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鹏
粮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主要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为保证粮油质量安全,防止出现假冒伪劣的粮油产品,应做好粮油质量的科学性检测,利用更为优质的检测技术来提升粮油质量安全水平,对粮油生产工艺、设备性能等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求让粮油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可见,应用科学的粮油质量检测技术十分关键,能有效控制不良粮油产品流入市场,能对不法企业的非法操作予以限制,进而保证人们的饮食健康。
粮油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升,人们对粮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粮油产品,成为当前粮油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面对此类问题,粮油企业与食品检验机构应利用好粮油质量检测技术来对粮油质量进行科学而全面的检测,以保证粮油的质量安全。粮油质量检测技术的应用,便于将粮油的质量风险扼杀在摇篮里,可防止粮油安全隐患的滋生,是保证粮油质量安全的重要条件。可见,为保证粮油质量安全,粮油质量检测技术变得十分关键。
粮油质量检测技术要点
收购粮食质量检测。检测粮食质量时,首先,应重视对收购阶段粮食质量的检测。当前,国家就粮食检测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与标准,要求粮食检验流程、方式等都要遵循国家粮食质量检验标准。其次,收购方应及时整理收购回来的粮食,将不同年度所收购的粮食依照不同规范来存放。通过对粮食质量的检测,发现粮食发生霉变,需要清理掉霉变的粮食,防止其他粮食被污染,还要做二次检验,避免出现粮食质量问题。最后,相关部门应对不同品质、类型的粮食进行单存与单收,便于控制收购粮食的质量。
储存粮食质量检测。检测储存粮食质量时,要求依照国标检验规范实施。检查粮食储藏质量时,检查人员需要依照国标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来开展,检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检测粮食质量时,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与重金属检测技术等是最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检测粮食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时,样品前期处理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与消解法等,检测重金属的技术包括原子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等,同时,还可使用生物传感器法、免疫检测法与电化学分析法等快速检测技术。
粮食出库质量检测。储存粮食时,对于使用过化学药剂的粮食,应重点对其药剂残留量进行检验;若粮食出现气味、色泽异常,需加强卫生指标检验;省级粮食部门需要结合辖区中粮食可能受到真菌感染、有毒物质污染的情况,强化卫生检验。做好粮食出库检验是控制粮食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粮食质量监管的主要内容。
粮食卫生质量检测。检查粮食卫生质量是粮食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在粮食卫生质量检查上,各地区的粮食部门需结合《粮食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法》等卫生标准对粮食开展卫生检测,结合粮食受污染度或霉变度来调整检测项目。若粮食卫生指标不合格,各个地区需要建立相关的卫生质量检查机制,结合实况作妥善的处理,防止不合格的粮食进入市场。在检查粮食卫生质量时,若粮食经营者未能履行质量义务,需结合相关规定予以处罚,或根据处罚的权限移交给相关部门。
市场粮油质量检测。检测粮食质量时,检验机构需积极地协助工厂、质检部门、粮食部门等来监管粮食市场,结合《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的具体规定来发挥人员、技术、设备等的优势。市场粮油质量的检测与监管,应加强市场准入机制建设,重视对粮油质量的安全抽检,避免有害、有毒粮油流入市场。检测市场粮油质量时,应运用色谱分析、免疫分析与光谱分析等优质的粮油质量安全检测新技术和主要掺伪鉴别检测技术来检测食用油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对粮油质量的检测是保证人民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对粮油质量检测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从收购阶段粮食质量、储存阶段粮食质量、出库粮食质量、粮食卫生质量与市场粮油质量检测等角度展开探讨,以提高粮油质量检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