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引发的信息茧房效应

2018-07-02 22:35苏智峰
科技传播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闻客户端信息茧房

苏智峰

摘 要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算法分发已成为新闻客户端的技术标配,其所提供的智能推荐技术,虽然为受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但也引发了信息茧房效应,不利于新闻舆论的引导,更不利于网民媒介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文章结合信息茧房的内涵及成因,探讨了其危害性,并就如何防范之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应对信息茧房、减小其危害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信息茧房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124-02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据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国内网民规模已经跨过了10亿大关,其中,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规模达一半。由此可见,新闻客户端已然成为受众极为青睐的信息获取源,特别智能推荐功能引入后,新闻客户端犹如神助,成功地以后来者之姿抢占市场,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关注,但由此所引发的信息茧房效应也不容忽视。

1 信息茧房的起因与危害

所谓的信息茧房,最早由美国学者桑斯坦提出。他认为:由于受眾对于信息的需求并非全方位的,而是只关注其自身感兴趣的信息,如此一来,就像一个茧房一样遭致禁锢。就新闻客户端而言,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客户端的功能,受众可结合自身喜好、兴趣等,对新闻、信息进行自主定制,寻找与自身兴趣爱好相近的用户,并将相似内容加以推荐,由此深入挖掘了用户的兴趣点,但也将受众不关心的内容隔离在外,此时受众犹如困在一个自我构筑的封闭空间之中,只能接收到与自我观点类似的信息,致使视野日趋狭窄。一旦其被自我所定制的信息束缚,将会变得程序化、定式化,甚至引发其认知世界与现实间的偏差。

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引发的信息茧房效应具有如下危害:

1)受众视野日趋狭窄。智能推荐越精细,所引发的信息茧房越显著,受众思维将被固定在某一范围之内,其所收到的信息将与自身所需相悖,用户会对信息加以规避,并对不感兴趣的内容自动去除,导致自身视野日趋狭窄。

2)个人判断力出现偏差。就当前发展形势而言,信息茧房多由受众个体喜好所主导,并构建的一种虚拟封闭环境。受众只愿接收同自身观点、兴趣类似的信息,并对差异化信息加以自动屏蔽,极大地限制了自我认知与行为,并对所持观点产生盲目的自信,致使个体判断力出现偏差,理解、共情力下降,无益于受众个性化发展。

3)黏性逐步缺失。社会黏性,可以帮助个体更好的与社会相融,与他人维持沟通、互动,对于受众个体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信息茧房会引发社会黏性的日渐缺失。若受众长期受到智能推荐的干扰,会逐步走向孤立、封闭,同社会产生隔阂,与现实社会及他人的信息分享日趋减少,致使自身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产生对社会、他人的敌对情绪。

4)群体极化问题。当前,信息茧房多以受众为中心,根据相似的喜好、兴趣,汇聚成圈,极易引发群体极化问题。诸如明星粉丝间对骂等,就是信息茧房所引发的群体极化问题。受众极易受到特定圈子的影响,加上其对于事件看法、见解多一致,受到趋同心理的作用,会出现一些有失理智的极端行为。

2 信息茧房的应对策略

为打破“信息茧房”,追根究底,还需提升信息的活跃度,尽量减少信息由信源到信道整个传输过程中的耗损,减少在信道传输中可能面临的信息污染、摩擦等问题。

矫正“信息茧房”的过程,实质上是提升新闻客户端智能分发平台的用户信息素养、信息配置方式、平台管理水平、信息运动情景的过程,打破“信息茧房”,也是突破平台信息运动规律个性化的过程,结合这一分析,提出如下应对策略。

2.1 逐步完善算法推荐服务

算法推荐,成为新闻客户端智能分发平台的“内核”,以“今日头条”为例,其能够在5年内强势崛起,究其原因,离不开个性化的算法推荐功能。智能分发平台使今日头条从最初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抢占了市场流量份额。虽然如此,随着多元化需求的提升,后期算法推荐开始显露其缺陷,致使众多用户无可避免地陷入“信息茧房”之中,加上推送的信息质量、价值的局限性,很难于初期得以全面审核、评价,致使智能推送信息甄别缺失,用户满意率大幅下滑,信息运动效率值持续降低。为此,还需面向新闻客户端智能分发平台的算法推荐功能,结合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动态收集,引入时间维度,涵盖用户的反馈数据、投诉率值、日均浏览时长等内容,对算法加以完善,使智能分发平台同时具备自我更新、升级功效,对用户工作、生活行为偏好加以模拟,实时更新行为数据,实现更智能、科学的内容推荐。?

