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博
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重要论断。
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二者存续相依,互为表里。
史学之元在于史观。唯物史观是探寻史学研习的信仰之基,是夯远见卓识的力量之源。自20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唯物史观成为我们在研究中必须遵循和继承的科学史观。
史学之本在史料,竭泽而渔地收集史料,审慎求实地解读史料,使历史研究成为源头之活水。当前,历史学身处新环境。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史学研究方法带来了新机遇。档案文献数字化使研究者突破了原有时间、空间局限,获取了更多的研究资料。同时,各种文献检索平台、数据库等大数据工具的丰富完善和应用普及,使获取与筛选信息更加快捷、高效。在这背景下,研究者若能坚持科学史观,加强学术规范训练,就更加大有可为。
例如,我曾试图弄清国民党宣传舆论口径下的人民解放军“形象”。首先,我需要对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宣传情况的相关内容有细致深入的了解,这是从事研究的知识基础。其次,要运用多种手段广泛搜索,如各级图书馆所藏纸质资源,读秀、百链等电子资源检索工具,国民党《中央日报》电子资源以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在内的档案馆资源索引等。其中,检索词的多样化与准确性,是提高材料获取率的关键。这均有赖于研究者知识结构的完整和文献“图谱”的建立。
同时,为避免认识问题发生偏颇、文本分析过于单一,使论点阐述更加符合历史,还须参引党的文献,两相对比加以讨论。如对中共征兵、土改、难民等問题,国民党进行了“妖魔化”,严重背离了实际。我们在研究中,不仅要坚持立场,还要大量研读马克思经典著作及党的文献,加强对国共关系、两党宣传、中国革命等命题的把握。如此,才能使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虽然大数据、资源数字化等手段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使史学创新面临着新的机遇,但在研究中亦应保持清醒、审慎的态度,自觉抵制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错误思潮的冲击,否则就会对人们认知历史尤其是准确认识中国近现代史产生不良影响,尤其要警惕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比如近年来,少数人挑战历史常识,刻意将饱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民国时期描绘成美好的时光。历史研究是实证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存褒贬扬抑,这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冷静。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