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志钦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不断普及,绿色建筑日渐深入人心。实际上,建设绿色建筑就是建设可持续性发展建筑,不仅能够起到节能的作用,以免各种能源和资源造成浪费,同时又能降低废弃物及有害物质排放,缓解环境污染日益紧张的生态局势,具有一定的绿色环保作用,真正实现了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可以说,绿色建筑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势,因此,进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探究与分析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环保;生态建筑;设计;基本原则;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6-0077-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green build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fact, the construction of green buildings is the building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ildings, which can not only play an energy-saving role in order to avoid the waste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but also reduce the emissions of wastes and harmful substances and alleviate the increasingly tense ecological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t has a certain role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ruly achieves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between building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 comfortable and healthy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It can be said that green building will b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refore, the gree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strategy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basic principles; effective measures
1 綠色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就是在建筑过程中,尽可能地节能降耗,突出建筑物的绿色环保功能,为人们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发挥最大的设计效果,应当遵循如下的基本原则,充分地发挥绿色设计的生态作用。
1.1 节能降耗原则
要设计出绿色生态建筑,就必须不断降低各种能源和资源消耗,实现节能的目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节能降耗的基本原则,使得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得以凸显。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认真思考,确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能源和资源消耗,这是建筑设计中无法避开的问题,设计人员可结合建筑实际特点及需求,引入节能减排设备,使用绿色环保建材,使相关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真正体现出节能降耗的原则。
1.2 生态绿色,资源配置优化
绿色生态建筑不光突出绿色环保,还应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降低废弃物及污染物排放。要想使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突出绿色生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就应尽可能地采取有关措施,把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真正做到建筑施工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实现双赢发展。在实际设计前,应派员进行现场调研考察,掌握周围环境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绿色环保的方法进行施工。另外,还应制定相应地预案措施,一旦施工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影响时,能够及时予以相应,把生态环境遭受的破坏减少至合理水平。
1.3 因地制宜原则
与前两项基本原则一样,因地制宜原则在建筑设计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所谓的因地制宜就是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让绿色生态建筑的特点与周围环境交相呼应,让建筑和生态系统实现协调发展。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建筑物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等对设计方案进行适应性调整,必须在现场实地考察后再着手设计,在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前应当通过试验,必须确保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环境是相互适应的,真正实现与绿色自然的和谐共处。
1.4 整体性与协调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强调建筑物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相互协调,使建筑物真正融入到周围环境中,成为完整的整体。要想发挥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效应,除了强调和环境的良性协调,还要突出其整体性。设计时,设计人员不能仅仅考虑某一项设计效果,还应顾及其整体协调性,防止因对某部分设计效果的过度追求而对整体效果造成影响,导致建筑设计达不到最优效果。
