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征宇
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高效教学的方法成为更多教师的思考重点。本文从课上的教学模式以及课下的巩固方法两个角度进行阐述。课上教学注重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动机激发,课下教学更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巩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更加完整。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所有的能力,“减负增效”就成为了教师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知识、锻炼思维、落实方法。教师要高效利用课上时间,让学生尽量多学多思多练。
探究式课堂模式
许多研究者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学生从原有的认知水平出發,积极参与探究,寻找答案的过程,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内在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探究性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有效探究性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自主进行探究、实践及验证知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挣脱在教育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内容与模式对学生的桎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使学生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支架式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分析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置教学的梯度和难度。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特点。以教师的知识框架为引领,帮助学生确定思考方向。以合作学习为途径,让学生大胆思考和表达,让学生在规定的思考范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等的学习能力。
案例:在进行冷锋、暖锋的内容设计合作探究的教学内容时,设计支架式的学习表格,规定学生的思考方向和内容难度。
课下活动
课下活动的设计,是学生提高兴趣、巩固知识的手段,是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高效的途径。微课是现在教学中非常高效的手段,方便了学生在学校教师讲授外的时间对于知识的预习、复习及巩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不能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疑问,需要课下多次反复思考与研究,微课视频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举例:地球运动的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微课设计思路:介绍的是昼弧和夜弧的概念,明确昼夜弧的含义。利用图示同步表示昼夜弧,让学生能看明白哪段纬线表示昼弧、哪段表示夜弧。利用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图,逐一分析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和特点,让学生理解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在讲解的时候同步显示地轴、晨昏线以及昼弧和夜弧。将四幅图同时出示,让学生观察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的规律。
作业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设计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奋进的作业。除此之外,作业的设计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在编题、选题上下功夫,要多思索,要根据学生智力的实际情况考虑作业设计的难度和范围,并在题海中进行筛选,确保作业的系统性、典型性、挑战性、启发性,在保证作业求实效性的基础上,还可以不断地改变作业的形式,使作业设计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有效作业的空间。
求知欲是生来就有的,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是盲目的。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在正确的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课下要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高效率地对课堂教学的知识方法等进行巩固,使课堂教学和课下巩固能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