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利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提倡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知识中的乐趣,不断的创新和实践,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提问 方案设计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要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而提出问题却是需要具有创造的思维。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的去创造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的思考,不断的创新,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以及应用实践能力。[1]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教材出发,适当的突出重点与难点,同时要善于诱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将问题设计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有效的激发学生思考问题、动手验证问题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增加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思维与创造力的发展。[2]
二、问题设计理念要科学
1.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
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思考,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计要求教师应该认真的思考课堂中要设计什么问题,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想到什么问题就提什么问题,而是应该在备课的时候设计好问题,用什么样的问题去针对性的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问题时,如果问题没有针对性,那么问题的提出带来的效果将大打折扣。[3]
2.在设计问题时要有阶梯性
在问题设计中,高中数学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问题要具有阶梯性,要充分的考虑问题的层次性与难度,问题环环相扣,难度逐渐递增,以此慢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得到启发,从而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促进学生思维习惯得到培养。
3.在设计问题时要有自主性
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行探索,并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以进行合作探讨。在课堂中,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教师不用随意熄灭学生思维的发散,更不能否定学生奇异的想法,这会遏制学生思维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问题设计方式要讲实效
1.拓展式设问
高中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到在教授学生课本知识内容以外,还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维方法,认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高中课本教材中,有一些定理是由特殊情况推导出一般情况的结论,比如:人教版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其中的正弦定理是在初中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时得出的结论,那么在解任意三角形时,这理论是否还能成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以及认识到运用其可以解决一些与测量与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递进式设问
高中数学中,有一些问题比较抽象,综合性也比较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容易理解和找到解题的思路,为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设计递进式的问题,以此慢慢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的“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学生学习时,容易产生混乱,那么教师可以这样递进的设计问题:“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是否都在这个平面内呢?”“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几个平面呢?”“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共同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共同点吗?”“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是否有过该点到的公共直线吗?”通过这些设问,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常见的小问题,让学生能有能力来解决问题,同时也通过递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一层层解开问题的乐趣,从而有效的激发学习欲望和兴趣。[4]
3.类比式设问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类比式设问来加深学生对知识间关系的理解。高中数学中一些相似的知识点并不少,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类比设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5中的“等比数列”时,教师可以设问“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有何区别?”“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如何定义等比数列?”然后教师通过数列举例,由等差数列的定义来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等比数列“等比”的特点,最后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4.针对性设问和呈现多种解法的设计
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或者是理解不太深刻的问题,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容易出错,为此教师就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设计针对性的设问,让学生自己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避免今后再出现一样的问题。
此外,数学的一些题目具有多样化的解题方式,它们往往在某些已知条件下,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也不妨可以将这些方法一一为学生呈现出来。
5.结合实际生活设问
数学来自于生活,有用于生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设问,这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数学实际应用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4中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借助摩天轮旋轉来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结语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针对性、递增性、自主性的设计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长诗.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中华少年,2017,(20):120-120.
[2]卢茂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20):22-22.
[3]江政.浅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5,(01):13-14.
[4]文志勇.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J].学周刊,2013,(15):54-54.