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路径探究

2018-07-06 13:38马乾骁
商情 2018年24期
关键词: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老龄化

马乾骁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中国未来发展新方向的关键性思路。从传统的强调需求拉动经济政策,由向供给侧发力转变。在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中,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不可或缺,要结合政府和市场相关政策,着力提高市场自主配置的效率,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以及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劳动力比例逐年下降,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探析及供给侧结构性政策的解读,探求促进国内养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进一步完善国内养老产业发展,降低人口结构问题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养老产业;老龄化;供需匹配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结合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期。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虽然有强大的GDP基数作支撑,在经济总量上仍居全球第二,但是增量却逐年下滑,这在长远看来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势。正是在此基础上,为了促进经济有效发展,给予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寻求经济增长的新一轮突破口,中央提出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新思路。以往我们发展经济的思路主要是靠需求这一侧的动力来拉动,需求主要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仅靠需求拉动已经不足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了,因此要从供给侧方面改革,促进经济状况的发展。

(二)供給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意义

受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都处于艰难复苏阶段。我国由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受到的影响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小了许多,但是在经济疲软的国际大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仍长期处于下降的惯性之中。为了寻求中国经济突破的新思路,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利用目前的机会搞好国内经济结构是合理的选择。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反映了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整个社会步入老年形态,劳动力比例下降,老龄人口增加;二是指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占比逐渐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近五年间我国老年人口逐年攀升,由2010年的11894万人上升至2014年的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06%,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并且老年抚养比也不断加深,达到2014年的13.7%。根据《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占全国人口18.2%左右”。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势必会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做好老龄人口的抚养工作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一)养老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

养老产业是通过为老人提供基本生活服务,提供医疗和消费需求,从而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延续生命活力的全方位服务。目前我国老龄保障制度存在明显不足,发育很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差别以及不同结构层次上的缺陷。正是由于目前制度方面种种缺陷,养老产业有了为弥补这些缺陷而发展的动力,在目前老龄化加速背景下有了迅速发展壮大的可能。

(二)我国养老产业供需错位问题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动养老发展模式的多元化,由政府出面主导,出台相关规划、积极动员和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建设中来。但尽管如此,养老产业的发展速度与巨大的老年消费比起来还是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贫困边远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很难扩大养老产业发展的规模,而且由于资金相对贫乏,在这些地区养老水平及服务情况都有较大的差距。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对养老模式新发展的启示

(一)养老产业应注重供需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养老产业是建立在老龄化迅速加剧背景下的新兴产业,基于目前国内老龄化现状,其发展速度远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我国养老产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许多不足。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结构布局不合理、服务质量不完善、配套设施不健全等方面,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已逐步探索出以居家养老为主,逐步发展社会养老功能的养老产业发展新体系。政府通过财政、政策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养老事业发展,完善养老体制机制,探索出符合我国老龄化国情的产业新思路。

(二)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推动中国特色养老体系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基于我国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现状,养老产业发展比较缓慢,这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要正视我国养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缺点与不足,虚心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成功经验,提高社会养老能力。其次,要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险覆盖率,促进养老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最后,要在政府主导下,由社会人士出面扩大养老产业的规模,将养老责任分摊到社会各个成员的手中,缓解财政支出的压力,快速推动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体系新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国内老龄化现状,我国养老产业尚未形成高效的发展体系,很多社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养老产业供需不匹配现象仍旧十分严重。养老服务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偏低、供给不足等问题,与目前国内老年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有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增强,财政收入情况和国内经济结构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步伐,养老产业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快速推动中国特色养老体系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6年4月10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4月15日

[3]吴敬琏,厉以宁.供给侧改革引领“十三五”[M].中信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老龄化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产教融合”视角下我国养老产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研究
中日两国养老产业政策的比较与对我国的启示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和路径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