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臣壶的艺术形象特征— —以闽南地区发现的“孟臣”款紫砂壶为例

2018-07-04 01:31王丰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0期
关键词:款识制壶诗句

王丰丰

(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福建 漳州 363000)

1 何人初识惠孟臣

惠孟臣,明末清初宜兴制壶名手,荆溪人,后世对其人记述甚少。清代文学家吴骞曾在其著作《阳羡名陶录》里提到:“惠孟臣不详何时人,善摹仿古器,书法亦工。”又言:“海宁安国寺,每岁六月廿九日,香市最盛,俗称齐丰宿山,于时百货骈集。余得一壶,底有唐诗‘云入西津一片明’句,旁署‘孟臣制’。十字皆行书,制浑朴,而笔法绝类褚河南,知孟臣亦大彬后一名手也。”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惠孟臣其人最早的文字记载。而吴骞的好友张燕昌也曾提到:“又余少年得一壶,底有真书‘文杏馆孟臣制’六字,笔法亦不俗,而制作远不逮大彬,等之自桧以下可也。”[1]张燕昌认为技艺上惠孟臣虽不及时大彬,但也堪称当时制壶名手。此外,常常被引用的有关孟臣的记载还有日本人奥兰田的《茗壶图录》:“鸣远、孟臣,名尤显……在日本,重煎茶小壶,凡刻有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等名字者,都受到珍爱。”民国的李景康、张虹的《阳羡砂壶图考》载孟臣制壶“浑朴工致兼而有之,泥质朱紫者多,白泥者少。出品则小壶多,中壶少,大壶最罕。笔法绝类褚河南,惟细考传器,行、楷书法不一,竹刀钢刀并用,要不离唐贤风格,仿制者虽精,书法究不逮也”。《茗壶图录》成书于同治甲戌年(1874),亦即同治十三年,此时出现的记载只能说明后惠孟臣时代的壶在日本也受到欢迎。而李景康成书于1937年的《阳羡砂壶图考》基本是参照张燕昌、吴骞的记载,特别是“笔法绝类褚河南”一句,显然出自吴骞前述。

吴骞、张燕昌两位文人对紫砂的学识素养和鉴赏力都十分不俗。吴骞(1733—1813),浙江海宁人,能画善诗,对紫砂历史研究和鉴赏有着较高的造诣。其著于乾隆丙午年(1786)的《阳羡名陶录》较为系统地记述了紫砂的起源、原料、工艺及制壶名手,成为一部今人研究明清紫砂工艺的珍贵典籍。而其好友张燕昌(1738—1814),浙江海盐人,精金石篆刻,在紫砂学术研究上著有《阳羡陶说》。对于两位清代文人当时所见“孟臣”款紫砂壶是否是惠孟臣本人代表之作,时至今日已无从可考。但张燕昌在说起他所见的一些紫砂壶时,回忆起小时期曾见过孟臣的作品,对该壶持不以为然的态度,甚至只是顺便提点而已。张燕昌生于乾隆三年(1738),他说少年时期看到这件东西,应是在乾隆二十年(1755)前后的事了。同时代吴骞也在庙会上偶见有“孟臣”款的壶,因感到底款刻写书法造诣较为高超,才注意到有惠孟臣这个工匠。直到乾隆五十一年(1786),吴骞才把这两件事写进他的《阳羡名陶录》中。因此,可以判断在当时紫砂盛行、制壶名家辈起的社会背景下,是不至于对一位在当时紫砂界还默默无名的制壶匠人而特意托款仿制的。

