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琳
摘 要:写作是一种充满创造性的心智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而且,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弘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作的过程就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写作,以使作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师引导;创新写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4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92
写作教学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以使他们进行创新写作呢?下面,筆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见解。
一、以想促说,化生活为素材
1.感悟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来源,作家笔下的作品无不是生活的缩影。因此,学生的作文更离不开生活。如果让学生通过去观察生活,发现周围的人和事,就能找到与自己感悟的切合点,找到一种感悟。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感受人间之亲情,尤其要注意学生在结合人文作品和人生修养典籍的阅读中体验亲情、友情、爱国情,并在生活中塑造自己的美好心灵,与家人和团体共享幸福,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比较真实,贴近生活。写作就是书写人生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这样才能一丰富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解决缺乏写作素材的困难。
2.多源思考。学生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越开阔,他们的感悟能力才会越强,提取素材的范围才会更宽、更广。学生的思维能力越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才会越透彻,写出的文章才会更有深度。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大胆质疑和想象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以说促写,化言语为文段
新课标理念明确主张“注重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在生活实际中,我们常发现有些学生日常对话如茶壶里煮饺子——道不出来。所以,读过还要模仿去写,模仿多了自然熟,自然能写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有些学生由于惰性不是原版照抄,就是东施效颦,模仿再造。所以,由读而写还包括两个转化的过程:一是把读“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一是把这种心语转化成“自己的文字”。所以针对当前的写作教学状况,很有必要训练学生的“说”的能力和“由说到写”的能力。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1.心语集萃。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是一个个活泼的生命,时刻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不断形成内部世界的心理冲突。所以,教师可以提供情景让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哪怕鸡毛蒜皮只要发自肺腑都一一说出来。然后,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让学生慢慢养成心有所思,并能将心中想的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再经过教师的点拨一定能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2.集体创作。学生可以通过自我介绍、漫谈读书、纵论上网等,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个重点阐明见解。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身参与的,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能产生一些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一些集体的交流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更能在交流中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
3.演讲录音。演讲前先列提纲不要成文,然后“按纲索语”。先列提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列提纲的过程就是运用思维的过程。一个清楚的思路的形成对写作和表达都是至关重要的。不成文,是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驰骋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畅所欲言。录音是一个帮助学生进步的参考,学生自己倾听自己的作品,在听录音的时候自己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练习中一定会稍加注意,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4.课堂讨论记录。 课堂讨论是“探究式学习”的典型,它和演讲录音的效果大相径庭。课堂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讨论不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思想的交流。“互动”完了以后,教师要及时让学生课后整理,记下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这样,动笔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5.教师以身作则。语文教师教作文必须自己先能写作文,就像数学教师不可能不会做题一样,这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只有对写作有了亲身体验,积累一些感性的东西,指导学生才具体、切实、有针对性。吕叔湘、张志公先生都强调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三、以导促新,化文章为美文
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而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精神的主要动力。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象牙塔式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美国作为知识、经济都引领前方的强国,它的教育方式、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的。针对作文教学,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的启示。
1.教师要注重学生写作中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做不仅仅是把写作训练当成一种个体的行为,更把它当成一种集体交流,让大家畅所欲言,同时彼此之间修改作品,总结经验与大家分享。这种多元交互的写作过程就实现了写作主体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对话。体验写作过程充分开发了人力资源的理念,为写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2.教师要加强对写作过程的指导。即教师在写作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以旁注的形式列出一系列的指导,给予细致周到的指导启发和非常适用的指导建议。而我们有许多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只是在学生的作文结尾写上简单的几句评语,这样学生就得不到细致的指导,批改效果欠佳。
3.教师要提供学生作品参照。同龄人的作品可以发现同学之间的距离,能把自己和作者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差距,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4.渗透鼓励性原则。鼓励性原则是培养学生作文的成就感,进行成功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写作自信从而加速写作进程的推进。
总之,创新写作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掌握好思维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勇于表达,自由抒写。
参考文献:
[1] 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 湛志旭.浅谈小学语文创新写作的教学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3).
[责任编辑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