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2018-07-03 07:28叶荣荣
关键词:说书人云平台阅读教学

叶荣荣

摘 要: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等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式正产生渗透式影响。《说书人》的教学实践显示,借助云平台教学系统的多项功能,可以及时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了解学情、分析成绩,同时以平板电脑作为移动设备,可以使各类数据的存储及提取更为科学便捷。

关键词:阅读教学;云平台;《说书人》

“互联网+教育”,旨在将互联网技术深度介入到教育领域,以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它成为一种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处于教改前沿阵地的中小学校,纷纷引入云平台介入课堂教学。笔者有幸参与了常州市第三中学云平台创新班的教学工作,深刻体会到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对语文学科教学产生的渗透式影响。

《说书人》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陨落与升华”专题中的一篇课文。它是师陀散文化小说的代表之作,文中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在《说书人》的教学中,筆者借助云平台教学系统的多项功能,实现了资源共享、学情了解、成绩分析等的及时有效,并以平板电脑作为移动设备,使各类数据的存储及提取更为科学便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师陀小说散文化的特点。

(2)通过细节,品读说书人的形象与命运。(重点)

(3)掌握说书人曾经带给世人温暖却被弃的命运背后的原因。(难点)

二、教学环境

创新班师生人手配备一台定制平板电脑,凸显个性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教室全面覆盖特别铺设的高速无线网络,保证信息传输的及时高效。室内放置一台睿易派充电柜,可以保障40台平板电脑同时用电。

(一)平台

本课借助睿易云教学系统,以移动网络、云教学系统以及智能学习终端为载体,突破时空限制进行教学互动。云平台教学系统提供多项功能分析,师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互动学习、数据统计、及时报表、实时广播、学习效果测评等教学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及时反馈,打造智能、高效的课堂。

(二)资源

(1)课件:呈现教学设计和重点、难点内容,明确文本研读的要求和内容。

(2)音频资料:用于导入环节激趣,即通过说书片段,浅谈曲艺家的形象。

(3)文档资料:推送两篇选自师陀小说集《果园城记》的文章(《贺文龙的文稿》《邮差先生》),进行拓展阅读。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听音辨识,即播送一段曲艺音频(刘兰芳的《岳飞传》),请学生“用一个短语来概括曲艺家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说书这种曲艺形式,往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能勾起那个时代人们的记忆,而对于当前的中学生而言,它既熟悉又陌生。离开图片和影视这类直观的刺激,让学生由声音辨识,将其最初印象进行整理反馈,可以激发阅读兴趣,使他们跟随师陀看看他那个时代说书人的形象和境遇。

【技术运用】将课件资源切换到音频资源,仅需一键完成,避免了在PPT中插入音频资源的烦琐。教师待学生听完即刻发起做题,学生在平板电脑上书写,将自己的答案提交。教师实时广播,将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投影,每个人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见图1)。从图1可以直观地发现,学生感受到的说书人大同小异:在演绎表达上,抑扬顿挫,有掌控力,声音洪亮;在个人修养上,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这将与后面所见的说书人形象产生落差,令学生产生一种情绪的激荡。

(二)活动二:整体感知文体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说书人》为小说文体,回顾预习任务,谈谈其与以往接触到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结合师陀对自己小说认知的一段话,师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师陀的话:

我的短篇小说有一部分像散文,我的散文又往往像小说,我自己称之为四不像。

相关结论:

(1)以第一人称“我”来叙事。在文中,“我”既像一个虚构的线索人物,又给人以散文式的真实感。

(2)少有小说追求的惊险曲折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主要通过“说书人”的三个阶段来刻画人物,情节并不复杂。

(3)恰当插入富有诗意的抒情和直白的议论,如文中对“说书人”这一职业的态度、对“乱葬岗”的描述和情感流露,这种手法是散文的基本特征,是一般的小说极力避免的。

【设计意图】了解师陀小说的散文化特点,将文中的“我”与作者区分开来,让学生明白:“我”是抒情主体,贯穿文章始终,使故事和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技术运用】退出上课界面,回看预习作业,根据课前批改情况,选取质量较高的学生作业用投影推送。这样可以提前知晓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探讨,既节约时间,又保证质量。

(三)活动三:探究“我”眼中的说书人形象

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文中“我”的所见所闻,结合其中一两处语句进行品读,用短语概括,咀嚼文字背后的意蕴。

【设计意图】“我”是全文的抒情主人公,其以不同于小城中人的独特视角观照着说书人,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人物的命运,也使说书人的形象立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是旁观者,也是见证者。

【技术运用】发起做题后,教师使用分屏功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解读情况(如图2)投影。学生自主选择上传形式:可以在问题下面直接用手写笔书写;也可以在书中进行标注,拍照后,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概括,而后上传。

(四)活动四:探究小城人眼中的说书人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文中除了‘我以外,还提及了哪些人?以杠手和卖汤的为代表的小城人,是怎么对待说书人的?”学生的部分回答如下:

