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风平
本文主要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食药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在快速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基层监管工作中,快速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有效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潜在的危害,有效预防食品安全突发事故,大大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能够更好地适应食品药品监管新模式,推动新食品安全法顺利实施。
食品安全,关系公民健康,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农村市场上的食品种类繁多、小企业小品牌的产品鱼珠混杂,仅靠常规的实验室化学检测仪器,在农村市场很难实现。快速检测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基层监管责任进一步夯实。快速检测技术,成为了农村市场上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手段。快速检测仪器、快检试剂的推广使用,为食品安全夯实了基础保障。与传统实验室检测相比,快速检测技术的特点是检测设备便于携带、检测所需样品量小、检测过程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判断直观明了,近几年该技术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推广很快,已全面使用,在一些大型会议会晤和食品安全保障活动(奥运会、残奥会等)、灾后防疫(汶川大地震抗震抢险及灾后恢复重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及日常食品安全监督监测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食物中毒等突发性食源性事件发生时,快速检测是进行筛查的首选方法,可以及时地筛选出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排除有毒物质的干扰,使实验室检测和医生的救助有针对性。本文着重介绍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意义,及其在今后的应用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
快速检测的概念及其优越性
快速检测即在短时间内,如几分钟、十几分钟,采用不同方式方法及设备检测出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值,被检物质本身是否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或违法违禁添加物质,整个实验操作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快速检测适用于各种大型活动的食品安全保障、突发食源性事件的现场调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超市等食品零售网点进行食品安全监督。快速检测能够现场给出一个定性或半定量的判定,虽不能直接作为判定样品安全性最终的法律依据,但快速检测能够将发现问题的时间前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基层农村市场监督检查中快速检测的作用和意义更为重要。
快速检测的优越性。快速检测有其独特的优点,快速检测设备小巧,检测时间短,省时省力效率高,而且随着快速检测设备的更新研究,已经由原来的单纯试纸定性的判断,逐渐扩大到依靠快速检测设备直观的给出定性、半定量、定量的判定。检测准确率很高,適合日常的监督检查及实时监测,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实验室检测的不足和局限。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检测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产品,能够很好地把住产品安全准入关,有效的预防可疑产品流入市场.
(2)快速检测在紧急情况及大型活动保障中的作用尤为突出,在发生紧急事件的时候快速检测可以做第一步的筛选,更好的确定发生事件的产品,使送检更有针对性,在重大活动保障中,快速检测可以对该重大活动提供的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测定,从而更好的确保重大活动不出现重大的群体性事件。
快速检测技术在基层监管中的应用。
(1)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行政监管形象。以往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只是依靠眼看、鼻闻、手摸、嘴尝等普通的感官鉴别,很难判定产品的优劣及真假,很难发现产品是否存在问题,以前的监管模式和管理方法也很难让人信服。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加科学地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消灭在萌芽之中,尤其是在农村市场,农村市场进货量比较少,正常的抽样检测无法实现,快速检测更显得尤为重要,快速检测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具检测结果,给广大人民直观的判定依据,这样监管相对人也会心服口服的服从于科学的管理,更好的配合监督管理工作,进而增强监管人员的执法力度。
(2)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来保障百姓饮食和其他物品的使用安全,可是在当今以经济为目的的商品经济环境中,受金钱利益的驱使和极端思想的影响,仍有很多恶性事件的出现,已经发现并曝光的有苏丹红、疯牛病、非典型性肺炎、农药中毒、鼠药中毒、黑心油、毒米线、福喜腐肉事件等,使得食物中毒和很多投毒事件的发生成为人们担心的主题,事件发生后,如果及时的在现场利用快速检测方法筛选出有毒物质的种类,就可以为抢救受伤者赢得宝贵的时间。再就是节假日(如中秋、春节)食品呈现销售旺季,一些不法商贩会借此机会浑水摸鱼,各地市纷纷开展“食品快检进市场”活动,执法人员携带快速检测试剂、仪器及设备到各个超市商场及农贸市场进行快速检测,并将结果进行公示,给市民醒目的提醒,同时给不法商贩很大的震慑,有效的保障节日市场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现状
快速检测的分类及应用范围。现场快速检测一是通过普通的快检试剂盒或试剂棒,二是依靠快检设备对可疑食品进行检测。目前的快检设备包括农药残留检测仪,多功能食品安全检测仪,兽药残留检测仪,拉曼光谱仪,恒温荧光检测仪等等,随着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加大,快检设备也在不断涌出新的产品,来迎合目前的市场需要。
快速检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实践不长,在技术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所已全面开展上百余个项目的现场快速检测工作,并能够提供这些项目的组合试剂和辅助设备,为我国开展快速检测领域的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赶超发达国家在食品入市方面的通常做法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总的来说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a、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现场快速检测的标准方法和结果判定标准尚不完善,提供快检试剂和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很多,快检试剂和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其检验原理和检验方法存在差异,其试剂及设备的检测灵敏度各不相同,试剂和设备的质量参差不齐,对一些检测项目没有统一的检测规范和要求,给快检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困扰。b、各监督管理单位在现场快速检测的经费投入不够,不管在设备试剂和耗材方面,还是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不够,快检试剂和设备的种类繁多,对于人员的培训没有做到全面的,熟练的操作,好多的监管单位没有指定专门的人员从事快速检测工作,还有的监管单位随意安排没有任何实验基础的人员进行快速检测实验,实验的操作性和真实性不能让人信服。
展望
快速检测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和正确的分析方法是现场快速检测的必备条件,总的来说,现场快速检测方法要求:实验准备简化,使用试剂少,配制的试剂保存时间长;样品前处理简易,时间短,对操作人员要求低;实验分析方法简单、迅速和准确。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化学分析方法的不断成熟完善,已经有很多相关技术得以应用。如化学分光光度比色分析法、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试纸检测法、色谱法、生物芯片、传感器等这些技术的加入为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快捡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加强。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有判断认知能力,所谓的判断性不是一次两次检查就能学来的,是通过平时的日常的积累、不断的查阅,一点点积累的成长过程,在进行现场快速检测时不但要求执法检测人员动作快,而且要求操作人员操作准确,要做到这两点,执法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在进行现场操作之前一定要熟悉每个实验的操作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操作,并有效的排除和防止混杂因素的干扰,做到统筹分配时间,进一步缩短实验操作时间,比如在预处理过程可以做其它项目的分析;实验操作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检测这项工作,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和侥幸心理存在,不要盲目对实验结果下结论,要做到尽量避免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出现,若无法马上下结论,可以作为可疑产品送到实验室做进一步化验。
快速检测相关法律政策有待完善。现场快速检测是近几年来一个新兴事物,其相应的法律政策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首先,国家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文件约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报告并未纳入国家标准体系。在2015年10月1日新实施的《食品安全法》里,仅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做了相应的规定和说明;其次,对应的所有关于食品安全检测项目没有完全开发,检测有局限性;第三,国内生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产品的厂家规模普遍较小,生产能力和研发水平有限,行业要求及产品規范尚未形成。第四,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力度不大,部分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水平不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做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大,重于泰山。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普及应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必须抓紧推广普及,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