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入后真相时代,事实查证让位于情绪表达,人们不再关心真相而只在意立场。信息的传播具有传播方式的仪式化和接受方式的茧房化两大特点。应对这样的环境所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发挥好媒体的社会功能,应该从媒体、用户、技术三个层面寻求解决方案。
关键词 后真相;仪式;信息茧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5-0106-02
1 事实让位于情绪的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Post-truth)一词在1992年就已出现,2016年11月以后,该词的使用频率上涨了2 000%,并被《牛津词典》选为2016年度词汇。“后真相”意指在形塑公共舆论上,诉诸情感和个人理念要比客观事实更为有效。这一概念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当年的英国脱欧与美国大选有关。两场政治事件中,事实的查证被忽视,真相在情绪面前显得苍白无力[1]。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情绪的宣泄提供了便利,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使人们无暇顾及事实本身,所以在面对公共意见的表达时,客观事实让位于情感诉求,人们越来越在意情绪的表达而非事实真相。
不同新闻生产的原则是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原则的变迁也从侧面展现出了不同时期各类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与张力。迈克尔·舒德森在《发掘新闻》一书中梳理了客观性理念的产生与演化历程,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客观性理念逐渐从一种应对现实环境的策略变为新闻界人人都要恪守的铁律。在舒德森看来,其中的抉择多少包含了新闻人的不得已。“新闻业还未出现一个崭新的理想来成功地挑战客观性理念,但仍然存在着一线希望,大家暗怀着对客观报道的不满,期盼着新事物的到来”[2]。进入后真相时代,大部分的信息是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传播,新闻的“发掘”也应产生新的法则。
2 后真相时代下的信息传受方式
1)仪式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版面和时段均有上限,这就决定其在本质是有限的、封闭的信息空间。有限的空间内,必须提升内容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受众的注意力,所以传统媒体会强调内容为王。而新的媒介技术环境下,媒体更多呈现出的是平台化的特征,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分布式的网络传播结构中,最有价值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每一个节点间的连接以及在此基础上创造的价值。梅特卡夫定律指出,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最主要的价值不在于信息传播本身,而是通过用户每一次信息的共享、交流而产生的意义,节点间的每一次连接都会增加信息本身的价值,这为有限的信息赋予了无限的可能。如果说传统媒体提供的是内容,那么新媒体提供的则是平台化服务[3],由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的思路转变,也成为当下传统媒体转型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观”在平台化媒体面前显得解释乏力。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传递观”窄化了对大众媒介公开生产的产品和通过其传递的产品的研究范围[4]。平台化属性决定了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传播活动不仅仅是信息的流通,更重要的是在这种信息互动的过程中所分享和建构的意义,传播本身是“仪式”。
詹姆斯·凯里认为,仪式视角下的“传播是创造、调整和改变一种共享文化的过程”[4],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是意义建构的介质。近年来经由AcFun、Bilibili等视频网站流行起来的弹幕就是一个典型。用户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趣味化解读,在此过程中,会形成特定群体专属的符号系统,并通过符号互动使成员会獲得对集体的归属感。这种仪式化的互动频次越多,归属感就越强,用户对弹幕本身就越狂热,由此形成的意义也越发多元。对用户而言,视频本身的意义并不重要,自己所属群体对意义的解读和这种解读意义的过程才重要。
2)茧房化的信息接受方式。客观性理念要求事实与观点相分离,新闻报道中应摒弃个人情感,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影响真相的表达。即使记者需要在报道中传达自己的立场或观点,也应该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报道方法,即对事实材料进行恰当的选择与表述,通过事实之间的逻辑含蓄表达倾向与观点。这种报道方法的前提,在于建构意义的材料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事实,即观点建立在事实之上。
