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门诊部,北京 100024)
心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尤其是女性更年期阶段[1]。女性更年期会出现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并发心血管疾病,更容易出现负性情绪[2]。为了进一步对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疾病患者78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疾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年龄为51~79岁,平均(61.7±4.2)岁;病程为1~10年,平均(5.5±1.4)年。观察组39例患者,年龄为53~77岁,平均(60.9±4.5)岁;病程为1~12年,平均(5.8±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及病情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西医治疗,在扩冠、抗凝、降压、改善微循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普唑仑片,一次0.4~0.8 mg,一天1次,持续2周。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口服宁神定志丸,一次10 g,一天2次,持续2周。
①治疗有效率[3]: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焦虑、抑郁等情绪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
通过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消失,焦虑、抑郁等情绪明显改善;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②以SA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焦虑情况越严重。以SDS对患者护理前后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得分越高则抑郁情况越严重[4-5]。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n(%)]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DS评分 t P SAS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9 62.03±5.77 38.45±4.71 6.342 <0.05 61.07±5.32 38.18±5.46 5.372 <0.05对照组 39 63.19±5.35 51.43±4.83 4.278 <0.05 62.52±5.36 51.32±5.06 9.334 <0.05 t 0.005 5.392 0.114 6.973 P>0.05 <0.05 >0.05 <0.05
女性更年期会出现一系列更年期综合征,部分患者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不但给患者的生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会使患者的心理发生重大变化,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6-7]。女性更年期伴发心血管疾病及焦虑症非常常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同时注重焦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8]。
宁神定志丸主要成分为山药、熟地黄、金樱子、首乌藤、酸枣仁、菟丝子、女贞子、珍珠母、牛大力、五指毛桃、五味子、丹参等,具有宁心安神、滋补肝肾之效[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宁神定志丸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病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效果更为确切。
总之,对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1] 邹 玮.中医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焦虑伴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01):78-79.
[2] 祖力胡马尔.玉素甫,郭 蔚,徐 燕,刘永明.中西医防治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3):48-51,64.
[3] 陶海侠.女性更年期焦虑伴心血管病患者中医临床诊疗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36):176-177
[4] 刘恬园,陈立恒,胡筱娟,李 婷.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述[J].陕西中医,2014,35(08):1100-1101.
[5] 袁运水,吴六凤.性激素替代疗法在更年期妇女保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399-400
[6] 霍 雷,张秀丽,陈银凤,等.更年期妇女保健应用性激素替代疗法和常规保健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5):111-113
[7] 张园园.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33):17-18.
[8] 杨爱玲.更年期妇女临床症状与促卵泡刺激素及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5,6(5):50-51.
[9] 黄爱华.补肾调脾方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糖脂代谢及内分泌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3872-3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