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里的庞太师,现实中究竟是谁

2018-07-02 08:24
廉政瞭望 2018年6期
关键词:开封府三司太师

如 果你读过清代评书小说《三侠五义》,或者看过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一定知道这些文艺作品里面有一个著名的奸角、大坏蛋——庞吉庞太师。《三侠五义》写道:“庞吉为国丈加封太师,这庞吉原是个谗佞之臣,倚了国丈之势,每每欺压臣僚。又有一班趋炎附势之人,结成党羽,明欺圣上年幼,暗有擅自专权之意。”

其实,庞吉是一名虚构的文学角色,历史上并没有这一号人物。不过,在宋仁宗朝,确有一名庞姓大员,官至枢密使,封太子太保。他叫庞籍,恰好跟庞吉的名字谐音。因此许多人都误以为庞籍就是庞吉,或者说,庞吉的人物原型就是庞籍。我年轻时也这么误会过。

庞籍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抗议:这锅我不背!历史上的庞籍,并不是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而是一名敢捋虎须的正直官员。章献太后(即《三侠五义》中的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庞籍任殿中侍御史,以敢言著称,敢对抗宰相,宋人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庞籍,字醇之),天子御史也”。

章献太后逝世前,曾留下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意欲安排杨太后继续垂帘听政。此举受到庞籍抗议,“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后庞籍改任开封府判官。有一回,仁宗的妃子尚美人派遣内侍来开封府传达一道教旨:“免工人市租。”大概这工人是尚美人的亲戚吧。但庞籍严辞拒绝了:“祖宗以来,未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并吩咐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

你看,真实的庞籍形象,跟文艺作品中的庞吉,可谓有着天壤之别。你应该知道,明清时期出现的不少戏曲小说,都以宋朝为历史背景,但里面的故事情节,几乎都不可能发生在宋朝,比如“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宋代哪里有这样的惨烈宫斗,分明是明朝文人杜撰来影射万贵妃与明孝宗的事情嘛。这是我们读文艺作品时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千万不要被明清时期的小说戏曲带进阴沟里去。

不过话说回来,宋代确实出了一个庞吉式的皇亲,叫张尧佐。张尧佐,河南永安人,进士出身,仁宗皇帝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去世后赠封太师。张尧佐小心谨慎,通晓吏治,因是外戚而被任用,很快就地位显赫。我们认为,庞太师庞吉的历史原型,便是这位张太师张尧佐。

仁宗皇帝因为宠爱张贵妃,爱屋及乌,一再给张尧佐加官进爵,先是将张尧佐调到京师,任开封府推官;未几,又权知开封府,未几,又拜为三司使。北宋的三司使,掌一国财权,号为“计相”,权力排序只在二府(宰相与枢密院)之下。接下来,张尧佐便极有可能拜相,位极人臣。

就在宋仁宗给张尧佐加官进爵的同时,一场针对张尧佐非正常晋升而展开的接力拦截也启动了。拦截张尧佐的主要力量来自台谏系统。按宋朝体制,朝廷除授若未当,台谏有论列之权。张尧佐被提拔为三司使之时,监察御史陈旭便表示反对:“尧佐以后宫亲,非才也,不宜使制国用。”只是仁宗皇帝“不听”。

張尧佐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大约坐了一年,知谏院包拯、侍御史知杂事何郯又相继上疏,反对张尧佐留任三司使,因为“三司使位望任使,为二府之亚,跂步便至”,而后妃之族一旦柄国政,恐有大患。何况张尧佐这个人才力平庸,如何可任要职?

在台谏压力下,仁宗皇帝不得不于皇佑二年(1050年)下诏,罢去张尧佐三司使之职,改授宣徽南院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群牧制置使。之后,台谏官一直压着张尧佐,也让后者一直没有位极人臣的机会。

但张尧佐实际上也没有小说人物庞吉那么坏,更不敢有“擅自专权”的表现;只不过是一名趋炎附势的平庸官员,“徒缘私宠,骤加显列,是非倒置” ,让人看不过眼,包拯因此就多次弹劾这个人。

猜你喜欢
开封府三司太师
包公断案故事之巧断雨伞案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宋代的开封府
小恩的礼物
勇者斗恶龙
我的爸爸是外星人
《开封府传奇》再现“人民的包拯”
梦断格天阁(短篇小说)
选择
宋代三司制度研究15年(2000
--2015)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