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某地区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

2018-07-05 07:40徐亮张明孙俊翔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管理学医务人员

徐亮,张明,孙俊翔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1]。2013年中国心血管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为2.9亿[2],且致死率明显升高[3]。大量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众多,且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4,5]。2014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共同发布的中国《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中,明确将心血管疾病早期风险筛查与危险因素管理作为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的推荐项目[6]。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降低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医务人员自身对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认知水平较高,但由于心理压力较大、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职业因素的影响,其发病风险也不容忽视。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体检的1600例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分组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2016年体检并且参检项目完整的所有在岗职工1600例(其中医生532例,护士780例,医技人员190例,行政人员98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560例,女性1040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44.5±8.7)岁。纳入标准:在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工作的职工;参加体检且资料完整。排除资料不完整的职工。依据年龄分为:<50岁组(1179例)及≥50岁组(421例)。依据性别分为:男性(560例)及女性(1040例)。

1.2 研究方法 结合文献,自行设计此次调查问卷,由宜兴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医务人员辅助完成,采用多项选择法和直接询问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心血管疾病既往病史及医务人员的相关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等)。收集参检人员的体检数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结果。

1.3 判定标准 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7]中的判定标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定义如下:①高血压:3次非同日诊室测量血压的平均水平收缩压≥140 mmHg及(或)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kPa);②血脂异常: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③糖代谢异常:包括糖尿病、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④肥胖:体质指数(BMI)≥28 kg/m2;⑤缺乏运动:规律运动为每周(非同日)运动次数3次以上,每次≥30 min,低于此标准定义为缺乏运动;⑥压力大:利用心理压力指数测试表来评定,共31道测试题(总分31分,选择“是”、“否”,分数越高压力越大),>19分认为压力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院职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情况 参检人员1600例,按危险因素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压力大987例(61.7%)、缺乏运动984例(61.5%)、糖代谢异常289例(18.1%)、肥胖480例(30.0%)、高血压321例(20.1%)、血脂异常387例(24.2%)、吸烟246例(15.4%)、心血管病史154例(9.6%)。

2.2 医务人员不同年龄段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 ≥50岁的医务人员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史的比例高于<50岁医务人员,而肥胖、糖代谢异常以及压力大的比例则低于<50岁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1)。

2.3 医务人员不同性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男性医务人员吸烟以及压力大的比例高于女性,缺乏运动比例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2)。

表1 不同年龄医院职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较

表2 医务人员不同性别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

3 讨论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血压、糖代谢异常、高胆固醇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8]。一级预防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极为重要[9]。医务人员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清楚认知和理性控制有利于保持自身健康,然而现实中,医务人员却常常忽视了自身的健康管理,陈见红等[10]研究发现,柳州市男女医务人员10年内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的发病危险度普遍高于我国人群平均水平。本研究调查医务人员1600例,既往心血管病史的占比为9.65%,表明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按危险因素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压力大987例(61.7%)、缺乏运动984例(61.5%)、糖代谢异常289例(18.1%)、肥胖480例(30.0%)、高血压321例(20.1%)、血脂异常387例(24.2%)、吸烟246例(15.4%)、心血管病史154例(9.6%)。压力大成为首个高危因素,达61.7%,且<50岁的医务人员压力大比例高于≥50岁组。年轻医务人员由于业务繁忙、职称晋升、科研压力等,压力相对更高。职业紧张会造成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趋势。所谓的“职业疲竭感”可引发心血管系统反应性的变化,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1]。

本次调查中,≥50岁的医务人员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血管病史的比例高于<50岁医务人员。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暴露的危险因素也开始显现,应按时体检,积极防控危险因素。对比男性、女性医务人员,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戒烟或选择适当的烟草替代品,逐步减轻自身的烟草依赖。

[1]强东昌,武留信,高向阳,等. 体检人群心血管健康等级评估模型的构建和应用[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7(6):406-9.

[2]沈振海,陆昀,祁华金,等. 理想心血管健康与腰围、腰高比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7,11(1):56-61.

[3]Yang ZJ,Liu J,Ge JP,et al. Preval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the 2007-2008 China National Diabetes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Study[J]. Eur Heart J,2012,33(2):213-20.

[4]李志芳,段培芬,武阳丰,等. 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常见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诊疗习惯的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9):829-32.

[5]Li NF,Wang HM,Yan ZT,et al. Ethnic disparities in the clustering of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mong the Kazakh, Uygur,Mongolian and Han populations of Xinjiang: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Public Health,2012,12(1):499.

[6]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体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专家共识[J]. 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6):398-412.

[7]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2.

[8]Malik S,Wong ND,Franklin SS,et al. Impac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mortality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 causes in United States adults[J]. Circulation,2004,110(10):1245-50.

[9]胡荣,李曦,潘伟琪,等. 男性医务人员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B):3749-51.

[10]陈见红,卓柳安,汪彪,等. 医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十年发病风险评估分析[J]. 内科,2016,11(6):835-8.

[11]王桂芳,郭会越,刘燕,等. 医务人员职业疲竭感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6,30(5):305-8.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管理学医务人员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