸爸。爸爸飞奔过去,立即抱起小女孩,爸爸紧张的情绪影响了小女孩,她哇地一声哭了,一边哭还一边指着鞋子,原来鞋子里进沙子了。爸爸连忙帮她把小鞋子脱下,倒出里面的沙子再给孩子穿上,嘴里还不停地说:“宝贝不哭!”一副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的模样。
公园里还有一位妈妈也带着一位小女孩在草地上奔跑。奔跑中小女孩摔了一跤。妈妈问:“宝宝还好吧?可以自己爬起来吗?”摔疼了的小女孩皱了皱眉,大声回答妈妈:“还好,宝宝自己爬起来!”
这两位小女孩在遇到困难时,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前一位被动地等待别人的帮助不知所措,而后面那位积极面对并勇敢地爬起来。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面对挫折是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从小应该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引导和教育?作为父母和教育者都应认真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都有需要、有权利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成人不应侵犯和剥夺孩子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每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一个有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沟通者。”(新西兰学习故事)认识到这一点,身为父母就真的不必包办和担心过多,该让孩子去亲身体验的就让他去体验,该放手让孩子去尝试的就让他去尝试,经验和能力就是在学习中积累的,人的能力和自信是在成功体验中建立起来的。
镜头三:每年新生入园的第一天,就会看到小班的孩子在家长的簇拥下来到幼儿园:爸爸拿着书包,妈妈抱着宝宝,奶奶和爷爷拿着被子跟随其后,一家人就这样浩浩荡荡护送孩子上幼儿园。离开时,孩子哭闹或不放手,有的家长也跟着默默流泪。家长的担心和顾虑可以理解,孩子的焦虑和不舍也是真情。
可是过不了一个月,孩子们就能自己背着书包走进幼儿园,把书包放在柜子里,自己去洗手、喝水、挂毛巾,完成这一切之后,到户外参加晨间锻炼。孩子的转变经常让家长惊讶不已!这就是放手的结果。老师要求家长只送孩子到门口,其他的请孩子自己来学习完成,有老师的引导和图示的指引,老师相信孩子,他真的就做得很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用心养育并信任孩子的家长能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孩子从小成为独立而有能力的人。
1.正确认识孩子发展的特点和关键期,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生长发育在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2岁的幼儿有独立倾向,生活自理行为开始出现,他们尝试着自己洗手,用小匙进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等;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第一个反抗期;尝试模仿,喜欢重复。3~4岁的幼儿模仿性强,想象力丰富,已形成与生活经验有关的概念;动作协调性增强,有强烈的好奇心。4~5岁的孩子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规则意识萌芽,是非观念较模糊;活泼好动,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5~6岁幼儿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明显提高;合作意识和规则意识逐渐增强;动作灵活,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创造欲望比较强烈。把握好孩子发展的规律,能够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引导和鼓励,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习惯和学习品质。(蒙台梭利解读儿童敏感期)
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有其敏感期,也叫关键期,包含秩序、感官、书写、阅读、社会规范、语言、动作等。敏感期是指幼儿该项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幼儿会表现出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作为成人应该及时感知并给予更多的刺激和机会,带领孩子一起学习和探索,以帮助孩子建立该项能力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如果错过了发展的关键期,或者剥夺了孩子应有的学习和探索机会,将对孩子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些关键期错过了很难弥补。例如动作的敏感期,孩子在8个月开始有移动身体的愿望,在成人的帮助下习得爬行的方法,在孩子还未学会走路之前,他都会一直采用爬行的方式来满足他的移动需要。而爬行对孩子的前庭觉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这将与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平衡感密切相关。爬行好的孩子,动作发展也比较协调,肌肉控制能力好,上小学后不会看字漏行,不会写反字,方向感也比较强。因此,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孩子的发展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适当的放手,给予孩子尝试和锻炼的机会,相信并帮助孩子习得能力,树立信心
(1)支持孩子的尝试意愿
孩子想要自己做的事情,在安全的前提下就让他去尝试。你还记得孩子第一次要求自己拿勺子自己吃饭、第一次要自己穿鞋子、第一次要拿毛巾擦嘴巴、第一次要拿扫把扫地吗? …… 有多少次你同意了他的要求?有多少次你会说:你还小,让我来,同时一把夺过孩子手里的物件。孩子探索的愿望被阻止了,习得能力的机会被剥夺了,父母的行为告诉他:你不会!别动!这是多么可怕的警告和阻拦!