2 壶式造型特点

从吴骞、张燕昌两位清代文人的文字记载中可推断,时大彬为明代制壶大师,能将惠孟臣制壶水平与之比较,足见其技艺并不平庸。我们也可以从两位清代文人以上几句评述判断孟臣制壶的几个特征:一是惠孟臣善摹仿古器;二是壶底有古诗句款及署名,且笔法堪比褚河南。笔者在整理家父遗稿的过程中,搜集整理了一部分闽南地区孟臣壶的资料,其中署“孟臣”(含“惠孟臣”“孟臣制”)款有147件,主要都是容量较小的圆壶光货。采集的目标是以旧物为基点,以出土物为主,不排除有传世品,以民国为底线,无论宜兴产品还是潮州仿品,也不论工艺精拙、陶质优劣,以构成一个闽南地区使用茶壶的基本面。通过对其壶式、款铭加以整理,归纳出该批孟臣壶有以下特征:这批茶壶多数色彩为褐红色和朱红色。壶型上有高圆、鼓形、龙蛋、梨形、扁鼓、掇球、思亭等,其中作梨形和鼓形居多,多呈矮扁。壶体素洁无饰,形制体量较小,多为四至五小杯。陶土较为粗糙,部分还施有朱红色化妆土。壶外形线条圆转流畅,腹部饱满,胎体轻薄。壶嘴二弯、三弯居多,凸显朴拙之气。壶嘴以舌口为主,曲线柔美。平底或卧足,讲究口、流、执三点平,呈直线,或相差0.1~0.2厘米。“这类壶简洁而不事装饰,忠实于作为茶壶的基本实用功能,整体构成了对称的体形和明确的中轴线,重心下移在壶的中下部,卧足的处理增强了重心下移的感觉,腹以下适度内收,控制了中心的高度,增加了生动感,使造型稳而不重,安而不呆。”壶口径3.2~6.8厘米,以3.8~4.2厘米数量最多;底径3.6~7.8厘米,以3.8~4.5厘米占多数;高4.3~13厘米,其中又以4.5~9厘米比例最高。署名“孟臣”“孟臣制”“惠孟臣”三式,其中“孟臣”数量居首,“孟臣制”次之,少数“惠孟臣”款。此外,还有部分分居两边钤印“惠”“孟臣”并带茶叶纹印的“惠孟臣”刻款(图1)。

3 书体流畅潇洒,具唐人古风

图1 孟臣壶带叶纹底款

吴骞、张燕昌两位文人所见的孟臣壶都带有款识,其中吴骞所见壶底还刻写古诗句。根据吴骞、张燕昌两位文人所评述的“笔法绝类褚河南”“笔法亦不俗”,自然而然地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孟臣壶的壶铭款识上。根据上述可见惠孟臣制壶除注重壶体浑朴精妙外,尤注重铭刻的书法。褚遂良是初唐四大书法家 之一,以楷书为主,书学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善于将诸家笔法融为一体。大书法家米芾曾称其书法“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其书风华美空灵,其行书代表作《潭府帖》,书法线条充满着生命和飞动之美,并且不掩饰行笔的痕迹,使点画、线条自由生动。笔者通过集字,将褚遂良所书“惠孟臣制”数字拼合,可看出其书法圆润温雅、提按起伏、错落明显。根据笔者手中搜集的闽南地区“孟臣”款的壶铭资料,发现“孟臣”款壶铭表现手法上以刻写为主,兼部分印款。刻款书法秀娟,不离唐贤风格。字体上少数为楷书、篆书,余均为行书或行草,用竹刀刻画,基本都是在未干的陶土上用竹刀单刀刻画后烧制而成,笔势灵动,颇具书法韵味。如漳浦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孟臣制”款朱泥小壶,壶底用竹刀刻画出的“明月三人太白杯孟臣制”三行刻款,“明”字作三个边弧,形成狂草,而“三人”“太白”四字刻写较为工整。“孟臣制”落款又恢复近于草书一类,笔法富于变化。在刻写的款识中,部分并用钤印,另有少数仅用印款。这也是充分利用了行书流利、潇洒的用笔特点,提按明显,节奏感强,这样的笔法及书体特征正好便于创造艺术意境。不呆板,不过于严谨,又不大开大合,放任自由。此外,行书介于楷、草之间,这也颇见褚遂良行书书法中的笔意,尤其是其提按明显,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又不失章法。

4 诗文款识,独具一格

最值得深究的是在147件“孟臣”款的紫砂壶中,刻名款及带诗的有92件,占总数的63%。这个数字也表明,底款刻有古诗和匠人款是孟臣壶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也和吴骞在其著作《阳羡名陶录》里提到的所见之壶如出一辙。

通过对其诗文款识的简要归纳和整理,笔者共整理出76种诗文款式:四字诗款5种,其中署款“孟臣”4件,“孟臣制”1件;五言诗款32种,其中署款“孟臣”27种,“孟臣制”5种;七言款诗文款式39种,其中署款“孟臣”13件,“孟臣制”25件,“惠孟臣”1件。而在这76种诗文款式中:含印款共9种,占总数的12%;刻款共67件,占总数的88%。