依托事实阐述观点,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这种认知模式的基础是事实,在此之上才能对公众事物进行理性的讨论。而这与人们普遍的认知模式却是相悖的。李普曼用“成见”(stereotype)一词来描述人们的认知心理,“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我们会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外部世界[5]。成见不但会影响我们对事实的态度,还会进一步影响我们对于事实的选择。对于那些与既有认知相冲突的信息会自动被我们的选择性心理机制所屏蔽。我们所看到的,只是我们想看到的内容。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巨量性和传播渠道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产生了对新闻信息进行把关的需求。互联网使个体得以崛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新媒体的出现,信息爆炸的同时传播渠道也层出不穷,每个人都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任何信息都能广泛传播,传统的把关变得缺乏意义。传媒行业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稀缺资源由渠道变为注意力。
为争夺用户注意力,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成为所有内容服务商的着力点。一方面,用户会基于个人兴趣选择信息,另一方面,内容提供者会基于用户的兴趣提供能够取悦用户的内容,久而久之,个人的信息接受会变得窄化,人们会被囚禁在自己所营造的“信息茧房”之中。
新媒体技术加剧了茧房形成的进程,这种现象在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两个新媒体平台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微博上,用户基于兴趣关注特定内容,由此形成以兴趣为基础的组群,这也是社交媒体的基本结构方式。同一组群的人拥有相近的价值,组群内部的互动又会使既有观点得以强化。今日头条则通过技术手段为用户营造“信息茧房”。用户的每次点击、每篇文章的浏览时长都会被后台记录,经由算法分析,系统便能自动识别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使用时间越长,推动就越“精准”,久而久之,人们的认知视野就会被局限在茧房之中。endprint
3 后真相的应对路径
1)媒体:平衡服务意识与底线意识。在注意力经济时代,信息传播本身带有商业化的属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要在市场化的环境中求存,于是流量成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获得流量的前提是提供迎合用户的口味的服务,以“服务为王”的理念为用户提供“你最关心的”内容代替了曾经媒体的社会职责。这种理念在商业逻辑下无可厚非,但是媒体还担负着建构社会现实的功能,正如普利策那个著名的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后真相时代下的媒体应该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一方面,以做产品的心态来做内容,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对用户注意力的引导,以适应社会化媒体传播的方式提供客观报道,培养公民的理性意识。最好的方式,是将“你想知道的”和“你应该知道的”两类信息相结合,既符合受众接受旨趣,又能潜移默化地对议程和态度进行引导。
2)用户:开放的心态与批判性思维。新媒体技术所营造的信息环境看似开放实则是密不透风的茧房。在这种环境下进行信息的选择,人们应该努力走出自己的认知舒适区,要有打破“信息茧房”的自我意识,放开自己的眼界,经常性地去接触一些陌生的信息,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网络素养,自觉地将这类小圈子的资讯叠加进大社会的
资讯[6]。
在信息接触过程中,还应该心怀警惕,不要轻易进行价值判断。对事物的定性应该建立在对事实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以批判态度对待认知“成见”,对观点先于事实的情绪化表达应该冷静看待。
3)技术:机器识别与谣言库。后真相时代的种种传播乱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媒体技术所导致的,由技术所导致的问题,自然也应从技术的层面寻求解决方案。目前,很多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已经开始寻求解决之道。
其中一種是通过计算社交账户的传播历史、认证信息、传播特性、评论语义等方式,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来自动判别。另一种方式则是建立谣言库,根据语义相似度判断某个论断是否已在谣言库中,再根据谣言的领域分类在社交媒体中寻找该领域的专家寻求帮助[7]。
参考文献
[1]周睿鸣,刘于思.客观事实已经无效了吗?——“后真相”语境下事实查验的发展、效果与未来[J].新闻记者,2017(1):36-44.
[2]迈克尔·舒德森.发掘新闻[M].陈昌凤,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76.
[3]谭天.媒介平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9-10.
[4]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M].王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2-63.
[5]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2.
[6]喻国明.“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J].领导科学,2016(36):20.
[7]董晨宇,孔庆超.后真相时代:当公众重归幻影[J].公关世界,2016(23):90-93.
作者简介:王翊朝,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