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昕
“知青”这个词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陌生且远大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样的一句话造就了“知青”这样的群体。所以,当拿到这本书时,我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的。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通过他人之口跃然于纸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绚烂的句式,有的是每个人的真情实感,朴实无华的言语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年龄最小的知青、插队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所待时间是最长的极少数人之一……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又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坚持下去?
一是强大的信念。当时的近平,父亲受迫害、挨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母亲过着受审的生活;自己又是所谓的“黑帮子弟”。可想而知,当时他需要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然而,他并未选择避世,更没有想过走捷径,而是形成了难能可贵的强大信念——为群众做实事,这就是他自己所说的“过四关”中的“思想关”。
二是肯读书善思考。几乎每一篇都提及“近平喜欢读书”“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有满满一箱子的书,《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国家与革命》等马列经典著作,还有当时不多见的《静静的顿河》。他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丰富知识、知晓历史,更多的是进行思考、比较和分析。还只是初中生的近平,在如此落后贫穷的梁家河,只有通过读书来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也只有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农作后的挑灯夜读、休息时的互相讨论,哪怕是在四川考查沼气工程时他都不忘将那些对联抄下来后仔细研究。
三是知行合一。“近平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他从不向困难低头,非常有主心骨,有了想法,有了思路,就一定要仔细研究,一定要把事情做好。”这样的评价比比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将那些书上的知识和群众实际结合起来,把知识中的水分都蒸发掉,得到真正适合实际需求的知识。习总书记说过:陕北七年生活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陕北七年,锻炼了他坚忍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正如他自己所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看完这本书,笔者想到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开头,习总书记提出了“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他从政以来,始终关心着弱势群体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群众,无论是在梁家河、在正定,还是宁德,处处留下了他扶贫的印记,即便是在福建、浙江、上海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领导岗位上,他也充分利用当地的市场资源、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对口扶贫甘肃、陕西、青海等不发达地区,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精准扶贫是他提到最多的一个词语之一。可以说,他一直心系群众,为人民做实事、谋幸福。
正如十九大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知青岁月的习总书记是我们青年学习的榜样。在初心下前行,勇做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