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玲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40)
心源性猝死是心脏骤停,造成患者死亡,属于各种心脏病的恶性结果,现如今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严重危及心脏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应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1],因此,本次研究特选择而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100例,在以上10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为55例,女性患者为45例,年龄范围在60~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2±1.22)岁,其中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为10例,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为40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为12例,患有急性心肌炎的患者为7例,患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为8例,患有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例数为9例,患有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为8例,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6例。患者住院时间为4~15天,平均时间为(8.22±0.33)d,以上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等,均排除由心脏病以外疾病引发的猝死,上述患者的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其出现急性症状到死亡的时间不超过6 h,上述患者的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调查。
收集上述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对患者的家属进行走访,分析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前的诱因,同时结合临床相关文献,总结和分析引起老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上述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前的诱因,发现在猝死前主要因素为剧烈运动和情绪不稳定,随后为用力排便、饮酒、吸烟以及不明原因等,见表1。
表1 危险因素分析(n,%)
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中较为严重的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的死亡因素,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其具有发病迅速、预见性差等特点,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主要是在老年心脏病恢复期,由于患者自身因素突发的死亡,由于在平时,患有心脏病史或者仅有轻微心脏病症状的患者,其病情比较稳定,因此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在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心脏骤停,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身体的各机能已经出现退化的情况,因此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几率更多,因此对于心内科老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2]。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出现心源性猝死之前无典型症状,因此容易被护士,患者发病后在短时间内出现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所以会加重其临床死亡率。另外各种心肌病、心源性心脏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基本因素,在患者长期疾病的困扰下,会对心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出现严重的临床不良情况。
在此次研究中,笔者发现,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为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以及饮酒用力排便等,其中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是主要引发因素,因此可以看出心源性猝死和老年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而吸烟、饮酒会增加老年患者的病情,而烟中的尼古丁会加快血管伸缩的速度,引发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导致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而酒精有一定的毒性,能损伤患者的迅即细胞,加重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进一步加重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另外便秘时,患者会用力排便,这个时候就会导致冠状动脉出现斑块性的破裂,严重的形成血栓,加重患者的病情,但是其主要的还是运动剧烈,这样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荷,当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后,会增加心肌缺血的耗氧量,加大心绞痛以及心律失常的风险[3]。
因此总体来说,导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大多数是由共同因素作用下导致的,因此针对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应加大预防力度。(1)加大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情况,增加老年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培养患者的良好生活习惯,帮助其戒烟戒酒,同时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不要强烈的进行体育运动,予以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2)饮食防范,告知患者应多吃纤维较高的食物,同时多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另外,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摩,帮助肠胃进行运动,如果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应实施开塞露等药物进行治疗[4]。(3)情绪干预,由于情绪波动是主要引发因素,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应告知患者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同时不要让患者出现情绪波动,降低外界的刺激,另外对老年患者的家人和子女进行健康教育,予以老年患者的关心,让其放松。(4)并发症干预,由于心内科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告知患者常见并发症,同时告知其解决方案,因此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相关措施干预。(5)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发病因素也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关键,医院应假发对患者的现场急救知识培训,同时完善相关急救设备,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如何掌握自救技能[5]。
总之,心内科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较多,常见的为剧烈运动、情绪波动、吸烟、饮酒等,因此在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上述危险因素,积极的预防,同时加大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大对心内科患者猝死危险因素的控制,进而保证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
[1] 朱大勇.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2):46.
[2] 周 隽,王慧群.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浅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7):235.
[3] 张 霞.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5):2822.
[4] 彭 鸣.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J].饮食保健,2017,4(3):236-237.
[5] 龙竹青.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9):133-134.
[6] 金 鹤.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