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祥,缪天玲
(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人民医院内一科,甘肃 庆阳 745600)
支气管炎,临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病变[1-2]。发病常见于冬季,气温下降、大气污染、粉尘、烟雾、过敏及情绪波动、免疫力下降均为其发病诱因,临床分为急性与慢性。
本文所收集病例均为多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诊断明确,发病有规律,病例典型。目前,国内外慢性支气管炎均以支气管扩张剂、抗炎为主,有一定程度上的疗效,但容易复发,且不良反应大。近年传统中医对各种疾病深入研究,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被认为是慢性疾病缓和控制的良方佳药。本研究通过科室自制配方中药对慢性支气管炎给予穴位贴敷进行冬病夏治,观察其疗效并对其进行探讨,报道见下。
选取2013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慢支患者78例,根据患者自愿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男20、女1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两组年龄均在43~70岁之间,病程均在2~10年之间,入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比较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参照《内科学》2005版及《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治指南》2012修订版为诊断标准。
1)符合上述中医辩证及西医诊断标准;2)病程>2年;3)年龄40~70岁间;4)无其它基础病及并发症。
1.4.1 对照组
夏季无发作期给予氨茶碱注射液10 mL/0.25 g iv qd+VC 2 g、VB60.1giv qd,3天1周期,三伏每伏第一天开始治疗,共3个疗程。嘱患者清淡饮食,合理作息,适量运动,严格遵照慢性支气管炎常规护理。
1.4.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自调配方予以穴位贴敷。方药:肉桂9 g,丁香9 g,炒白芥子20 g,细辛10 g,延胡索15 g,防风6 g,炒白术l0 g,上述药物研磨成粉,姜汁、黄酒调成稠糊状,装盒密封备用。于夏季三伏之时,每伏第1天上午将制成的方药涂于辅料上贴于选定的穴位,用胶布固定,3天后取下,共3个疗程。取穴:神闻、神阙、大椎、天突、肺腧、肾俞、脾俞、膏肓等,把患者脉象根据不同患者适当增减调整穴位。治疗过程出现皮肤轻微潮红、起泡属正常现象,如瘙痒难耐、水泡溃破感染则予以对症处理,避免感染。
1.5.1 安全性
监测基础生命体征与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
1.5.2 中医症状及中医疗效评估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分级量化评分—无症状、轻、中、重度。中医疗效评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加重。
1.5.3 自我评估(CAT)患者自我评估得分
(参照慢性支气管炎诊治指南)。
根据冬季患者发病率、发病时症状轻重、治疗难易度、复发率来进行评估。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冬季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s,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s,分)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8 16.13±4.31 8.98±5.22*#对照组 38 15.92±5.11 12.62±6.04*
对照组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均有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治疗组86.84%,对照组71.05%。治疗组冬季发病率低,发病时症状较轻,治疗时见效更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s,分)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CAT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8 18.34±5.32 11.64±2.61*#对照组 38 17.89±5.54 14.98±3.57*
表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方案根治慢支,大多数慢支患者在冬春季节发病期较为痛苦。而传统中医讲究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三因制宜,在治疗多数疾病时有副反应小、延缓病情、降低复发率等优势。故而,我们应当更加良好的发展及应用祖国医学的优势。本研究遵循传统医学辨证论治的观念,在“肺系”疾病的治疗上以补虚为主,兼顾肺脾肾多脏器,使得疾病更好的恢复。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及冬病夏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慢支患者的不适症状及复发率,治疗效果良好。遗憾尚不能明确研究中穴位贴、冬病夏治的病机,我们将继续收集更多的病例资料,进行更多研究,进一步明确其病因病机。
综上所述,中医范畴内的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患者疾痛,填补西医空缺。故而,我们将更多的致力于祖国医学的学医与研究,将更多的方法用于在疾病治疗,使广大患者更为受益,使祖国医学得以发扬,使医学科技再进一步。
[1] 葛均波.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7-269.
[2]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中医杂志,2012,53(1):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