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上海 201800)
我国人工流产形势严峻,人工流产率正在持续上升,特别是未婚流产及重复流产率均有上升趋势[1]。有研究报道,我国女性重复流产率平均达37%,个别地区高达59%[2-3]。人工流产对女性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均造成了极大影响,应引起重视[4]。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流产后服务(post abortion care,PAC),经国际流产后服务联盟逐步规范和完善,现已成为国际推广的重要的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其核心内容主要有:流产后社区服务、流产后的咨询服务、流产后并发症治疗服务、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流产后生殖健康及其他保健综合服务等5项基本成分[5]。PAC经多国的实施后,人工流产率及流产后并发症均有明显下降。本文对我院不同婚姻状况的重复人工流产女性目前接受的PAC情况、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调查,为促进PAC的实施,降低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提供依据。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妇科住院部及门诊行人工流产的女性353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婚姻状况将重复流产女性分为已婚组(261例)与未婚组(92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自愿进行人工流产;③愿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此次人工流产术前1年内有过流产手术史(排除自然流产);⑤确定宫内妊娠,孕周≤10周,无并发症、合并症者。排除标准:①除人工流产外其他原因所致的流产;②有不适合生育的躯体及神经精神疾病而行人工流产术;③有吸毒等不良嗜好;④拒不配合调查者。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场调查研究,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调查,现场审核问卷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检查资料内容不全、前后矛盾和逻辑错误者给予删除;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婚姻状况、流产原因、避孕措施使用情况、PAC开展情况、PAC需求情况等。
使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再把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双录入、校验。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文化程度、月收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两组患者在种族、户籍、职业、首次工作年龄及初潮年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1。
表1两组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wo groups[n(%)]
(转下表)
(续上表)
一般情况已婚组(n=261)未婚组(n=92)χ2P文化程度8.290.02 初中及以下15(5.75)11(11.96) 高中或中专137(52.49)34(36.96) 本科及以上109(41.76)47(51.09)月收入(元)6.920.03 ≤2 00029(11.11)8(8.70) 2 001~3 999148(56.70)38(41.30) ≥4 00084(32.18)42(50.00)职业0.730.87 学生/无业者25(9.58)8(8.70) 职员/工人115(44.05)37(40.22) 公务员/技术人员43(16.48)18(19.57) 服务行业/个体经营78(29.89)29(31.52)首次工作年龄(岁)0.800.85 ≤1816(6.13)7(7.61) 19~2144(16.86)15(16.30) 22~2476(29.12)23(25.00) ≥25125(47.89)47(51.09)初潮年龄(岁)0.350.84 ≤1219(7.28)8(8.70) 13~14191(73.18)68(73.91) ≥1551(19.54)16(17.39)父母的婚姻状况5.200.02 离婚、丧偶或再婚53(20.31)9(9.78) 在婚208(79.69)83(90.22)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重复人工流产女性中,表示希望接受PAC者共计338人(95.75%),其中已婚者252人,未婚者86人,在PAC需求上无显著性差异(χ2=1.58,P=0.21)。
2.2.1两组患者PAC服务方式需求比较
已婚与未婚重复人工流产女性PAC服务方式需求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2。
表2两组PAC服务方式需求情况[n(%)]
Table 2 Needs on PAC service mode of two groups[n(%)]
服务方式已婚组(n=252)未婚组(n=86)χ2P院内医生面对面讲解119(47.22)45(52.33)1.600.21网络62(24.60)26(30.23)1.060.30生殖健康相关报刊或杂志25(9.92)6(6.98)0.670.41父母14(5.56)9(10.47)2.440.12公共场所宣传栏12(4.76)8(9.30)2.370.12电视媒体16(6.35)4(4.65)0.330.56在学校接受PAC4(1.59)4(4.65)2.610.11
2.2.2两组患者院内接受PAC服务内容需求比较
已婚与未婚重复人工流产女性PAC服务内容中流产后注意事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88,P<0.05),其余内容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3。
2.2.3两组患者PAC需求时机比较
已婚与未婚重复人工流产女性PAC服务需求时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4。
表3两组希望在院内接受PAC服务内容的比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PAC service contents received in
hospital between two groups[n(%)]
表4两组PAC时机需求的比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PAC timing requirements
between two groups[n(%)]
已婚与未婚重复人工流产女性希望接受PAC的影响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见表5。
表5 两组接受PAC的影响因素[n(%)]