孩子的学习很多是从周围成人和同伴身上开始的,当孩子看到大人用杯子从饮水机上接水,他也拿来杯子模仿接水时,你应该支持他,引导他,因为他有兴趣学习你的这种能力。家长可以陪他拿稳杯子,告诉他正确的接水方法。完成之后要告诉他,需要喝水的时候才去接水,或者是我有需要的时候请你来帮忙,好吗?这样做的家长,孩子一定会很高兴,很满足。孩子就是通过从生活模仿来学习的。
(2)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幼儿的能力和自信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请孩子来当小帮手,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和信心。例如奶奶要准备做饭了在摘菜,可以请来小孙子帮忙。奶奶可以一边和孩子介绍这是什么菜,教他摘菜的方法。有事情做,还可以帮奶奶干活孩子一定很愿意。虽然菜摘得并不好,没关系。奶奶鼓励他:宝宝学会帮奶奶摘菜了,谢谢你!这个过程中,孩子了解了蔬菜的知识(名称、叶子、杆等),与奶奶的对话交流锻炼了沟通能力,学习摘菜的方法习得了技能,得到奶奶的肯定有了自信心,做好的菜孩子一定愿意吃自然不挑食,这是一次多好的家庭活动呀!家庭清洁的时候,可以请孩子一起来参加,拿块小抹布,帮忙擦擦桌椅,收拾他自己的玩具和图书。这些活动,他会了解清洁的步骤,物品的整理和归类,充分感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的责任和担当,妈妈有个小帮手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我们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契机,这正是孩子学习和锻炼的好机会,能很好地培养家庭良好的交流氛围和习惯,有利于建立平等互助的家庭关系。国外曾经有研究报道称,从小爱做家务的孩子长大以后有更好的成就。
(3)针对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孩子在进行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家长要观察和引导,不宜过多干预,以免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手工剪贴活动中,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的孩子,家长只要观察就好;对于不敢动手的孩子,可以陪伴并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操作,慢慢培养孩子的信心和能力,再逐渐放手。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都不同,教育和引导要因人而异。对于比较谨慎胆小的孩子,鼓励和放手要更多一些;对于探索欲望强,性格外向的孩子,在行动前要告知哪些事情不能做,进行安全提醒;对于规则意识不强的孩子,从小就要让他知道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父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用心觀察就能较好把握干预的程度。
孩子进入幼儿园就似进入了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有同伴,有老师,还有更多的叔叔和阿姨。有了小家庭良好的基础,孩子到了幼儿园有了更广阔的交往、学习、分享和探索的空间,老师科学的引领和支持,孩子就像鱼儿得水,在幼儿园里快乐地生活,自信地成长。
1.从自理能力开始培养幼儿的自信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老师会多角度入手做好工作,帮助孩子快乐地融入大家庭。如熟悉校园、老师家访、亲子预备体验活动、周末亲子同伴郊游等,可以帮助孩子提前认识自己的同伴和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和信任。到校园游玩和体验活动,帮助孩子熟悉环境,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同时也了解在园的活动流程,做到心中有数不紧张。当然,对于3岁多的孩子来说,独立走进一个集体,多少还是会有一些紧张和不适应的,老师要用爱和善解人意的陪伴,给孩子筑起信任的港湾,放下心中的包袱开开心心地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小朋友要学习自己吃饭、如厕、洗手,收拾自己的物品,这种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意识,让孩子懂得我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老师会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这是和家里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因为,这种鼓励是在同伴的赞许眼光中获得的肯定,孩子幼小的心灵就有了相信、肯定自我的信念。
2.游戏和实践是幼儿自信心成长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丰富的游戏和活动,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途径。不同领域的游戏和活动给孩子提供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区角活动和自选活动中,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地选择游戏的内容,进行探索和研究,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老师会根据不同孩子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老师对孩子的尊重,给予了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力量,因而孩子心中也有了力量:我能行,我愿意去尝试。
幼儿园除了游戏活动,孩子参与其中的生活环节更是孩子体验和锻炼的好机会。例如值日生工作,孩子到了大班,老师会请幼儿参与值日生工作,共同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习擦桌子、摆椅子、摆餐具、扫地等。在习得一些工作的方法之后,孩子们发现自己原来是很能干的,能为小伙伴做事情,还能得到大家的肯定。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自我的成就感也就倍增了。当孩子的表现和付出得到别人的肯定时,就是他自信心增长的时候。
在幼儿园里,每位孩子都是平等的,拥有尝试失败体验成功的机会,老师始终关注和支持着孩子。老师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是孩子一次次学习和探索的力量,更是孩子信心前进的源泉。
3.遵守游戏规则是培养自律更是培养自信
幼儿园就是小朋友的一个微型社会,孩子在这里学习规则、遵守规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把信任内化为自身的力量,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里每个班级有自己的规定,这些规则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的,大家要共同遵守和互相提醒;到幼儿园公共的活动区域活动也要遵守相应的规则。孩子们不管到哪里都懂得遵守相应的指引和规则,这是个人规则意识内化形成自律的表现,这就是孩子从小在幼儿园培养的好习惯之一。例如,娃娃家里的男孩在扮演爸爸,女孩在扮演妈妈,他们一起在照顾“生病”的娃娃。妈妈在给宝宝煮饭,爸爸在给宝宝读图画书,这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再现。游戏结束时,两位孩子卸下游戏装扮,把材料收拾好归回原位,高高兴兴地离开。孩子用行动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有自信、有担当、有能力的人。
4.展示和交流是孩子自信心跨越式成长的舞台
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和教研观摩活动等,是孩子自信心成长的跨越时刻。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孩子会争取好表现;在很多老师参与的活动中,孩子们会积极地参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孩子们要克服困难,练习台词或背诵故事内容,和小伙伴勇敢地登台演出。我们经常发现,当孩子勇敢地第一次站上展示的舞台之后,他就会变得更自信,更善于表现,更大方了。
作为父母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尝试和探索的机会,给孩子学习交流的平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有其发展特点的个体,我们不要操之过急,静待花开;每个孩子的能力和心智发展的过程和速度都是不一样的,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只要他在学习、在尝试、在进步,我们就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的信任是给予孩子成长最好的力量和土壤,鼓励孩子走得更稳健、更快乐,朝着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前进,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1] 李利.蒙台梭利解读儿童敏感期[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