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提升路径

2018-07-02 22:35许家伟
科技传播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术期刊

许家伟

摘 要 以《经济经纬》的转型发展为例,深入探讨了转型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的提升路径:强化队伍、建规立章,追求学术、转向专业,准确定位、创建特色,深挖热点、邀约名家,拥抱技术、迎接新生。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为实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服务,在学术话语层面上,实现中国学术话语从依附者、跟随者向复兴者、引导者的转变,切实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

关键词 学术期刊;期刊评价;编辑队伍;特色栏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2-0004-02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中文社會科学引文(CSSCI)来源期刊及集刊(2017-2018)目录》对个别期刊进行了调整,有些还是知名高校的学报。部分期刊主编相继发表“致作者信”和“主编声明”的檄文,里面充满了对新版目录的敌视。而在喧嚣的背景下,一些期刊的进步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对象。《经济经纬》在最新目录经济学中排名第41位,这也是继上次上升12个位次的基础上排名再次大幅度提升18个位次,成为进步最快的期刊之一。本文结合《经济经纬》的实践探索,展开对学术期刊提升路径的思考。

1 强化队伍,建规立章

编辑是学术的“守门人”。《经济经纬》创刊于1984年10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现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原校长李小建教授担任主编。现有院士1人、正高4人、副高1人、拥有博士学位6人。近几年以来,相机引进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和地理学等中青年博士科研人员充实编辑队伍,极大地改善了编辑队伍的学科结构、学历结构和能力结构。

《经济经纬》强调对内要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改进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培训和评价考核等制度,形成了有吸引力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积极鼓励栏目编辑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编辑出版培训等,把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引入到期刊建设的实际工作中。相继制定了《<经济经纬>编辑部审稿用稿管理办法<经济经纬>编辑部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奖惩办法。同时,通过采取提高审稿费、评选年度“优秀外审专家”和“优秀论文奖”等方式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如,继2015年外审专家费从每篇60元提升至100元之后,2016年再次将外审专家费由每篇100元提高至150元,每年度评选出20名优秀审稿专家,颁发优秀审稿专家证书并奖励1?000元/人。2017年10月,成果召开了“首届经济类期刊发展论坛暨《经济经纬》优秀论文作者座谈会”,对创刊以来产生重要理论影响和社会影响的刊发论文作者进行重奖。

2 追求学术,转向专业

坚守学术立刊[ 1 ]。《经济经纬》努力吸收一批既精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又熟悉期刊发展规律的专家,进入期刊编委会和审稿队伍,参与办刊方向的确定、主题策划、内容审议等重大办刊活动。《经济经纬》主编李小建教授是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学术带头人之一。同时,聘请了于光远、厉以宁、陆大道、刘伟、刘国光、樊纲、李京文、江小娟、郭重庆、程恩富等著名学者担任本刊顾问,致力于提高学术品位和学术规范,更加追求论文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在探索学术期刊发展的路径时,《经济经纬》很早就确立了学术性和专业化的办刊思路,从学报类的综合期刊转型为经济类专业期刊。

3 准确定位,创建特色

《经济经纬》基本上涵盖了当前经济学的主流学科,同时关注学科交叉融合。目前,常设以下几个栏目:区域经济、三农经济、国际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宏观经济和财政金融。在栏目论文评价中,既要重视研究结论的创新性,又要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避免复杂过程证明简单道理、创新性观点缺乏数据支撑两种现象。针对国家重要战略,及时发布征稿通知。

其中,“区域经济”栏目主要定位于探讨区域改革与发展需要关注与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命题、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与热点问题等。具体来说: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索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分布以及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以“立足地方、放眼全国”理念为指导,本着“约到一批好稿件、培育一批优秀作者”的思想,努力塑造栏目特色,强化栏目品牌定位。在长期的栏目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栏目培育了一批优秀的作者队伍,接受投稿1?000篇/年以上,充实外审专家至300多位,均拥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区域经济”栏目所刊发文章的观点得到了国家、省部级等各级领导的认可,很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区域经济”栏目所刊发的文章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文章的转载和引用率位居同类期刊前列。2014年11月,“区域经济”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4 深挖热点,邀约名家

善于抓住“热点”“亮点”,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和关键问题,展开理论和实践探索。近几年,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陆续出台,为期刊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经济经纬》连续发表了大量学术前沿领域、重大学术价值的学术成果,甚至有些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尚属首次公开发表,赢得了学界、政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针对当前“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组织“一带一路”专题。如,《分享经济学理论下“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思考》(李金华,2017年第1期)和《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税收协调研究》(李香菊等,2017年第3期)。

优质作者是刊物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3]。为了向著名学者约稿的方便,期刊特设“名家论坛”栏目。如,相继约稿我国产业集群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的最新研究进展《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002年第2期)3篇文章,引领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为我国产业集群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针对高铁引发的社会经济变革,连续刊发了覃成林教授的国家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高铁快速发展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相关政策研究”的一系列成果。同时,编辑部也十分重视对有潜力的中青年学人的挖掘与培养,协助作者进行学术积累的总结、提炼与提高,确保达到栏目要求。

5 拥抱技术,迎接新生

互联网浪潮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人类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必须重新定位,努力成为创新一体化服务平台[4]。2010年《经济经纬》编辑部与玛格泰克公司签订建设网上投稿采编系统协议,投稿方式由纸质邮寄改变为网络电子投稿,实现了从收稿到初审、外审、编辑、终审等环节的办公自动化。同时,积极与数据库出版平台合作,2013年编辑部与知网签订优先出版协议和国际DOI注册协议,缩短了出版时滞、增加了文章被引和下载频次,极大地提升了编辑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积极通过新媒体将学术出版和交流深入融合,从数字化向“数据化”[5]。2017年6月《经济经纬》编辑部与超星集团签订域出版协议,开通微信公众号,以流媒体的形式主动推送“名家论坛”“期刊要目”等。

6 回顾成就,展望未来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经济经纬》的成长凝聚着《经济经纬》编辑部全体人员的心血汗水,也透射出各位顾问、编委、审稿专家、作者对本刊工作的厚爱。30年风雨兼程,30年辛勤劳作,30年硕果满枝。以学术为本、开风气之先,勇于开拓创新,使刊物建设始终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保持同步,让学术思考和学术研究始终走在中国重大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探索的前沿,使学术期刊在传承与传播中华文明和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学术期刊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担负起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培育竞争共生的学术生态”和“勇于提出新观点、创立新学说、开辟新途径、建立新学派”,使得“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实现“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最终达到“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的期待。在学术话语层面上,实现中国学术话语从依附者、跟随者向复兴者、引导者的转变,切实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

参考文献

[1]潘国琪.谈谈坚守以学术为立刊之本——纪念中国高校学报诞生110周年引发的思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23-127.

[2]朱晓华,袁丽华,王岱,等.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特色品牌栏目的途径——以《地理研究》“观点与争鸣”栏目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12):1321-1327.

[3]刘伟.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网络发展的路径选择[J].图书情报导刊,2016(7):143-146.

[4]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0):1046-1053.

[5]吉海涛,郭雨梅,郭晓亮,等.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发展新模式[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1):60-64.

猜你喜欢
学术期刊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祝《导航定位与授时》学术期刊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