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激活办学动能

2018-07-05 09:15山东师范大学校长
教育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科改革专业

/ 山东师范大学校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呼声日高,部署愈实,体现出新时期教育在国家改革发展中的基础型、先导性、全局性作用,体现出国家对高等教育这一重要创新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的高度重视。山东师范大学紧紧把握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深刻认识当前在治理结构、学术体制、人才培养机制、人事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和瓶颈,在全校凝聚改革共识,大刀阔斧力行,努力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科学谋划,汇聚合力

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启动“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聚焦“双一流”战略目标,主动适应绩效导向的大学评价机制,积极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且艰巨的任务。我们深知不进则退、慢进亦退。面对内部自我加压与外部激烈竞争的双重挑战,面对既要拓展空间补短板,又要提升实力强内涵的双重压力,全校上下凝神聚力促改革、谋发展。

为确保办学方向不走偏、重心不失衡,确保改革深化、发展跃升,学校紧紧围绕提高办学质量这一战略主题,提出了深化办学改革的“一三三四”整体布局,即坚定国内一流综合性师范大学建设目标,狠抓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生工作“三项重点”,实现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绩效管理“三大突破”,强化制度机制、资源配置、基础服务、安全和谐“四方面保障”,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围绕“一三三四”整体布局,学校以优化、协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出台了《山东师范大学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陆续推出一项项具有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持续实施绩效管理改革,积极推进人事、人才和二级学院办学绩效管理改革,启动实施后勤综合改革,通过建模方式对各类资产配置使用效益进行效用评估,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有效提升了学校资源的利用率,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配置保障体系。

同时,学校坚持问题导向、绩效导向、成果导向,聚焦成果产出与贡献度、竞争力提升。推行中层领导班子三年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以此为抓手,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创新、党建管理、学生工作、国际化办学、考核与奖惩等方面细化发展目标,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过程评估与考核;定期召开党委常委会议,听取中层领导班子任期目标任务进展情况。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以大学章程为核心,深化内部治理体系改革

2016年,《山东师范大学章程》顺利通过核准并全面施行,开启了全面依法治校、依章治学的新征程。

科学配置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学科专业建设职能。我们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建立和完善党委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抓好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重新组建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制定完善学术委员会章程,学术问题由专家参与决策,通过学术委员会会议研究确定学科优化布局、专业调整方案,职称岗位聘任、高层次人才待遇等若干重大问题。

优化调整组织架构,有序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学校重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与主动性,探索建立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责权利相统一,务实高效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积极促进学术性行政机构建设,实施“学科+研究院”发展模式。三年来,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成立了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院、环境与生态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齐鲁文化研究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在学科建设、成果产出方面成效明显。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权限、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以来,学校以目标管理为主线,以绩效考核评估为抓手,以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为牛鼻子,以监督制约为保障,规范学院管理权力运行,在本科教学工作、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人事人才与绩效考核、科研工作、学生工作、对外交流与合作、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合理配置,科学界定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边界,有效激发了学院办学活力。

以成果产出与贡献度评估为导向,推进学术创新体系改革

实施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对接国家和山东省“双一流”建设方案,高点定位,集约用力,狠抓成果,精准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科资源配置,健全学科负责人岗位聘任和责任制度。着力实施重点建设学科,扶持新的学科增长点,调整撤销基础弱、建设成效差的学科。实行学科分类分层建设,2015年出台“学科振兴计划”,量化指标,动态管理,重点建设7个品牌学科、14个特色及服务需求学科;2016年, 4个学科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7年, 13个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等次;2018年,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学校列全国第30位、师范类第3位。

强化学科(专业)竞争力与成果产出。加强学科(专业)竞争力与成果产出的战略谋划、分析研究、调度指挥,在全校形成相互激励、相互促进、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学科(专业)竞争力与成果产出水平明显提升。

推进学部制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按照要素资源集聚原则,学校加紧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了理工学科、文法学科、经管学科、师范教育学科四大学科(专业)群,实行本科专业分类管理,固守“学科+教师教育”的师范特色,提升教师教育特色专业,扶持优势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强化应用专业,淘汰限制性专业,加强专业动态调控,提升专业竞争力,为人才培养夯实“地基”。2015年以来,先后重组完成教育学部、新闻与传媒学院,启动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优化建设工作,将原来84个本科专业调整压缩至64个,着力实现学科专业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专业竞争力稳步提升。近年来,获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34项,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及先进集体奖,1个大学生创新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及优秀组织奖。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设“人才蓄水池”,打造一流教师队伍。贯彻落实国家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实施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高端领军人才和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力度,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团队。建好人才“蓄水池”,把“名家”打造成为“名师”,强化教授上讲台制度,让“名家”“名师”站稳人才培养主战场。近年来,全职引进4名“国家杰青”,其中2人入选“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3人担任二级学院、研究院实职院长;19人次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973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全国“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荣誉称号,8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国家优青”;1人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7人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学校承担了教育部“质量工程”全部类别项目,4人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深化岗位聘用管理。启动实施岗位聘用管理,实现用人机制的转轨和过渡,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突破“瓶颈”,打破“常规”,撤掉了教授身份的“铁交椅”,真正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在职称评审权下放学院、编制总量动态控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等环节稳步推进改革,人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实施绩效工资。2013年,学校启动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调整离休人员离休补贴,归并退休人员津贴补贴,建立退休补贴,进一步统筹兼顾校内各类人员收入分配水平。2015年、2016年,学校相继出台《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绩效管理办法》,全面实施绩效考核,加强对单位和教职工个人的年度考核、期满考核,把单位任期目标任务和教职工岗位职责聘期目标任务作为绩效考核的重点,结合岗位管理,把岗位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的发放挂钩,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做到“以岗定薪、责薪一致、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形成了切实体现绩效水平的绩效工资调节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实施学分制改革。学校从2002年开始探索进行学分制改革,目前已取得重要突破,基本构建起了学分制教育框架。框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极大方便了与国外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学分互认,为提升学校教育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强化优势专业建设。2014年底,学校申请并获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拨款定额改革专业划分试点高校。经学院自查、学校评审等环节,全部专业被划分为A、B、C三类,其中对A、B类优势专业重点建设、做大做强,限制或撤销C类专业。2016年计算机类、环境与地理科学类、光电类3个专业群成功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重点专业(群)。

科学构建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制定出台了系列配套制度和改革措施,构建了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校级教学督导制度、院级单位教学工作状态评价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教师课堂教学秩序随机抽查通报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教风建设制度,学生本科生毕业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考生违纪作弊学生通报制度、学风建设制度,学年末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制度。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监控和保障作用。

推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在实施文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大类招生”试点基础上, 2012年在12个学院推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至2017年,已有41个专业按照大类进行招生,大类数量达到19个,大类招生专业数占全部专业数的比例达到48.81%。打通了招生和培养环节,充分挖掘学生兴趣和优势,发挥通识教育优势,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体制性改革。

深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改革。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对学校科学研究贡献度不断提升。全英文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深入推进。推进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完善名额分配办法,停招在职攻读理科博士学位研究生人员,降低在职攻读文科博士研究生录取比例,提高推荐免试研究生录取数量,研究生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学科改革专业
【学科新书导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改革之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超学科”来啦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