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薇
随着“一带一路”的持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也获得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如何顺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016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表示: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为 “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人才输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致力于将中国打造成为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
随着国际产能合作和我国产业输出节奏的加快,“一带一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大。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很多方面办出了特色。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如境外办学、输出优质教育资源。
然而,“一带一路”战略也暴露了后者存在的问题,如沿线国家和地区参与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办学结构不合理、专业设置趋同等现象;留学生的引进与培养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和留学生数量、降低留学生录取的标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合作的区域、学科不平衡性比较明显。
因此,怎样把握“一带一路”倡议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并为解决发展中的問题提出对策思考,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基础理论
本文将从教育经济学理论、高等教育市场化和战略管理理论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教育与经济增长互促共进,表现为:经济的增长与繁荣对有技术有文化的人才有大量的需求;同时,教育的发展和进步也要保持与国力相适应。
“高等教育市场化”意味着:首先,以国家和政府为代表的官方与以市场、个人或家庭为代表的非官方在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比例上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前者逐渐减少,后者逐步增加;其次,高等教育和私有经济部门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合作更为密切;最后,民办或私立高等教育也将在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
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运用到教育发展分析中来就意味着:首先,对学校的环境分析进行内部条件的分析、外部环境的检视、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综合提升的分析;其次,要对学校发展中的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社会教育发展有全面的了解、中观层面上的区域性经济社会形势的预判、微观层面上的校园内外支持性条件的掌握;第三,制定适宜自身发展的战略规划。
基于上述理论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开展必须要把握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怎样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过程中的各市场要素怎样有序组合?特定高校在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时所面对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统筹兼顾?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国际经验
在国际上,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已有大量实践,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对之进行总结分析,对我国开展相应的国际合作有相应的启示。限于篇幅,在此仅扼要梳理美国和新加坡的经验。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合作的经验
美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实施。社区学院国际交流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自主、自由地进行个人抉择和职业流动,并融入商业世界和社会生活。社区学院一般通过如下方式开展国际合作:
第一,在现有的或新的课程中,糅合、融入国际性的内容和视角。
第二,针对移民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特殊的教育活动和教学课程。
第三,开发并力推海外学生项目,同时鼓励进行师资的国际交流。
第四,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招收国际学生。社区学院积极招收国际学生主要是考虑到:与国际招生随之而来的是财政上的巨大收益,以及促进校园里的学生群体更加多元化。
美国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社区学院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了解世界;第二,国家以政策有效引导国际合作;第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显著。
新加坡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经验
新加坡主要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任务的是五所理工学院,类似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实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十分前卫。第二,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第三,课程体系的设计、师资培养的规划都采用国际认证、实现与国际一流水准接轨。第四,加强与国外先进职业教育院校的合作,包括招收留学生、送学生前往海外学习或实习、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简要梳理不难发现,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职业类院校,开展国际合作的驱动力主要是人力资源和国际理解;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新加坡,其驱动力主要来自对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有竞争力的教育资源的输入,以及自身领先的教育资源的输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目的都是为了吸收借鉴并进行创新。这一学习创新的过程又是基于院校自身内外环境、资源禀赋的整合,进而才能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成功案例
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浪潮中,中国亦不乏成功案例,可以为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实践参考,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的经验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的经验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采纳国际化办学理念为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大学”奠定基础。这表现在人才培养和自身定位两个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瞄准国际企业准入资质和国际人才标准,强调学生要有国际视野,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同时,该校在自身定位上,志在国内1200多所高职院校整体提升的背景下确立自身的特色,同时在国际职业教育界声誉卓著。
第二,该校国际合作的有序开展与进行也得益于自身组织、制度和充足的经费。该校于10年前就独立设置了外事办,以保证组织架构的专业性。全体外事办工作人员外语水平良好,工作分工根据项目推进做到了细致且专业,人员的专业性有所保障。
第三,明確自身在行业内的发展方向,做到了教育国际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发展。在研究全球各主要区域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后,该校对于自身在国内、国际行业内的定位有清晰的认识。虽然与比较成熟的欧美职业体系还有一定差距,但在东南亚地区,该校在很多方面已经具备教育输出的基础。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
该校国际合作经验可以归纳如下:
首先,先进的领导观念。“四川标榜”每一个办公室的墙上都有这样一段话:“……建立平等、尊重、友善、依存、理性、有效,与国际同类学校基本一致的运行机制。”
其次,将国际化与中国特色的结合做到了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在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该校有自己的原则:不盲目模仿跟进,而是评估双方受益、对方的优势、本土的情况,多方权衡评估后再加以创造地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借助中国的文化特色对国际合作进行再造和创新,使已有专业的内涵更加丰富,新的教育教学产品的吸引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深职院和“四川标榜”在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上的成功,极富成效地促进了学校发展,究其原因,与其早早制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有关。国际化战略系统规划学校的国际合作,促成了各项国际化工作形成合力、互相补充。当然,两所学校的路径选择都是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制定的。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模式创新
基于上述的理论选择以及对国际经验和国内个案的分析,本研究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要在把握机遇的同时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必须要坚持职业教育的环境分析和市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合作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际、国内政策因素;国际合作高等教育市场因素;国际合作高等教育文化因素等。
就总的发展趋势来说,政策、市场和文化环境是有利、开放的,但是各院校所处的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院校自身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模式需要整合性地考虑三者并进行准确的环境因素评估。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供给市场和需求市场。从供给市场来看,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必须兼顾双方利益(追求)。
二是“优质优价”原则必须得到体现。在需求市场分析上,要考虑需求动因、需求群体构成、影响需求的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模式分析
特定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合作应当在上述环境分析、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量身定制的模式选择。这些模式可以从下述的理想类型中选择并进行完善。
校企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坚持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导向,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注重利用企业与院校两方面的教学资源,将课堂的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的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它具体包括合作办学、联合培训、“订单式”等模式。
高校合作模式
这一模式对合作双(多)方而言,可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思想、前瞻性的学科、专业及其先进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教学大纲,制定共同遵循的阶段性合作教学计划,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弹性学制、学分制以及全程定性、定量跟踪考核学业成绩和能力的动态管理办法等,从而把一个学校的教育嫁接到国际合作教育之中,形成高校教育的开放性。这一模式的实践主要有“2+2”“1+2”“1+3”等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