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首个教育机构,对其社会性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自新课程改革以来,社会领域课程在幼儿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落后幼儿教育观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忽视了社会性教育,导致社会领域课程存在严重边缘化,由此可见,加强幼儿社会领域课程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性品质会对儿童的生活、学习以及儿童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幼儿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专业性的教育机构,因此,幼儿园需要对儿童的社会性品质培养加以重视。儿童的社会性品质培养主要是通过幼儿园的社会领域课程实现的,本文对基于生活哲学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进行研究。
关键词:生活哲学;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
社会领域课程并非学科知识的抽象性集合,其融入幼儿生活中。从课程本质的层面来看,离开幼儿生活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儿童不仅需要接触文化知识,也需要接触社会知识。因此社会性课程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联系,能促进幼儿的茁壮成长。
1 当前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存在的问题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幼儿园纲要》强调幼儿园在社会领域课程设置上既要具备社会功能,又要呈现出个体功能,即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素养,并且在个性上得到发展。纵观当前幼儿园开设的教学活动,虽然社会领域课程被引入幼儿园教学体系中,但是相比于其他领域课程,各年龄段开设的社会领域课程明显不足,体现了幼儿园在社会领域课程上的重视性不够。当前某些家长较为重视幼儿的知识面、艺术特长等,而忽略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社会品质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心理结构,即情感、认知及行为意象,社会情感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动力因素,当幼儿缺乏社会情感时,不利于其行为技能的发展。当幼儿拥有社会情感后,社会认知才能被幼儿内化为人格中的一部分。但是当前很多幼儿园过于注重外显性,不利于社会教育课程的推进。
2 基于生活哲学的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2.1 引入生活元素,丰富幼儿的实践经验
《指南》中提到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幼儿园加大了改革力度,要求课程在选择上应充分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旨在拓展幼儿的视野,使其获取更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课程教学上,教师应坚持寓教于乐原则。幼儿生活包括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及社会生活。幼儿课程在设置上应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其作为重要资源。幼儿思维正处于具象化阶段,在思考方式、思考内容上与成年人截然不同,譬如在观看动画片时,会因为小动物找不到回家的路、找不到家人而感到着急忧虑。
2.2 引导幼儿参与课程活动,拓展幼儿的视野
《指南》指出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教师在开展幼儿社会领域课程时,应围绕幼儿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主要参与对象为幼儿。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加入趣味性元素。譬如在“猫医生过河”游戏中,其游戏背景为猫医生为一位小动物治病,但是猫医生在前往路上遇到一条河流,为了顺利通过河流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忙。当教师讲述完故事背景后,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小朋友们结合个人认知为猫医生介绍过河策略,包括借助热气球、游泳圈等。教师在教学期间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见,在本实例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全班孩子参与到游戏环节中,使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值得注意的是,幼儿的情感常备外界环境所影响,十分不稳定。当某件事物具备新鲜感后,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由此可见,当同伴出现喜怒哀乐等情绪后,幼儿的情绪极易被感染。又如在“图画脸谱”活动中,游戏规则为:幼儿通过站在讲台上做出各种脸部表情,随后由几名幼儿在黑板上画出对应的脸部表情。该游戏活动是基于美术视角的社会教学活动,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整个探索活动中都能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幼儿在临摹的过程中也提高了绘画技能。
2.3 注重师生互动,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
《指南》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其生活空间相对扩大。教师在审核领域课程教学期间,应注重将生活元素引入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抓住多类生活细节。幼儿园是幼儿的重要生活场所,教师应多观察幼儿在校园的一日生活中的表现,在提升其生活能力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社会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将小事作为切入点,从而开展教育工作。譬如笔者在实践调研期间发现某些幼儿常常浪费水,教师可以将浪费现象作为社会活动的主题,设计如下:“水宝宝之歌”,在歌词中突出水对生命的重要性,增强幼儿自觉用水的意识。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播放与“旱灾”有关的图片,使幼儿能切身体会到水资源的珍贵性,从而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教师在授课期间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提问“小朋友们口渴了会想干什么呢”,使幼儿能联系生活进行思考,随后引导幼儿思考“水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幼儿认识水的作用。为了使幼儿更深切地体会到水的用途,教师可以提问“淘米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材料”、“洗衣服的时候需要用什么”等,使幼儿将生活内容转化为个人语言进行表述,随后借助幻灯片向大家展示水的其他用途,包括交通运输、发电等。
在“从我做起”的讨论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当地球上的水不够用时,小朋友們该怎么做”,随后以班级为单位让幼儿进行讨论。幼儿会结合环境对水的污染,将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幼儿园课程基于生活视角同时为生活服务。最后由教师做课堂总结,号召幼儿树立节约意识,能自觉保护水资源。从教育的层面来考量,日常生活涵盖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教育应高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使幼儿能更加全面地发展,幼儿园各班级都应登记幼儿的生日,到幼儿生日时,教师应组织全班为这位同学过生日,可以基于儿童生活来开展社会性教育活动。譬如活动目标为幼儿在感受生日气氛的过程中,了解生日是让父母操心、辛苦的日子,为了养育自己,妈妈需要怀孕好几个月,使幼儿能在生日中感谢父母的付出,从而更加爱父母。在活动期间,教师带领幼儿歌唱《祝你生日快乐》,并且由幼儿表演舞蹈剧《好妈妈》,教师还可以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将制作好的手工物品送给父母,表示对父母的感谢。由此可见,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细微生活,抓住任何可以开展实际教育的细节,从而保障生活活动的教育意义。
3 结语
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综上所述,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社会化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于社会活动中,对幼儿今后的文化学习、实践活动具有积极影响,要求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优化社会领域课程结构,从而提高幼儿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国慧.探究如何开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4):94-94.
[2]瞿亚红.幼儿园文学启蒙教育活动课程设置的价值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