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的探究

2018-06-30 04:56姜雪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科研院所项目管理

摘 要:国际合作项目已成为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科研院所在国际合作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对国际合作项目中科研管理过程效率低、权责不清,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专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人员的匮乏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该从分工协作、定期会议;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建设信息化平台等方面进行建设以适应当前国际合作发展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科研发展。

关键词:科研院所;国际合作项目;项目管理

1 引言

当前,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扩大和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使我国科技发展与国际接轨、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国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与交流活动逐年增多,呈阶梯式发展。但是,对于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仍存在一些管理经验不足和管理水平滞后的问题。

2 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科研院所一般通过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机构申报国际合作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优秀国外智力、先进技术和优厚的资本,既促进了科研院所与国外相关机构的学习与交流,开阔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也加速了科研水平的提升,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国际合作项目的具体运作和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沟通、修正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项目管理效率低、各部门权责不清

项目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作体系,其实施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如国际业务部门、项目承担部门、财务部门、动力设施部门、科研生产、档案、法务等多个部门的联动配合、协同作业。然而,大多数部门都是各自为阵,往往到了项目关键节点才知道项目的整体动态,从而出现各种推诿责任、拖延项目实施进度的不良情况。

2.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国际合作项目实施后,科研院所在引进的技术上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乃至二次创新。笔者认为,大多数科研院所因为经费的限制、科研人员的不充足、其他科研任务较重、科研人员激励模式的欠缺等诸多原因导致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效率较低,成果的转化率也低。据世界银行统计,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达到15%,专利的转化率也仅仅只有25%,而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

2.3 专业国际合作项目管理人员的匮乏

国际合作项目往往涉及到多个专业、横跨多个学科,它代表着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学科领域。从事国际合作项目的人员,既需要掌握某一个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又要掌握诸如外语、法律、金融、外贸、保险、财会等多方面的其他专业知识。从项目的筹备到项目的实施,其涉及面之广、之杂,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實际情况往往与之偏离甚远,科研院所内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往往是一些缺乏管理经验的单一学科人员进行管理,此外,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养也始终处于无计划、无安排的状态中。

3 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分工协作、定期会议

为加强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应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项目工作组应下设日常管理组、技术组、设备组、财务组、科研组等。日常管理组负责处理对外联络、呈给上级机关报告的拟制与汇报、对内的协调等日常事务;技术组负责技术的引进和联合开发等有关技术工作,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总结技术成果;设备组负责设备仪器安装条件的准备、仪器的安装、调试和验收;财务组负责项目的预算、财务报告、账目的管理等财务工作;科研组负责项目进度及任务的分解,协调有关科研方面的事务。此外,应加强各小组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定期会议制度,每月或者是每季度组织所有小组成员召开项目协调会,日常管理组、技术组和财务组应指定联系人,不定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

3.2 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国际合作中的技术引进,最终目的是实现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对科研院所本身以及我国国际技术贸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这方面的共同优势,鼓励校、企、研相结合,根据资源共享原则,共同建立不同类型的科研生产联合体,让科研工作与生产密切结合,大力提高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转换和开发能力,不断推出竞争力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从而创造更大效益。

3.3 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科研院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定位及布局,其次,还应通过一系列渠道来培养自身的国际化人才,如“送出去”项目:从企业选派优秀人才到国外公司工作,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营;“引进来”项目:引进海外的人才到本企业工作,将国外的经验分享、传授;“返回来”项目:充分吸引海外归国人员到企业工作;移民项目:充分吸引移民到科研院所工作;与跨国公司保持联系,进行广泛的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在项目实施或送外培养过程中,着重培养其专业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和市场观念、全面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适应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与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3.4 建设信息化平台

作为国际合作项目的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建设覆盖整个科研院所国际交流合作信息与外事接待、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等平台接口的信息化平台,收集、汇总、整理整个科研院所的国际合作交流数据。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计划、实施、改进和检查等各个环节之间各种信息的互通和共享,让项目成员实时了解到项目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项目管理者对反馈问题进行实时处理,解决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滞纳和信息处理问题,同时将业务流程规范化和程序化。实现管理数据共享,减少信息孤岛,为管理层提供更多的决策分析支持。

4 总结语

随着国际国内科研环境和科研热点的不断变化,作为科研管理机构需要更加规范、积极、能动地适应新的形势和变化,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对国际合作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加强服务意识,能动意识,从而使国际合作项目能够更好地促进科研院所的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代斌. 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冲突因子管理[J].时代经贸,2006,4(9)

[2] 卢进勇,杜奇华. 国际经济合作[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华. 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3(4)

[4] 刘生远. 新常态下中国国际技术合作框架建设的研究[J].创新科技,2016(3)

[5] 徐晓权. 航天国际合作项目的特点和管理模式[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8)

作者简介

姜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产业与国际合作部国际业务处。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项目管理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的有效性提升研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2010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