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之比较

2018-06-30 04:56左雨婷
卷宗 2018年18期
关键词:茅盾现实主义鲁迅

摘 要:鲁迅和茅盾作为现实主义的两大家,由于都秉持着“为人生”的文学,致使人们将二者很容易混淆。实际上,二者从五四时期起,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便产生了细微的区别。鲁迅主要侧重于体现人的主观感受,而茅盾着力于对社会的客观观察。本文旨在阐明这种区别,借鉴其创作手法,从而更好理解现实主义文学。

关键词:鲁迅;茅盾;为人生;现实主义

鲁迅与茅盾的现实主义小说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精粹,他们在理论上的建树,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王富仁认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存在着两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一种是是鲁迅代表的反封建革命发展起来的;一种是伴随着中国的社会政治革命的历史需要发展起来的,茅盾小说在这种形态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形成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鲁迅和茅盾两人都是典型的人生派代表作家,都在“为人生”的旗帜下进行创作。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小说中曾表示“说道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别号。”可见鲁迅是抱着启蒙目的走上五四文坛的。茅盾与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社之间的论争,也广为人知。对中国旧文学的“性灵”和“载道”两种观点也持驳斥态度。提倡‘激励民气的文艺,与鲁迅从两个不同角度阐述了文艺功利性的问题,是对一个共同问题做出了本质相同的回答。

为了达到文学“为人生”和“改良人生”的目的,茅盾和鲁迅这两位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现实主义作为途径。茅盾所提倡的现实主义,更确切地可以说是自然主义。从《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中,茅盾详细阐述了他所持的自然主义的观点。首先,在中国的现代小说中,不论旧派小说,在思想上,都秉持着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观念。缺乏对艺术的忠诚,在思想方面毫无价值。其次,在技巧上,中国现代小说“记账式”的叙述法让人觉得索然无味,不知“描写”乃小说的的重点。且缺乏客观地观察,只有主观的臆造虚构,无法将事实呈现给读者。现代小说里好一点的新派小说,也是问题重重:尽管思想上已经已经发生转变,但是在描述方法与选取题材上仍很浅显。再描写上,因为不曾做切实地观察,再描写跨阶级的人物时,对话描写不逼俏,且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生编硬造出桥段,不曾实地观察就贸然描写。在选取题材上,缺乏目的性,导致选取的题材淡薄无味。茅盾认为,自然主义可以弥补上述的缺陷,是针对中国现代小说困境的对症良药。茅盾指出,自然主义者最大的目标便是“真”。文所以自然主义者要求事事观察,观察之后,再把所观察的照实的描写出来,通过这种严格的描写方式,才能将中国现代小说之中不合情理的描写方法慢慢矫正过来。在写作态度上,对于要描绘的一桩人生,自然派作者完全用客观冷静的头脑去看,完全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主观目的,使得读者只看见作者所要展现的客观人生,远离了所不必要的欲望。与中国“游戏的消遣的金钱的”文学相去甚远。自然主义派大都研究过进化论和社会问题,这样选取的题材立意高远且内容厚重。国内的有志青年,一心想做社会问题小说,但是缺乏对社会的研究和科学理论的支撑,导致最后流于浮表。鲁迅作为现实主义的另一大师,很早就提出了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并且把是否敢于正视现实、真实地描写人生看做区分新旧文学的标志。鲁迅号召作家们取下假面,真诚地、切实地看去人生,反对作家用主观幻想代替客观真实,这种观点一直反复出现在鲁迅的各论著之中。尽管鲁迅很少使用现实主义这一术语,但是文学主张的核心观念正式现实主义的原则与方法。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论茅盾与鲁迅,他们的文学主张的核心都在于“真”,即文学创作要真实的反映客观生活,要真切地反映人生。

但是,同样是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和茅盾还是有不同之处的。鲁迅的文学创作用“启蒙主义”来形容最为贴合,鲁迅在《呐喊·自序》里也曾回顾自己弃医从文的飞跃,并提出“第一要著”是在改变国人精神。做为一个着眼于“立人”的启蒙者,鲁迅在小说中主要揭露、批判国民性的弱点,暴露封建思想文化对人的毒害,描写当下中国国民的精神创伤。基于这样的态度,鲁迅的小说政治色彩不太浓郁,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还有五四运动等,对于鲁迅来说,仅仅是一个历史框架和背景,体现人的精神才永远是他的创作主题。鲁迅慢慢地转向杂文创作的时期,茅盾恰在此时抱着“为人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小说创造之中,与鲁迅不同的是,茅盾把文学当作通向社会活动的桥梁。在1925到1927这段时间,随着国民革命的展开,茅盾本人的思想中心完全落在了政治斗争上,这在茅盾小说均有反映,是他小说创作的灵感的来源。不仅如此,由于茅盾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对政治活动的热心,他的小说某种程度上具有宣传鼓动的目的。第二,鲁迅和茅盾虽都归为现实主义,但是他们在审美上是有差距的。鲁迅一直强调文艺的特征,强调创作的自由和民主。茅盾的小说是理性的,他总是先取一个题目,再将这个题目艺术化,这便是茅盾作品的明显特征。茅盾着意于对社会问题进行马克思的分析,对社会生活进行全景式的展现,过于要求理性展现,导致茅盾的小说中,会出现偏离人物思维性格,事先订下事件发展的问题。为了体现事件,离开真实的生活去编造文章,失去了真实性。这与他所以一直强调的自然主义有所背离,也是人们对他盖以“概念化”非议的原因。第三点,鲁迅和茅盾表现人物的方式是不同的,鲁迅所写的人物,大都是写小人物,且以蒙昧者居多,就算有知识分子,也不能担起革命的重任,反倒是在精神压迫下趋于无声。鲁迅采取平淡的人,平淡的事,通过刻画出平常人慢慢消亡的过程,用一个个无声的悲剧来唤醒国民,达到震撼人心的目的。茅盾的小说人物与鲁迅截然不同,在创作实践上,主要选取重大题材反映都市文化生活,表现在政治社会激荡下的人生,以人物来展示广阔的人生,因此笔下人物众多且形形色色。茅可以说,鲁迅和茅盾在他们塑造的人物中,都有自己很明显的思想烙印。

结论:

鲁迅和茅盾的现实主义,都是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精神为土壤,充分吸收了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西方流派的营养,将其化为己用。他们在艺术地位上绝无高下之分,在创作手法上的差异,正是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这些创作手法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我们要采长避短,从而丰富和發展现实主义文学,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参考文献

[1]杨洪承.鲁迅与现代革命文学关系的历史结构考释[J].文艺研究.2017.11

[2]武汉辉.鲁迅与茅盾现实主义小说比较[D].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2

[3]刘正强.鲁迅、茅盾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M].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1983

[4]王向峰.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观[J].社会科学辑刊.1982.02

[5]姜振昌.鲁迅与中国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J].鲁迅研究月刊.2008.09

作者简介

左雨婷(1994-),女(汉族),山东临沂人,青岛大学在读研究生,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茅盾现实主义鲁迅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鲁迅《自嘲》句
茅盾手稿管窥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