2.2 提升优质信息资源配比率

引发智能分发平台信息流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在于所推荐信息质量的低劣。这不仅涵盖了所谓的“标题党”,还涉及到低俗、负能量信息。而优质信息资源配比率的上升,能够显著提升信息质量,换而言之,即扩展了优质信息内容的生产者数量。以“今日头条”为例,2017年9月,其成功挖走知乎300多名大V用户,极大地提升了智能分发平台的优质信息资源配比率,但这对于数量冗杂、庞大的信息用户而言,犹如九牛一毛。为此,智能分发平台还需进一步拓展合作媒体量,强化网络爬虫技术,提升自媒体允入门槛,吸纳大批优质信息用户,纷纷加入自媒体生产,使信息内容日趋精进,以多管齐下之举,提升优质信息资源配比率。?

2.3 创设“人机结合”新模式

面向“标题党”、低俗、恶劣、负能量之信息,智能分发平台于推荐之初,还需严审信息质量,而非随意交由用户展开甄别,而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庞大人工编辑队伍的加入,创设一个“人机结合”的新模式。智能分发平台还需面向媒体、技术双重属性,划分两大阵营:

一是以“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同时是兼具媒体属性的科技平台;二是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代表的内容平台,同时兼具技术属性的媒体平台。两大阵营的划分,依据的是智能分发平台大数据算法的成熟度、权重。目前,大数据算法推荐技术还未完善,还需依托用户行为大数据及反馈信息,有效活跃信息,提升其运动效率,借以人工编辑、大数据算法推荐的有机结合,创设“人机结合”新模式,方为上策。

2.4 优化信息运动情景

为提升信息活跃度,还需优化平台内外信息运动情景,可从智能分发平台信息运动终端的独特性、用户行为的独特性、信息传送的独特性三大环节切入,创建优质信息运动情景。针对平台终端独特性,有赖于新闻客户端智能分发平台间差异性算法,而优化算法可显著强化用户黏性,提升信息活跃度;面对用户行为独特性,智能分发平台依托用户行为数据,实现信息、用户间的精确衔接,还需多维度出发,动态收集用户行为大数据,优化智能分发平台的信息运动情景;面向信息传播独特性,还需借以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信息传播渠道、细化信息粒度等路径,优化信息运动情景。?

2.5 强化智能分发平台交互性

智能分发平台交互性的提升,可有效克服信息运动逆势差律、逆选择匹配律等问题。一旦陷入信息茧房,用户便以行为数据告知智能分发平台放弃对类似内容的关注。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可利用右下端“×”项,智能感知用户偏好,甚至引入“学霸党”“工作狂”等标签,供用户选择。因此,可借鉴该平台,对检索界面加以升级、完善,拓展用户反馈界面,强化平台交互性,便于用户结合实时兴趣及所需,借以检索栏对所需信息加以搜索。若面临“信息茧房”,用户可自主借用检索界面,主动打破其壁垒,当浏览多元信息后,平臺通过对用户行为大数据加以识别,重新推送新内容,冲破“信息茧房”的牢笼。

3 结论

一言以蔽之,虽然新闻客户端智能推荐为广大用户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绝不能一味地依赖于技术。就像张朝阳所提到的:“一味依赖个性化推荐,将引发所推送信息的僵硬,这是由于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信息的索取是随机的”。因此,社会各界及媒体人还需清醒地意识到智能推荐技术所引发的信息茧房效应及其危害性,加强关注的同时,不断反思之,并采取有力的措施防范之。

参考文献

[1]赵莎莎.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引发“信息茧房”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7(24):10-11.

[2]刘聪.论媒体个性化推荐模式对“信息茧房”的影响——以新浪新闻“即时推”功能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23):11,44.

[3]周文静.大数据时代下的新闻客户端的信息茧房效应——以今日头条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5):99,180.

猜你喜欢
新闻客户端信息茧房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受方式与应对路径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
手机新闻客户端发展研究综述
传统纸媒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模式、问题和对策
四方面发力,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如何后发制人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观察家)
媒介融合下新闻客户端推广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
移动新闻客户端信息推送特点及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