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锐,杨芳,王丽,陈晋刚,游非,李花,廖梦,臧莉,曹少华,刘海艳,杜思思,李丹,林玲,张向羽
选取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医院(荆门市精神卫生中心)失眠科门诊于春、夏、秋三个季节中随机抽取的120例失眠症患者,符合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IV)的诊断标准,非器质性失眠症,排除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等脑器质性疾病,年龄18~55岁,性别不限。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冷刺激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冷刺激组患者每日早(8点)、中(14:30)、晚(18点)3次冰水洗脸泡脚(将小冰块溶于自来水中,使水温保持在0℃~5℃,每次5~10 min面部及双足间断浸泡)及用自来水早晨一次凉水沐浴,连续15 d。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12早中晚各2片口服。在治疗前,治疗2、4、6周时,治疗结束后4周共4次进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1],其中不良反应包括乏力、便秘、口干、失眠、嗜睡、瘙痒、恶心。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组治疗前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刺激组PSQI评分治疗2、4、6周和治疗后4周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1),见表2。不良反应:仅对照组1例(1.67%)出现失眠,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P>0.05),见表3。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现代化的迅速推进,人们的睡眠状态首当其冲的受到冲击,睡眠障碍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有3亿多人受到睡眠质量不良的困扰,其中有1.5亿失眠症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世界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比例已经超过20%,失眠症又占睡眠障碍的80%以上。失眠症让越来越多的人遭受折磨,也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据有关调查得知,患失眠症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降低[2],加重其他疾病或诱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等身心疾病,根据英美等国的研究人员统计,失眠症给这些国家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百亿美金,而我国近些年来患失眠症所带来的损失也在与日俱增,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担也非常巨大[3],目前已经和英美等国的医疗费用相当。有资料表明,失眠症也是车祸和生产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4];我国交通部门统计发现,患失眠症睡眠严重不足会导致视觉、听觉能力下降,降低司机的反应和判断能力,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药物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0%的人选择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5],60%选择不治疗,10%选择服用中药,10%选择晚上饮酒助眠。长期服用安眠药、不治疗及饮酒对失眠都不能起到长久有利的帮助。若是寻求到一种新的副反应小且经济的物理治疗方法,将大大减轻我国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负担。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生活小常识,如果学习时间太长,或者工作强度太大,很多人会有头晕眼花、困倦乏力的情况,大家都喜欢去洗个冷水脸,或者干脆用冷水冲头来提神醒脑,也就是用寒冷来刺激自己的末梢神经来达到振奋提神的效果。我们临床上治疗失眠也会选用ES型失眠治疗仪或经颅微电流刺激等物理疗法治疗失眠,治疗原理均是利用微电流刺激大脑皮质使神经元兴奋,起到让患者白天精神振奋,夜晚自然入眠的良好功效[6]。曾有学者做过冬泳人群的睡眠质量调查研究,冬泳能显著提高睡眠质量[7]。也有学者报道:抑郁症患者在冬季投入寒冷的河水自杀,被救起后经过寒冷河水的刺激,患者的焦虑、失眠、情绪低落骤然消失的案例[8]。本课题组也曾做过寒冷作用于人体对抑郁症症状改善的研究[9],证明寒冷作用于人体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包括失眠)。寒冷作用于皮肤同样可以刺激皮肤,皮肤的末梢神经将信息传达到中枢神经,让患者白天的精神振奋头脑清晰,夜晚自然入睡,从而达到提高夜晚睡眠质量的效果。我们白天重复运用冰水洗脸、洗脚或凉水洗澡的方法,让患者大脑皮质白天始终充分处于觉醒清晰的状态,晚上便自然转换成抑制状态,改善睡眠质量,与ES型失眠治疗仪及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失眠有异曲同工之效。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比较,②P<0.01
组别对照组冷刺激组例数60 60治疗前14.58±0.65 14.46±0.55治疗2周13.57±0.73 11.03±0.23①②治疗4周13.59±0.49 8.86±0.26①②治疗6周13.58±0.68 6.13±0.45①②治疗后4周13.38±0.55 4.80±0.83①②
从该研究的实验结果可以证实,冷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失眠症状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2组均无明显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方法操作经济成本低廉,无年龄、性别及妊娠、哺乳期妇女等人群限制,患者在家可自行操作,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且失眠得到改善可提高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足导致车祸的潜在风险、降低社会经济总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且成本低廉治疗失眠症的物理新手段,丰富物理方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1]张明园,何燕珍.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66-168.
[2]李巧球.从肝论治失眠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455-2455.
[3]刘罕隽,兰光华.失眠症的治疗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472-474.
[4]张斌,荣润国.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82-884.
[5]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共识专家组.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141-143.
[6]魏英.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研究进展[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9:421-422.
[7]江宇.冬泳锻炼与人体健康[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78-80.
[8]付锐,袁书田,杨芳.冷刺激所致抑郁症症状消除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360-360.
[9]付锐,杜晖,袁书田,等.冷刺激与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症状改善的随机对照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5 1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