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静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尤为突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探究欲望。
关键词:小组学习;合作交流;汇报评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数学时,应大胆使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可是,由于这种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时间分配不是很多,导致教学效果不显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还需深入地研究如何提高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合作学习,在当前课改中是最倡导的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若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听课者会认为本节课教学方法陈旧,没有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所以,目前的小学课堂都要体现出这一环节。实际上,合作学习就是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采用分组、同桌互助等方式进行探讨、研究,交换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得出问题的结论,这其中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一定的效果,切实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水平,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1.分组要合理
分组,不是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四个小组或五个小组,分组之前要考虑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要做到均衡分配,优中差每个小组都要平衡,并且在小组成员确立后,提出明确的要求,每个成员分别负责哪项任务,在研究探讨问题时每个成员都要积极发言,特别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即使说的不一定准确,成员之间也不要耻笑,意见可以保留,并且优生要做好榜样作用,发挥自己的长处,适当地帮助学困生将问题表达得清楚、准确。比如:在教学“量长度”时,我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在分好组之后,学生开始进入到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的充当指挥,有的拿笔做记号,有的充当量杆,有的用米尺测量……每个同学都投入其中,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同学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如何测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品尝到合作学习带给他的乐趣。
2.教师要巡视
为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前要明确学习目标及任务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见解,使最终合作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小组合作达成的共识。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弯下身子,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认真观察各组成员的学习状态,对发现不认真交流思考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调整纠正,同时还要教育学生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找出与自己想法的不同之处,并思考原因在哪。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李老师带90元钱,去商店买18个作业本,每本2元,还剩多少元?”学生做起来枯燥无味,但如果将这道题改为:“李老师带90元钱去文具店买庆‘六一礼品,她准备买2元一本的作业本18本,她带的钱够买吗?”这样提出问题,学生觉得有意义,跟生活很贴近,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设计既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3.时间要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就要将此种方法发挥到极致,达到应该达到的教学效果,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给足学生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要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去,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4.交流与评价
评价,是检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过程,评价不是简单地对结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汇报的知识准确性给予恰当评价,同时还要更多地使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全方位多维度给予评价,要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当然,评价方法不可单一,形式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汇报不同的知识点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
合作、交流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经济与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21世纪社会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合作能力的培养也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一面。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还能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参考文献:
[1]陈涛清.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对策[J].小学数学教育,2013(12).
[2]尹美霞.“小组合作学习”再认识: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1(40).
[3]于丹凤.浅谈小学数学的合作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