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校在学科建设和学院管理层面,必须准确把握本校建设的总体定位,明确本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对人才培养和目标准确定位;要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等方面,成为知识发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原历史系)建于1956年,办学历史悠久,创建者为著名历史学专家翁独健、傅乐焕、张锡彤、徐宗元、王锺翰,著名社会学、民族学专家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林耀华等知名教授,由时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翁独健先生担任系主任。学院底蕴深厚,学术声誉好,民族历史研究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成果突出,为新中国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建设等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建设一流学科只有摸清这些家底,梳理出本学科的传统优势,立足本学科的历史地位,才能摆正位置,适应新形势,寻找新突破。
中国史学科是传统的优势学科,我们在教学、科研、学生等管理上,突破原来的教研室体系和学生社团结构,结合二级学科群的建设,以中国史博士一级学科为中心,突出中国民族史的优势和特点,整合学院内外的师资和科研资源,以学科团队为抓手开展工作。
学院组建了五个学科团队开展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工作。第一是“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历史与地理研究”团队,依托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基地,以北方民族史研究为中心,建设专门史(民族史)二级方向,保持蒙、满、回、藏等北方和南方民族史研究在海内外的领先地位。第二是“中国古代史”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校内科研平台,以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师资为主,建设中国古代史二级方向,突出中国历史研究的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的特色优势。第三是“中国近现代史”科研创新团队,依托校内科研平台,以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为中心,建设中国近现代史二级学科方向。第四是“中国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科研服务团队,以南方民族史师资为主,依托校内科研平台,整合校内相关师资力量,组织西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研究、保护与开发等。同时,学院积极筹备“中央民族大学公共史学研究院”(蒙曼工作室)平台,以期整合学院在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智库建设方面的优势资源,以蒙曼教授为带头人,全院教师参与,整体带动中国史、世界史的学科建设。各团队负责分解落实学院的科研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内容,以期达到整合资源、凝练目标、责任清晰和持久有效的总体发展目标。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世界史学科,与全国各高校一样,都是在2011年从历史学科中独立出来的一级学科,目前世界史学科为硕士一级学科。受编制和师资的影响,现仅有6名专任教师,主要是保证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受到很大的制约。我们认为,虽然它不可能在最近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有跨越式发展,但从历史学学科的整体发展和中国史博士一级学科的整体建设看,世界史学科是历史学建设的两个翅膀之一,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史的学习和学科建设同样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培养本科生有全球观念和大局意识,更要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全球观念和大局意识。因此,学校和学院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大局出发,从中国史一级学科建设一流学科目标的出发,围绕世界史学科建设,综合各学科的力量,积极把握发展机遇,参与和服务国家战略。自2015年开始,历史文化学院开始招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本科专业,培养具有较好的世界史、民族史、中国史基础,懂得一门以上周边国家官方语言或者跨国境民族语言的综合型人才。既满足中国及周边国家对具有中国史、民族史、世界史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又能提供对周边国家有深入研究的学术型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以世界史教学为主的这一实验班,被列入国家民委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发展计划,得到教育部本科教学专项建设经费的连续资助,纳入了教育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建设序列。在科研方面,我校的世界史目前侧重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世界民族问题的历史溯源”“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等基础性研究,成立了科研平台“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研究中心”,使科研研究和智库建设并重,在世界史学科建设中寻找“变”与“不变”的结合点。
近年,我院的世界史硕士招生生源良好,就业率为100%,国际化水平较高,多名研究生到英国剑桥大学、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交换或深造,完全可以满足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世界史的诉求和渴望,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管理有它长期坚守的自身发展规律,存在管理上的普遍性、共同性和技术性等自然属性,所以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有所坚守。比如作为人文类基础学科的历史学,学习、训练和科研都需要长期的积淀,学生必须踏踏实实地学好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这两门通史课,史学基本功一定要扎实,练好“童子功”;老师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心境的静养,让师生的内心能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领导不能要求只争朝夕,大干快上,有水快流,类似于工厂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双一流”建设中,高等教育管理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问题,时刻提醒我们,需要改革创新,也需要坚守传统,必须处理好“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