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之根和精神故乡

2018-07-06 06:15
中国勘察设计 2018年2期
关键词:肌理陕西空间

陕西是中国文化的天然博物馆,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故乡。她创造了不同自然气候条件的“场所精神”,孕育了宫殿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景观园林、传统民居等丰富的建筑类型。

传统建筑解析

地域解析

地理位置

陕西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区域内山水环绕,地形多样,形成了陕西北部的陕北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区。截然不同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使陕西传统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图1)

气候特征

陕西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到800公里以上,跨纬度多,加之山势地形、水网分布影响,境内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渡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图2)

文化解析

历史脉络

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悠久而厚重的人文历史,不仅集聚了中华民族精粹主体文化的意识,而且凝聚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的建筑传统智慧。

地域文化

由于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的变化,陕西省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中,关中地区不但是古代文明和正统文化的核心地区,更具有恪守传统、扎根现实、情系民生、胸怀天下的文化特色;陕北地区在近代历史中形成了极为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具有信仰坚定、自由浪漫、积极勤奋、团结包容的人文精神;陕南地区由于受荆楚、巴蜀、秦陇文化圈的叠合影响,形成了商贸、归隐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特殊文化现象。

营造解析

中正与变化的群体肌理组织

1.正格与变格的丰富变化

陕西传统建筑群体空间组织受《周礼·考工记》中营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影响,在城市规模控制和形态控制手法上多以此为据,形成了井字形的正确构图,并衍生出了变格构图,其中更是蕴含了很多规则和模数关系。(图3)

2.营建“和而不同”的肌理层次和秩序

陕西传统建筑强调群体肌理多层次地与自然融合,总体中有轴线和节奏的起伏、空间的疏密变化——“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图4)

图1 陕西省分区示意图

图2 陕西省气候分布示意图

空间的虚实相生与平面的有序展开

1.空闲虚实相生的辩证关系

在空间的各个维度上,陕西传统建筑呈现的明与暗、直与曲、纵与横、长与短、开与合、聚与散、藏与露、俯与仰、重与轻、粗与细、方与圆、疏与密等辩证关系,构成了富有东方意蕴的空间构成特质。(图5)

2.方位象征礼制和宇宙

陕西传统建筑依天附地,以《周礼》《易经》等表达天、地、人关系的典章作为营建一居,用方位传达等级秩序和礼制思想,传达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图6)

3.模糊界面形成灰空间

陕西传统建筑布局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居往往是内向型,四周封闭性强,比较厚重,仅留出入口,而朝向内部庭院的界面则比较通透,开门开窗居多。朝向院落的空间大多以柱廊、花窗、镂空木门、亭等模糊的界面与庭院的自然山水相融,形成了“灰空间”。(图7)

情景交融的时空体验

陕西传统建筑还善于营造情景交融的时空体验,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3方面:一是九歌相通,立意来源;二是历时性感官体验导引;三是“一石代山,一勺带水”的象征联想。

考工典仪因地制宜的材料择用

1.考工礼仪

从古至今,在陕西传统建筑的营建过程中,无论材料选择还是施工仪式都强调对自然环境的尊敬,从施工的选屋基、动土、上大门梁、竖屋上梁到搬家等过程都不乏具有仪式感的环节。

2.地域性材料

土、木两种材料相结合的案例在陕西传统建筑中比比皆是。土材料用于木构建筑的建筑台基、维护墙体等,给人以厚重、稳定之感。利用土材塑形、夯筑等特性制造出的砖、瓦、陶,在工艺上解决了制型、焙烧、涂彩、防裂、防潮等问题(图8)。无论宫殿建筑使用的彩瓦琉璃,还是乡土民居应用的灰瓦青砖、土木材质,都为陕西传统建筑增添了稳重的一笔。

3.多类艺术的建筑内涵升华

陕西传统建筑是一种寄物咏志、寓教于形的文化载体,十分重视c对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宣扬示。 陕西传统建筑潜藏智慧,在特有的重情感、重直觉、重自然、重人文的生态哲学孕育下,在以儒、道、禅为支柱的文化熏陶下,在古典名著、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成语故事、戏剧歌舞等艺术感染下,集多种思想于一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心物感应、形神兼备、时空关联等观念相互渗透,象天法地、和谐共生、有机生长、序列展开、相生相克等辩证思维浑然天成,转化成了空间意境和场所精神,步入了“道法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化中”的神圣殿堂。这才是传统建筑内在的根与魂,是我们应该汲取的艺术精华,应该找回的文化自信。(图9)

现代建筑传承

布局肌理

宏观空间肌理——“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传承

1.重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宏观山水格局(图10)

2.保护城郊绿色生态空间

中观空间肌理——城市历史格局的保护

1.西安市“中轴对称、棋盘路网”空间肌理的传承

西安总体城市设计延续了九宫格局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提出“两轴一脉,三山拱卫,五址展示,八水润城,九宫格局,十点表征”的大西安空间艺术构架。重现“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宏观山水格局,对长安龙脉中轴线、沣河城市轴线等主要轴线在延续历史轴线文脉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创新,进而形成新的城市轴线格局。(图11)