生1:说书人地位很低,“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嘲弄”“谁知道”等,显示出小城人的不耐烦。

生2:小城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说书人带给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过着“机械化”的生活,比较麻木,为生活而奔波。小城中每个人都过着自己的生活。

生3:从小城人对说书人的称谓——“说书的”,揭示了说书人和小城人的关系就是说书的和听客的关系。

【设计意图】“我”并非小城人,也并非一直生活于此。“我”对说书人的接触并不多,但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中,“我”感受到了崇高。那么,作为生活于此的小城人对于说书人的命运变化,更有发言权,从他们身上也能找到说书人最后悲惨死去的根本原因之一。

【技术运用】学生小组合作研读,组长截取文中相关段落,并上传分享。教师投影其中一组选取的片段,请组长简单讲解。师生在对话中提取关键点,并即时添加。如图3所示,与画横线相关的批注是学生的笔记,与画圈相关的批注是教师的补充。显然,这一小组关注到了文中细节,如杠手的語气和句末的标点符号,这都是文本细读时不可或缺的素养。教师补充的动态呈现,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的质量。

(五)活动五:拓展延伸

1.主题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精神高尚的人在现实中的遭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一个曾经带给人希望和温暖的说书人,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同和尊重,难以生存下去?”学生的部分回答如下:

生1:人们的冷漠,精神的荒漠。

生2:人们认为说书人的职业是低贱的,他们更重于对物质的追求,评判人高贵与否的依据也是止于此。

生3:这是时代的悲剧,每个人都过得不容易,都比较艰苦。

【设计意图】师陀的小说抒情性极强,从文末“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么荒凉啊”,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悲情。这么一个在“我”眼中带给世人温暖的小人物,却在小城人眼中如同草芥。强烈的对比,流露出作者的无奈和悲伤。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是阅读此文的一个难点。在时代变迁中,每个人都努力地生活着,都有自己的无奈。

2.拓展阅读

教师布置任务:“走进师陀的‘小城,品读他笔下的《果园城记》,找寻那些在黑暗中闪烁异彩的人。精读《贺文龙的文稿》《邮差先生》,做好批注笔记。”

【设计意图】师陀曾说过,“我有意把这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阅读的目的,不能止于单篇的分析,而是要形成由此及彼、点面结合的阅读趣味。所以避免阅读的碎片化倾向,很有必要推荐《果园城记》。

【技术运用】退出上课模式,解锁学生平板电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阅读。学生可在文中进行标注,写下只言片语。教师使用自己的平板电脑将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拍照投影,一键同屏,学生及时投入到当前阅读界面。

四、教学反思

通过云平台教学系统,这节课实现了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望屏学习”向师生共同使用技术的转变。在整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有效。

(一)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性强

了解学生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以往教师大多通过布置预习任务并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析来了解学情,一般要在正式上课前两天布置。借助“云平台”,教师只要推送任务单并设置恰当的统计方式,就可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当堂发起做题,以便对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在《说书人》的教学中,教师实时投影学生作答情况,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便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作业数据的统计科学便捷

学科作业可以分很多类,根据学习时间段划分有课前作业、课中作业和课后作业。无论哪个时段的作业,教师都可以调取,并适时同步投影学生的作答情况。有关作业的报表分三个状态:已作答、已阅读未作答、未阅读。每个状态组都标有详细的提交人数及人名,还有饼状图直观显示阅读作答的情况分布。这既省去了每天收缴作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更加科学准确地统计。批改后,作业的得分情况分布清晰,饼状图显示出正确率的分布情况。

课堂中,教师发起做题后,界面自动解锁,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传分享自己阅读成果的方式。教师可一键动态呈现作答情况,每个学生的提交时间和作答内容都能随时更新。客观题的答案,学生在提交过后即刻可见,不会出现时间延误和批改错误。

(三)资源、思维共享及时有效

借助云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推送阅读文档,打破阅读的时空限制。学生完全可以在课前进行推送篇目和《说书人》的对比阅读,发现其中人物命运的共同之处,还可将每份文档保存至自己的平板电脑,并圈点勾画,成为自己的阅读底本。

思维火花的碰撞离不开语言,但是七嘴八舌终归会显得杂乱无序。平板电脑的使用,因距离而产生了“美”。课堂发起做题后,学生提交后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教师也可以选择典型例子进行重点展示。这种及时分享性和动态呈现性,使课堂张力十足。

(四)学生学习自主积极性更高

云平台的使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一对一的教学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学生按需选择,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发现学习的难点,有助于学习内驱力上的提升。教师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可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采用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信息化大数据统计,学生的学习信息更加透明。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跨时空监督,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解答。特别是一键锁屏功能,可以帮助教师锁定学习不专注的学生的平板电脑,予以警告。一键同屏、实时广播,可以让学生紧随大家的思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猜你喜欢
说书人云平台阅读教学
Max讲故事——说书人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基于云平台的高职院校开放性职业培训工作体系建设研究
在卑微与高大中穿行的说书人——师陀《说书人》解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