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成都天然气论坛”在蓉圆满落幕,罗平亚、胡文瑞、高德利、李阳、邹才能等5位院士,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等3所高校的11位教授,36位行业知名专家与川渝地区油气企业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常规天然气是产气主力,台地边缘礁滩相是主攻领域;五峰组—龙马溪组中浅层页岩气是战略展开、扩大储量规模的现实领域。同日召开的“四川油气田建设60年勘探开发总结大会”,追寻了四川油气田建设60年的艰苦奋斗历程,回顾总结了四川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就与经验,展望了四川油气田新时代发展的美好前景。为配合本次论坛和总结大会的召开,本刊策划出版了《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四川油气田)60周年科技创新论文选集》,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和好评。
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是罕见的超深超高压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在气田开发先导试验期,开发井成功率、产能到位率均低,气井产能递减快,开发效果不佳。为此,《库车前陆盆地克深气田超深超高压气藏开发认识与技术对策》在深入认识气藏地质特征、产能控制因素、储层连通关系与渗流特征、气水关系与水侵规律的基础上,经过持续的开发试验和技术攻关,探索形成了5大配套开发技术,在该气田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气田的成功高效开发为国内外其他同类型气藏的开发提供了经验,其开发对策和配套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我国低煤阶含煤盆地地质背景复杂,煤层气富集成藏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煤层气勘探一直处于小型试验阶段。为了促进我国低煤阶煤层气的勘探开发,组织了“低煤阶煤层气勘探研究专题”,3篇文章分别为《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多元成藏特征及勘探方向》《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煤层生物产气影响因素》《低吸附量煤岩和页岩等温吸附实验的负吸附原因》。
“有水气藏提高天然气采收率专题”的《碳酸盐岩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对水侵差异化的影响》《旋流雾化排液采气工艺及其关键参数》《毛细管泡沫排液采气工艺在低压、小液量水平井中的推广应用——以川西坳陷中浅层气藏为例》等3篇论文,针对困扰气田开发中后期的行业难题,讨论了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萨曼杰佩气田第一天然气处理厂投产前几年,实际回收得到的商品凝析油产量与理论设计指标出现了较大偏离,合作方对此提出了质疑,为此《阿姆河右岸萨曼杰佩气田凝析油潜含量确定方法》根据气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流体取样技术规范和流体分析实验方法,新方法准确地确定了该气田的凝析油潜含量,解决了困扰中国石油阿姆河天然气公司在油气合作开发A区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对上述质疑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为阿姆河天然气公司A区扩能改造和B区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二期产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