2 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2.1 科学设计降低材料耗用量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结构需求,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降低材料耗用量,使材料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比如说,根据自身经营,加上一些必要的计算量,结构工程师能够掌握在满足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基础上如何降低钢筋用量。同时,通过适当掺加添加剂的方式控制水泥用量。不仅如此,合理的建筑体型设计也能发挥一定的节能作用,比如说建筑物平面布局、体型系数、长宽比、朝向等,通过对建筑墙体、屋顶以及阳台等的合理设计,加强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设计,也能起到节约建筑材料的作用。
2.2 合理选用环保建筑材料
选用环保建筑材料,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绿色环保设计效果,环保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如下几种:一是无毒无害型,也就是常说的天然材料,这类材料自身基本不含有任何有毒有害物质或者没有受到污染而进行简单加工的建筑材料,比如说砂石、木材、石膏等。二是低毒低排放型。这类材料又包括装饰材料和墙体材料。对于环保墙体材料而言,典型的就有新型加气混凝土砌砖,能够利用木工工具切割成规则形状,采用薄砂浆进行砌筑,并对其表面使用拉毛浆粉面,能够提高建筑墙体的隔热蓄能的效果。对于环保地材而言,主要使用的是植草路面砖,主要采用再生高密度聚乙烯制作而成。三是环保墙饰。主要是麻墙纸、草墙纸等,这类墙纸墙布材料能够发挥保温驱虫的重要作用。四是环保型管材。主要使用的塑料金属复合管,是金属管材的替代品,这种管材内外均为塑料聚乙烯,中间一层用铝制成,性能优越,环保性强,不易生锈。五是环保漆料以及环保照明材料。环保漆料主要使用的是生物乳胶漆;而环保照明材料主要是安全高效的照明产品,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电能消耗,又能保护生态环境。
2.3 绿化施工
长期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得更加频繁,人们已经切身体会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绿化的措施不仅能够创造空间,还能使环境更加美好。对地面进行绿化覆盖,大量的绿叶水分蒸发,会创造一个舒适凉爽的环境。高大乔木能够提供较大的树荫,降低路面吸热量,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为此,在进行住宅区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加强绿化环境设计,将绿化量化标准纳入到设计过程中。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筑周围环境绿化,也就是尽可能地扩大绿化面积,缩小硬质铺地面积,多种植一些高大乔木。另一方面则是建筑立体绿化,这里涉及到“土地空间化”的概念,主要做法是在屋顶、墙面以及阳台种植绿化植物,其中墙面绿化的就是墙体表面种植绿色藤状植物,以免墙面受到阳光直射,这样就能降低外墙温度,使室内温度保持恒定。
2.4 科学运用水文特征
如果建筑物所在地周围有湖泊、溪流等水体景观,那么在设计时就应注意考虑其中,使建筑物与其周围水文特征相互适应,使建筑物的生态效益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如果建筑周围存在湿地或者建筑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蓄水功能,那么设计过程中也应考虑充分,提升建筑物的生态价值。此外,雨水经过合理设计以后,能够有效改善建筑物周围环境,对雨水收集起来可用于小区绿化用水,进行适当处理后能够充当冲厕用水,从而有效降低市政管網的供水压力。另外,改善建筑物周围土壤,促进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可在其表面栽植一些草皮或绿色植物使土壤特性得以改善,这样就能使土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2.5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仅仅加强对建筑物的节能设计外,还可以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就目前而言,风能和太阳能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两种自然资源,那么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可以分别从太阳能和风能着手:
一是利用太阳能。相较于化石能源用之有竭的特性,太阳能资源往往具有可再生的特点,而且方便获取,即太阳能的可利用效率较高,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首选能源。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建筑设计会受光照强度以及角度的影响,对建筑空间布局进行合理设计,使夏季能够有效降低太阳辐射量,冬季又能有效采暖,达到冬暖夏凉的设计效果,降低启用空调调节室温而消耗的电能。另一方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光源提供热水资源,避免使用电能或天然气。
二是利用自然风。将自然风利用到绿色建筑中,主要是利用其降温性能,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物的方位,在合适的位置设计多个拔风井,在配以有关通风设备,将拔风井中的自然风引入室内,从而加速空气对流。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采光中庭设计的方法,提高建筑物的热压差以及风压差,使空气流通加速,这样就能有效降低夏季室温,从而有效降低空调开启的能耗。
3 结束语
总之,绿色生态建筑将是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想实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就必须秉承绿色生态节能理念,结合自然条件,通过合理设计,降低材料用量,选用环保材料,注重水文特征应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绿色生态建筑突出绿色、健康、环保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叶双双.浅谈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及低碳节能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34).
[2]黄小静.研究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建筑材料选择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7(46).
[3]戴永平.生态建筑设计中的绿色技术运用实践探寻[J].建筑建材装饰,2017(2).
[4]林宏邦.房屋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8):135-136.
[5]俞禹滨.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J].居业,2017(9):77.
[6]黎名钟.研究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7(21).
[7]楚利平.现代城市绿色生态型高层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