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理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是以德育人的最终目标,这些都离不开规范化的班级管理工作。初中时期的青少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处于开始形成的特殊心理和生理阶段,只有以德育人,才能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才能让初中班级的规范化管理真正施行。
1. 具备符合新时代教学条件的先进教育理念
初中班主任肩负着指引初中阶段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和坚实的品德的重任,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良好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可看班主任对《教育法》和《教师法》的认识,只有对法律法规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学习,并且把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转化为自身的以德育人观念,才能保证班主任对初中生的教育的根本看法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才能保证教育工作者的以德育人方向和育人标准没有偏差,这是初中班主任完成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2. 具备高尚的德育情操
班主任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将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名利这一直观反映一个人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和世界认知的重要观念,将会把班主任的德育情操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就要求班主任工作时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的辛勤努力并不是为了家长的赞扬和学校的奖励,而是为了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学习效益。班主任的辛勤努力应该得到激励,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对应的荣誉,并给予合适的物质奖励,这不仅是为了促进学校的教育工作,也是对班主任的考验。有的班主任因此意气用事,使得自己和学校以及同事的关系难以处理,甚至为了泄私愤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这都是班主任自身的德育情操不够坚实的体现。
3. 具备多元化的教育能力
初中生心理和生理都在急速成长变化,或多或少的都有学习方法不合适、意志力不坚定、适应新事物和新环境的能力不强、不能承受挫折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这一特殊阶段的学生对实现自身的自我管理,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欲望又比较强烈,他们的自我表现意识也非常强烈。班主任在积极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同时,更要注意上面提到的问题,因为一旦这些强烈的意识与问题发生碰撞,初中生的自身发展方向就会产生难以遏制的负面变化。班主任可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如实行鼓励性的评价,应用成功教育的方法理论,激发学生的多元发展潜能,幫助他们拥有自信,带领他们走向实现自我理想的成功道路。
1.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与实践结合
初中生本身思维活跃,良好的思想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班级中的高尚情操、风气可以使得他们的品德获得提升,这些都会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情感意识,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明确环境育人效果
学生身处的学习生活环境会影响他们的成长道路,因此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就十分重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时,要与学校工作结合,共同创建文明校园和文明班级,并积极开展各种文明活动,如精心布置教室、张贴较醒目的校风标语和班级学习风尚标语等。
3. 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把德育化入日常
初中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在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卫生、课堂纪律、宿舍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严格的规范。科学合理、具体可行的制度不仅是以德育人的载体,更是班级的规范化管理的必要保障。只有推行合理的规范化管理,才能实现以德育人的先进方式,推动初中学校的规范化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