这些标本资料有源自博物馆馆藏,也有出自民间收藏品,主要是出土物,少数传世品。从款识内容上看,孟臣壶诗文款通常选用一句古代诗词句,以五言或七言诗句居多。七言款多以前四后三分写成两行,五言款以前三后二两行,或前四后一分两行排字,少量用“山水主人”“月下甘泉”“白玉山居”等四字款。“诗款内容主要结合饮茶的意境,与修身养性相关,常出现清风、明月、清泉、花香、白云、山色、流水、茶、酒等字眼,带有浓郁的文人气息。”署款以“孟臣”为多,“孟臣制”次之,少量署“惠孟臣”。在这批诗款壶中,未见“惠孟臣制”。在搜集整理的这些诗句中,共有35句有典可循,其中以唐诗名家诗句为最多。绝大部分是沿用古句,但也有少数化用前人诗句,如“天香云外来”化用唐宋之问《灵隐寺》中的“天香云外飘”诗句,“十里紫荷香”则化用宋代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中的“凭栏十里芰荷香”。除了唐诗以外,所搜集的款识还有出自宋、元、明、清各朝诗句,另有宋词、元曲、联对等。引用最早的诗句年代应该是晋代陶弘景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中的“不堪持赠君”诗句。除以上诗句外,还有一半左右的诗句无典可循,但诗句古雅,充满情趣,虽不可考,也应出自文人雅士的诗情雅趣(图2)。以上这些带诗款的孟臣壶,正好与吴骞所遇的“云入西津一片明”带诗句行书款孟臣壶的款识艺术特点极为相似。

5 此孟臣,彼也孟臣

图2 孟臣壶诗文款识

从所搜集的孟臣壶标本资料来看,初步判断该批壶年代基本都处于清中叶以后。笔者认为,惠孟臣其主要创作年代应为清康熙年间。但在惠孟臣死后的200多年,陆续有“孟臣”款的小壶不断出现,且不限于宜兴一地。在广东潮汕和福建闽南一带盛行工夫茶的地区,尤其是位处闽南的漳浦,更是有大量“孟臣”款壶的出土,其时间跨度甚大。清人金武祥在《海珠边琐》中提到:“潮州人茗饮喜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逸公小壶触目皆是。”金武祥作为清代知名的著述家,生于1841年,卒于1924年,享年84岁。从其书中也可印证至少在清末期,粤东、福建使用工夫茶的地区,因为饮茶习惯对茶器偏好的需要,以小壶为胜的孟臣壶在民间被大量仿制。这便形成了一个十分有趣和值得深究的问题,在宜兴受到“冷落”的孟臣壶,到了闽南人眼中,却成了紫砂壶的别称,甚至把所有的紫砂壶都称为“孟臣壶”。在闽南民间崇尚的宜兴壶标准为“一无名,无思亭,三逸公,四孟臣”(一说“一无名,二思亭,三孟臣,四逸公”),足见孟臣壶在民间占据的地位。孟臣式小壶通常造型纤美,线条柔和,从而适合工夫茶区的饮茶习惯和审美情趣,这也与当地人的性格特征有直接的关系。而从茶的品质上看,精于茶道的工夫茶人,必然像重视茶叶的品质一样,重视茶壶的选择。由于商业市场的需求,孟臣壶因此被后人大量仿制。20世纪六七十代,甚至闽南地区大多数农户家中几乎都有一两把带“孟臣”款识的小壶,足见孟臣壶仿制之深。

6 结语

明末清初之际,紫砂壶已经声名远播,江浙一带研究和收藏者大有人在,但如吴骞等人对惠孟臣视而不见的原因除了工艺造型未登大雅之堂外,应当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物有所归。惠孟臣的这类适合于泡工夫茶的小壶在当时的紫砂壶创作中应非属于主流产品。虽然壶本身工艺不错,并有意识地在壶体上进行了艺术修饰,但总体风格上还是属于一些不事装饰、线条简单、造型类似的小圆壶,“没有迎合时尚,作品多半是流入茶肄民居之中,而不是作为艺术品摆上官史文士的书斋,以至同时代的文人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不屑于将惠孟臣的名字事迹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给紫砂陶史留下一个遗憾”。

然而在茶文化风起云涌的闽南粤东工夫茶区,对于以“孟臣壶”为小壶代表的茶具需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惠孟臣的名字流落到这片土地,受到闽南人至高的礼遇,以至于后世被大量托款仿制,这是当时的人们始料不及的。纵观整个紫砂史,还没有一个制壶艺人能如此受茶人的广泛推崇。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得知在这些壶的背后有着多少充当着形形色色仿制者的角色。但他们有幸成为孟臣壶的传播者,他们的托款壶成为惠孟臣制作壶艺的映射,让我们也有幸从中窥探到惠孟臣这位在当时默默无闻的匠师壶艺的艺术形态和风格特点。■

[1](明)周高超,(清)吴骞.阳羡茗壶[M].赵菁 编.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韩其楼.紫砂古籍今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王丰丰.孟臣壶的诗文款识艺术探究[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44.

[4]王文经.闽南茶俗和紫砂壶[J].典藏,2003(4):52.

猜你喜欢
款识制壶诗句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金石学视域下陶瓷款识的学术独立性研究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曼生壶款识探索(上)
吐鲁番发现的明代成化瓷器款识字体结构研究
浅述清代瓷器的款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