2.延安市“Y”字形城市空间格局的延续

延安市的城市建设延续了“Y”字形的结构特征,城市建设顺应了自然山体环境。由于城市发展与建设用地有限的矛盾,近年来延安在探索适度上山建城的新思路,并总结出了规划遵循自然环境优先保护的理念,多采用自由式组团布局模式,适应黄土沟壑和台原地貌的肌理形态,与传统空间肌理相融相生。(图12)

微观空间肌理——保护、更新及创新式传承应用

1.街巷空间肌理传承

图3 民国陕北神木县城的正格肌理

图4 隋唐长安城尺度关系分析

图5 西安八仙庵空间分析图

图6 关中窄四合院宇宙关系图

图7 陕西旬邑唐家大院空间方位分析

图8 瓦当的抽象图文表达

图9 陕西传统建筑的人文细节

图10 通过宏观肌理传承“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的山水营城格局

图11 通过中观肌理传承古代营城思想

图12 延安市区及周边地貌空间肌理

图13 大唐不夜城街巷格局肌理传承

图14 秦二世博物馆剖面

图15 延安机场采用被动式措施

图16 大明宫遗址公园轴线序列

图17 西安市行政中心总平面分析图

图18 黄帝陵祭祀大殿内景

图19 大唐西市博物馆

图20 现代建筑石材叠砌非结构性应用分类

建筑群与街巷环境共同构成肌理形式,包括肌理的保护式传承、肌理更新式传承与肌理创新式传承。(图13)

2.建筑空间肌理传承

建筑之间的组合形式及联系方式包括序列肌理传承、环境肌理传承、意境氛围传承。

自然环境

适应自然地貌

陕西省包含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大区域,其地貌多样、气候迥异、地形条件各具特色。在不同的区域中,陕西当代建筑设计能以自然环境为先决条件,针对各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因地制宜。不仅传承传统建筑对环境的态度,同时融入了现代建筑营建手法和思想,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适应于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建筑风貌。而建筑与自然环境在此地区的处理手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方面:因地制宜、顺应地形;还原地貌,隐于环境;共构共生,重塑再造。(图14)

图21 井字墙体凸凹砌筑方式

图22 木材线性编制方式示意

图23 夯土墙山水肌理创新试验

2.建筑适应自然气候

建筑的营造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陕西现代建筑在不断探索适应当地气候特征的建筑形式、材料、体量的同时逐渐积累设计经验,总结形成了对不同区域气候建筑的不同处理方式:依靠形体、材料适应气候,采用现代技术调节微气候、运用综合科技手段建造生态适应性建筑。(图15)

大遗址保护

大遗址保护工作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因地制宜,根据遗址区所处的郊野环境、城市环境等不同地理位置,采取适当的模式来协调利益各方的关系。为实现遗址历史文化环境的永续发展,就必须使遗址环境适应其区域发展的时空背景与现实要求。(图16)

图24 瓦当作为装饰材料的艺术效果呈现

图25 混凝土表达传统夯土肌理和玻璃拼贴抽象传统砖肌理

图26 玻璃、钢、金属材料的使用

图27 图形的天窗象征“天圆地方”

图28 色彩、屋顶、构件、装饰符号的运用

图29

图30

图31

空间原型提取

陕西现代建筑传承和发展了传统空间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追求传统空间的审美意境,或以汉唐博大、恢宏、开放的气质反应中国当代的时代精神;或以朴实材料、民俗民风,进行地域风情建筑的探索;或以创新形式探索新建筑与历史文化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多元化的现代建筑创作手法演绎优秀传统空间文化。

1.对历史空间原型的提取与演绎(图17、图18)

2.对地域空间原型的提取与演绎

在对地域空间原型的提取与演绎方面,陕西现代建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探索:(1)传统形象与现代功能的结合;(2)传统院落空间的延续与创新;(3)传统街巷空间的延续与创新;(4)创新空间延续文脉。(图19)

材料与建造方式

1.传统材料的直接使用与循环利用

(1)石材的肌理行砌筑(图20)

(2)砖的激励性砌筑与装饰艺术(图21)

(3)木材的线性编制建构(图22)

(4)生土材料的营造与创新(图23)

(5)瓦装饰艺术的在线(图24)

2.现代材料的应用表达传统建筑特征

(1)利用现代材料表达传统材料肌理(图25)

(2)利用现代材料延续传统建筑形体(图26)

传统符号

1.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类型与表达

(1)抽象性符号(图27)

(2)实体性符号(图28)

2.传统地域文化符号的现代传承与应用

(1)直接运用(图29)

(2)间接使用(图30)

(3)传承运用(图31)

猜你喜欢
肌理陕西空间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空间是什么?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创享空间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