自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实施以来,其措施均以避孕、节育为主,人工流产只是意外妊娠后的补救措施,但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人工流产所造成的女性生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等仍然普遍存在[6-7],而开展PAC是降低重复流产率的重要干预手段,也是预防不安全人工流产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控制措施;据国内王金莲等于2017年研究报道,我国厦门等地实施PAC后,重复人工流产率均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通过实施PAC,降低了流产率[8-9]。但我国目前在PAC的实施过程中仍有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本次调查显示,95.75%的重复人工流产女性表示希望在医院接受PAC,已婚者252人,未婚者86人两者在PAC的需求上无明显差异(P>0.05),与华桦等[10]人的研究相一致,表明在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时,重复流产女性在手术后医生和护士没有向她们提供有效的PAC,提示我院医护人员提供的PAC不能满足重复流产女性的需求;因此,重复流产女性在人工流产后,如果能获得针对性的避孕指导、流产后注意事项咨询等PAC,并及时有效的落实避孕措施,对降低育龄期女性的人工流产率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已婚的重复流产女性较已婚女性在年龄构成、月收入、文化程度及父母的婚姻状况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但在PAC的需求上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无论重复流产女性的婚姻状况如何,均希望接受PAC;在服务方式上,两者主要希望通过院内医生面对面讲解及通过网络了解,未婚组希望通过这两种服务方式的比例均大于已婚组,表明无论被调查重复流产女性婚姻状况如何,均希望首先得到医生专业的支持,与高素红等[11]研究一致,提示在今后的服务过程中,可以增加医务人员数量及网络信息支持这两种服务方式的资源配置,以满足不同重复流产女性PAC需求;在服务内容上,两者主要希望接受流产后注意事项咨询、接受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咨询及了解人工流产及重复流产的危害,已婚重复流产女性以希望接受流产后注意事项为主(89.29%),而未婚重复流产女性以希望接受避孕节育相关知识咨询为主(86.05%),可能与未婚女性意外妊娠前的避孕意志或主动权不及已婚妇女有关[12-13],提示在提供PAC时可根据服务对象的婚姻状况而提供不同PAC服务内容,将更具有针对性,更能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PAC需求;在服务时机上,主要希望就诊登记时及流产后在医院休息时接受PAC,已婚重复流产女性主要希望在就诊登记时接受PAC(46.43%),而未婚重复流产女性主要希望在流产后在医院休息时接受PAC(41.86%),这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PAC的各项环节进行优化,最大程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影响PAC选择的因素中,“医务人员态度”“保护个人隐私”“医院的硬件场所设备”等因素是重要因素,医院所“提供的避孕信息”是较重要因素,认为手术“等待时间”及“与流产相关的花费”等因素不重要,在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已婚与未婚的重复流产女性两者相一致,均认为“医务人员态度”“保护个人隐私”“医院的硬件场所设备”等因素是影响PAC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PAC中,应时刻秉持人本思想,尊重服务对象个人隐私等权益,指导告知时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待人温和,以优秀服务质量,随和的服务态度,提高医院的各类硬件设施,有重点的为促进育龄期女性生殖健康而不断提高PAC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秀英.人工流产现状的分析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探讨[J/OL].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7):6,8[2018-02-14].http://g.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syfknfm-e201617004.
[2]赵温,周钰,邹晓璇,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工流产状况及服务能力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5):748-749,759.
[3]杜二球,高霞,李咏梅,等.610例育龄期女性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439-440,463.
[4]Gerdts C,Dobkin L,Foster D G,etal.Side effects, physical health consequences,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abortion and birth after an unwanted pregnancy[J].Womens Health Issues,2016,26(1):55-59.
[5]Huber D,Curtis C,Irani L,etal.Postabortion Care: 20 Years of strong evidence on emergency treatment, family planning, and other programming components[J].Glob Health Sci Pract,2016,4(3):481-494.
[6]Peters S A E,Yang L,Guo Y,etal.Pregnancy, pregnancy loss,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ese women: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J].BMC Med,2017,15(1):148.
[7]Mark K S,Bragg B,Talaie T,etal.Risk of complication during surgical abortion in obese women[J].Am J Obstet Gynecol,2018,218(2):238.e1-238.e5.
[8]Moore A M,Gebrehiwot Y,Fetters T,etal.The estimated incidence of induced abortion in Ethiopia, 2014: changes in the provision of services since 2008[J].Int Perspect Sex Reprod Health,2016,42(3):111-120.
[9]Ushie B A,Izugbara C O,Mutua M M,etal.Timing of abortion among adolescent and young women presenting for post-abortion care in Kenya: a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nationally-representative data[J].BMC Womens Health,2018,18(1):41.
[10]华桦,朱慧,曹曦霞.多次流产女性流产后服务需求及干预效果的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14(6):490-492.
[11]高素红,周钰.1098例重复人工流产原因及需求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40-1043.
[12]周海慧,朱笑妙,周蓓蕾,等.育龄女性反复人工流产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3):311-312,316.
[13]Che Y,Dusabe-Richards E,Wu S,etal.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contraceptive use, abortion and post-abortion family planning services (PAFP) in three provinces in China[J].BMC Womens Health.2017,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